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该广泛关注天价年夜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8日 10:35 南方都市报 | |||||||||
葛剑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新华社日前报道了杭州某餐厅推出19.8万元的“天价年夜饭”,引来广泛转载。记者最后又做了后续报道,说到当天为止,这桌“天价年夜饭”还无人问津。这类有关“天价”的报道,已成了近年来的一大特色,“天价月饼”、“天价旅游”、“天价手机”、“天价服装”、“天价别墅”。我不知道媒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是显示贫富差距吗?是批评
什么是“天价”,本来就没有明确的标准。贫富差距再小的社会,也总会有少数富人和个别极其富裕的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的“天价”,对他们来说就不是“天价”。20万的年夜饭,对月收入不足千元的人来说绝对是“天价”,可对月入过万的人来说也就一年多的收入,浙江不乏亿万富翁,花数百万成千万买私人飞机、游艇者都有,每年吃一顿20万的年夜饭又有何不可?如果面向全球富豪,20万一桌的宴席实在算不上什么。 社会的贫富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只能缩小,不能消灭。近年来我国的贫富差距确有扩大的趋势,就有人认为已经逼近临界线,这是值得警惕的。但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措施是社会公正和发展经济,不是劫富济贫,更不是限制富人的消费。相反,积极引导富人消费,社会财富和国家税收才能增加,政府才有更多的钱资助穷人,这其实更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一座发达、和谐的城市应该是穷人、富人各得其所,穷人能生活下去,并不断有所改善,富人的钱也有地方花。现在由于国内缺乏富人消费的商品(包括“奢侈品”或“天价商品”)和商店,富人要去香港、巴黎、纽约消费,白白让外国人多赚钱,为什么不能使他们在国内花钱,进而吸引外国富人来中国消费呢? 这会助长奢靡之风吗?看你怎样处理。如果都像目前一些媒体那样报道,的确会使公众产生误解,似乎中国已经奢侈成风,到处都是“天价”。其实像这样的事是不值得广泛报道的,就是在富国和发达国家,对富人奢侈消费也不会都向公众报道,除非实在太奢侈,或者有其他因素,对那些专门供富人消费的商店或活动的场所,一般人是不会关心的。 社会上的确有奢侈之风,也有一些人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盲目追求享乐,但诱导他们消费的恰恰不是“天价”,而是他们有支付能力的商品或服务,或者是他们认为“不花白不花”的公费。否则,何至于这桌“天价”年夜饭至今不受追捧?除了精神不正常的人外,哪怕再奢侈,谁会倾家荡产去吃一顿“天价年夜饭”?使用赃款或公款的人或许是例外,但这不正好为警方或纪检部门提供了破案机会吗?还有人说吃这类“天价年夜饭”是为了逃税或套现钱,我不知道是想当然还是确有证据。如果有证据,我想首先应该举报。如果主管部门发现了税收或财务制度的漏洞,应该及时弥补。但如果因此而禁止“天价”,那未免因噎废食。现在也有人通过买保险、旅游、买购物券逃税,难道连保险、旅游、购物都取消吗? 记得上世纪60年代初的经济困难时期,政府为回笼货币,满足少数人的需要,特意开放高价商品,一般都是计划供应价格的数十倍,一只鸡比普通人一个月工资还贵,有些进口货更是“天价”。现在出现的“天价”,大多是针对个别富人的,对民众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我不明白记者为什么非要让普通市民发表意见?像杭州那桌“天价年夜饭”,店主的目标只是一桌,从来就没有以工薪阶层为推销对象,你去问普通人,答案当然是吃不起,而且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 据报道,店主曾表示愿将“天价年夜饭”的收入用于慈善事业,市民们则将信将疑。既然店主有此意愿,当地的慈善机构为什么不促成其事呢?即使弄假成真,也是一件好事。如果真是作假,到时加以揭露,也可免得此人再招摇撞骗。如果能将这桌年夜饭办成“慈善晚宴”,价格再定得高些,让富人当做做善事堂堂正正地享用,岂不是皆大欢喜,为什么要怀疑在前呢?须知,即使在慈善事业相当发达的国家,富人们也需要加以引导和约束,才会将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做善事。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