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余华莘:中美贸易逆差 人民币为何成代罪羔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5日 18:47 财经时报

  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冲击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中低端市场,各类贸易争端都聚焦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人民币升值不仅不能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反而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泥潭

  □ 余华莘

  中国在和世界经济整合的过程中,快速工业化和大量廉价劳动力冲击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中低端市场,使得各类贸易或者经济争端都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

  近期中美就经贸问题频繁对话、中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在这些背景因素作用下,人民币汇率问题又引起了国际外汇市场的广泛瞩目,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由于美国国会中期选举日益临近,美国政府官员以及国会山两党议员们又重新“扑”向人民币,先是加征关税议案表决,再是美参议员访华施压,而后是汇率操纵国指控,一时之间

人民币汇率仿佛成了美国政客得以操刀的代罪羔羊,好象只要重新对人民币进行估价,就能解决美国的贸易赤字和国内就业流失问题,而世界经济秩序也将恢复平静了。

  美国政府的这种看似符合逻辑的推断一直不乏政客捧场,而每次出现这样的论调也总让美国的政界、商界和媒体好长一阵子不消停,因此,频频出现对中国“操纵货币”或者“人为低估币值”的指控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

人民币升值真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甚至世界经济不平衡问题吗?

  截至2006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这笔庞大的外汇储备积累主要来自于中国巨额的外贸顺差以及每年超过10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

  有关专家估计,到今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总体来讲,保持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趋势,不仅有利于维持政府和企业对外信用等级和内部金融结构稳定,而且有助于防止和解决国际金融危机。但是,由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构成是美元资产,任何程度的人民币升值也必将导致相应幅度的外汇储备资产贬值。

  不过,大洋彼岸的贸易账户就别有风景了。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5年美国的贸易逆差不仅在绝对数额上创纪录的达到了8049亿美元(其中对华贸易逆差约为2020亿美元),而且贸易赤字相对于GDP的百分比也从2004年的5.7%提高到去年的6.4%.来自穆迪的经济学家赞迪(Zandi)预测2006年美国贸易逆差将升至8250亿美元。由于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经常项目除了商品和服务贸易外,还包括投资往来收益,因此,经常项目赤字实际上意味着美国每年度的对外借款总额。

  时至今日,各国商家和个人仍然愿意接受美元作为最终的结算方式,但美国不断扩大的经常项目赤字,将使外国投资者失去继续持有美元资产的兴趣。一旦投资者失去信心并开始抛售美元资产,美国

股票和国债的价格将大幅下跌,从而推高美国的利率水平并引起美元的贬值。这种金融市场连锁反应严重到一定程度,可能将美国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潭。

  潜在的经济风险、美元资产快速流入外国投资者手中的现状,使得美国政府开始担心美国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是否过头了。这种焦虑明显表现在参众两院议员干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世界港口公司(DP World)并购6个美国港口的事件上。虽然布什总统大力支持该收购案,但是最终以该公司还是屈服于美国国会的强大压力并以主动放弃并购计划而告终。

  中美间这一正一负的经常项目差值乍看起来确实让人触目惊心,表面上支持了那些极力鼓吹人民币升值的人们的论调。然而,认真分析中国外汇储备的统计数据,看到的是另一种结果。

  首先,去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大部分来自投机性的“热钱”而不是资本项目的长期投资。其次,由于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使得对进口机械设备需求减少,支撑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长的出口正在日趋减缓。再者,虽然去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但中国对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约为逆差。

  因此,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讲,中国应该采取对话和小步调整的策略来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作者为加拿大Dominion债券评级公司金融分析师,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04178)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