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亚洲金融一体化行路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 11:40 和讯网-《财经》杂志

  亚洲各国提高自身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可能是比金融一体化更为迫切的要求

  □ 沈联涛/文

  随着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谈论“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的人在增多。一个认知正在形成,即这一前景有待于亚洲进一步一体化。但是,亚洲进一步一体化是否可能?

  亚洲分成日本、中国、东盟和印度四个主要的经济集团;此外,俄罗斯和中东也会宣称自己是亚洲的一部分。是否还要包括澳大利亚呢?许多亚洲人可能并不同意,因为澳大利亚缺少历史意义上的“亚洲性”。

  讨论一体化,必须考虑历史和政治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提出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经济合作组织时,有两个重要障碍:

  其一,它使人们想起

二战时日本提出的“东亚共荣圈”概念;

  其二,美国不愿被排斥在任何亚洲区域合作之外。因此,最终建立的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包括美国和所有太平洋周边的经济体。一些亚洲观察家认为,亚洲金融危机,暴露了亚太经合组织难以提供有效行动机制和防范措施的局限性。

  实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四条路径,即政治路径、贸易路径、通过金融一体化和货币一体化。

  欧洲选择了政治途径,并使货币一体化先行于金融一体化;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德国和法国这两个最大的经济体致力于推动一体化,将德国纳入政治统一的欧洲,有助于避免未来的战争。创造欧元是为了促进政治、货币的一体化,最终实现金融的一体化。

  美洲则选择了贸易一体化的路径,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但在1994年墨西哥比索危机之后,美国国会禁止美联储成为拉美经济体的最后贷款人,这意味美洲的主要货币——美元、加元和墨西哥比索——各自独立浮动,只是美元在区内影响力最大而已。美国似乎并不想看到美洲的美元化。

  亚洲内部由于历史上存在很大差异,政治路径似乎遥不可及。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不同远不止此。在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占欧共体国内生产总值的22%,占金融资产(总的银行资产加上

股票市值和债券市场规模)的19%。而在亚洲,日本占整个亚洲国内生产总值的57%,金融资产的65%;换言之,日本金融资产是亚洲其他地区金融资产总和的两倍。在国民收入和金融资产方面,日本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差异仍然是巨大的,更不用说中国和日本政治发展上的差异及各自的看法了。

  也许有人会指出,亚洲贸易已有54%是在区内发生的。但是,亚洲内部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仍然不强,不足以创造一个强劲的亚洲内部市场。出口仍然是亚洲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一些专家认为,亚洲一体化有三个方面好处:一是可以产生区域内外的压力,推动区域内国家进行一些必需的改革;其次,亚洲储蓄过多,金融市场效率不高,一体化可使亚洲的储蓄应用效率更高;第三,一体化的亚洲在全球贸易、国际政治与经济秩序的讨论中分量会加大。

  但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亚洲的一体化进展缓慢。

  首先,由于美国和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巨大,亚洲如果选择封闭式的一体化,将得不到支持。欧美只会支持那些有助于进一步全球一体化的区域性一体化。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亚洲进行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力量不足。欧洲之所以能实行经济一体化,是因为欧共体为推动一体化,愿意付出国民生产总值的1%——欧盟委员会的每年预算是800亿欧元,其中约一半用于欧共体成员的农业补贴。亚洲国民生产总值合计是7万亿美元,有哪一个经济体愿意付出700亿美元为亚洲的一体化融资?我甚至看不到哪个亚洲大国愿意每年拿出其国民收入的0.5%来促进亚洲的金融一体化。当然,小的经济体是愿意通过合作来获取好处的。

  总之,亚洲进一步一体化的想法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于抵御危机再爆发的目的而产生的;其目的是扩大市场的规模,增加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不是出于政治上或经济上的考虑。亚洲金融体系一体化的程度不足,合作的程度也不足,所以,每一个市场都很容易受到外部与内部的冲击。由于来自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援助的成本在政治上过于高昂,有人认为,为稳定亚洲经济和市场,本地区需要进一步金融一体化与货币一体化。

  如前所述,我对此不敢这么肯定。亚洲金融市场与美国和欧洲的金融市场相比还相当落后,效率甚低。要稳定经济和市场,亚洲各国提高自身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可能是比金融一体化更为迫切的要求。-

  作者为马来大学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5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