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医改也搞市场化 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 |||||||||
木佳王莹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近四成病人因医疗费用高涨未就诊。“看病难、看病贵”,使老百姓面对医院的大门“望而生畏”。我们不禁要问,建国50多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倍,我们的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增强,为什么老百姓反而看不起病了?
近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合作课题组正式公布了课题报告。一时间,医改的成败与否成为人们的焦点话题。农工党党员蒋俊昌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实际上就不曾改过,又何谈失败?在以往的多次所谓改革里变化的实际上都是一些表层的东西,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举措。 另外,也有一些专家认为,医改的失败是因为“套用了国企改革的经验”以及“政府摔包袱所致”。对此种种不同意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丁宁宁认为,事实上,政府并没有明确提出市场化的口号;但政府不断降低医疗卫生投入的结果,必然导致医疗卫生领域的市场化。这不但违反了医疗卫生事业“救死扶伤”的宗旨,也不符合医疗卫生机构自身的公共服务性质。在医疗卫生领域如果让市场发挥作用,放弃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这个政府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那么医疗体制改革是否应该市场化?是否可以套用国企改革的经验?丁宁宁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医生和患者之间永远不可能做到“信息对称”。因此,如果要求医院以营利为目的,患者的“福利”就必然会受到损害。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公共卫生机构,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效益”特征。医疗卫生机构的“生意”越好,表明国民整体健康状况越差。鼓励企业自主经营并强化竞争可以带来宏观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医疗卫生领域过分扩大机构自主权、强化竞争,其结果必然是医疗卫生资源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集中,影响国民健康整体发展目标的进一步提高。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体制优劣的主要标准只能是公平性。因为只有靠公平性才能提高国民健康的整体水平。简而言之,基于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套用国企改革的做法,不能走完全市场化的道路。否则,一定会出大问题。 丁宁宁认为,医疗卫生体制的核心问题是解决资源分配问题。而医疗卫生领域的基本矛盾是:相对于社会所能投入的医疗卫生资源来说,社会成员的医疗卫生需求几乎是无限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大幅度增长,全社会的卫生总投入占GDP的比重也在大幅度提高。但直到2002年,人均卫生总费用也仅为442.6元人民币。 在医疗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理论上可选择的分配方式之一是“优先满足于社会成员的所有或大部分的医疗卫生需求”。这种选择很简单,只要将医疗卫生需求作为私人消费品,采用商业化、市场化的资源分配方式就可以完成上述选择。但问题是其社会、经济后果不可能被现代社会接受。因为,它违背保障公民健康的基本权利。 医疗卫生领域一方面不能简单套用企业改革的经验,另一方面政府又投入不足;同时医院又不能走市场化的道路,那么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究竟何去何从? 丁宁宁认为,医改合理的目标定位应该是优先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满足更多社会成员更高的医疗卫生需求。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一系列有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文件一直要强调使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制,来满足不同层次需要。其目标和方向都是非常正确的。遗憾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具体操作中,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际上偏向于优先满足部分社会成员的需求。目前的问题是,盲目的市场化导致了医疗资源过度集中、投入效率低下,将多数民众排斥在保障体系之外。但只要政府敢于承担责任,对目前筹资、分配和资源运用的方式做出适当调整,就完全可以为全体国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指出,医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服务全民的医疗保障能力。下一步医改的制度设计,应该是“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体制。只有以政府为主导,才能从人权的高度实现公平。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