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首次磋商拉美问题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22日 10:19 财经时报 | |||||||||
周梁 作为美国战略版图的后院,美国对他国与拉美国家的交往可谓是“忧之又忧”。对于中国与拉美国家经济交往的深入发展,美国一些保守的官员已感到担忧。 就在胡锦涛访美前夕,美国国务院负责西半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托马斯。香农专门造
这是美国国务院高官历史上第一次专门为拉美问题访问中国。此前,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詹达伊。弗雷泽也曾访问北京,同中方就非洲形势深入交换意见。与以往中美关系的议题集中在台湾、贸易、国际安全合作等领域不同,此次双方首次就拉美事务进行高级别的磋商,不能不说是中美关系中出现的一个颇有意思的新现象。 “中国模式”与中国市场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开始越来越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全球化经济大潮中。中国同委内瑞拉,巴西和古巴等国的经贸关系近几年有了大幅度的深化。据权威部门统计,中国64亿美元的海外直接投资中,有40%在拉美地区;而拉美国家在中国的投资也已达到470亿美元。 由于同属发展中国家,中国和拉美国家在国情上非常相似、在许多对外政策问题上也都有相同的立场,双方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中一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国改革开放下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也使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大。许多发展中国家,包括越南、朝鲜以及部分南美国家都对“中国模式”表现出了浓厚兴趣,认为这是后进工业化国家稳妥实现工业化的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 刚刚经历市场化“休克疗法”的俄罗斯也对“中国道路”评价不差。刚刚离任的俄罗斯驻华大使罗高寿曾专门向普京撰写报告,介绍中国在实现市场经济和政治稳定方面的经验,并提出“中国经验”有许多值得俄罗斯人学习。 在访问前夕接受路透社采访时,香农谈到,随着经济影响的扩大,潜在的政治影响就会接踵而来。虽然没有明指中国,但却暗示了此次中国之行的另外一层含义。 门罗主义还魂? 作为美国战略版图上的后花园,美国对他国与拉美国家的交往可谓是“慎之又慎”。 建国之初,美国国务卿门罗就颁布“门罗宣言”,明确宣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不容“邪恶的欧洲均势”介入。 一战爆发后,美国坚守孤立主义立场,迟迟不愿参战,直到德国同墨西哥秘密电文被揭露,引起美国国内轩然大波,才最终促成了美国首次向欧洲派出大规模的远征队,介入一战。 冷战期间,苏联在古巴一次莽撞的军事举动更是触动了白宫的敏感神经,肯尼迪总统亲自下令三军进入一级战备,并不惜冒着核大战的危险向苏联摊牌,最终迫使苏联放弃了其在拉美建立某个战略基地的想法。 而今,对于中国与拉美国家经济交往的深入发展,美国一些保守的官员已感到担忧。美国近期就有言论指出,“中国模式”在拉美影响力的增加,比起双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才是美国最值得担心的一点。这种分析认为,这不仅对美国在拉美,甚至在全球的影响力都将大有影响。 少谈些主义 多谈些问题 在结束对中国的访问后,香农明确表示:不必将中国对拉美地区的关注视为消极因素,恰恰相反,这很可能是一个积极因素,中国在拉美的目标是促进贸易,而不是谋求政治和军事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香农透露,中国官员在磋商中表示,中国在拉美地区主要是寻找能源,但双方关注的并不是想在能源方面摊牌,或抢占市场,“而是关键合作伙伴如何在该地区内展开合作,以确保作出正确的经济决定。” 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中美两国每年消耗着全球三分之一的石油产量。一个客观的事实就是,中美两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某种程度的市场竞争。比起所谓的“中国模式”来,这才是中美在未来的拉美事务磋商中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美已建立起20多个战略或功能性的对话机制,涉及经贸、军事以及卫生、文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两国还分别在2005年8月和11月举行了两次战略对话,就国际形势、双边关系和其它双方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讨论。 此次胡布峰会,两国元首的议题之广泛远远超出了媒体的预料,这充分表明了双边关系的战略性质和双方政治家的务实态度。 在世界面临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的背景下,全球化的未来何去何从谁也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答案,只有从最细节的双边领域中的具体问题做起,才能“以身作则”地树立起全球化时代的楷模。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亚所博士 文章代表个人观点)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