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中国经济时评:警惕吃财政饭的死魂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0:23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评论员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李世春近日在贵州表示,今年年底,中编办将在各省(市、自治区)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不在岗的吃“空饷”者。

  吃“空饷”有多种形式:干部职工擅自离岗或单位擅自批准干部职工单位停薪留职
后,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当事人却继续拿工资;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仍在吃“财政饭”;干部调动后不到任,继续在原单位领“逍遥钱”等。

  这让人不由想起被誉为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奠基之作”— 果戈里的《死魂灵》。小说主人公乞乞科夫为了用农奴的人头数到银行作为抵押骗贷,通过行贿打通上下关系,不惜出钱收买早已死去的农奴的名额,以致于最后弄得身败名裂,逃之夭夭。

  如今的“吃空饷者”又何尝不是如此,离岗者“无功受禄”,去世者“活人花死人的钱”。

  今年四川省有关部门仅在

南充市就清查出“白吃”人员2300多人,年“白吃金额”约2000万元! 河南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近年来财政供养人员增长速度却是惊人:从1995年至2004年,全省财政供养人员共增加93.8万人,年平均增加十万余人。如果放大到全国,估计是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天文数字。

  从国家财力角度看,一边是国库财政吃紧,一边是巨额的公共资金浪费,谁能说这不是另一种巨大的国资流失。

  也许有人说这这种状况是由于人事、财政等制度不完善所致,但细细想来,这实际上是个似是而非的逻辑问题。因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即使有完善的制度,而没有人去执行,或者仅仅是应付性执行,再好的制度也无异于一纸空文;时间久了,还会变成了另一种“潜规则”,到最后只好以“法不责众”而不了了之。

  因此,与其说根源在于制度不健全,不如说是因为有些部门和某些领导者手中的权力没有得到有效限制,成了“无限权力”。

  试想,在一个单位,在一个部门,人事资料怎么可能不清不楚?如果不清楚,首先是人事部门的问题,就应该追究首要责任。但从现实看,人事部门往往掌管着人事变动甚至是他人仕途命运的大权,因此,其本身也就难免缺少有效监督。

  没有监督和制衡的权力极易被滥用。对权力的监督和制衡,只有建立在法定的程序之上才能真正做到减少纰漏。比如说,对一个吃财政饭的名额来说,首先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核实后才能发放工资;而一旦发生问题后,就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尤其是源头责任。如此以来,想必谁也不会为了别人的工资而让自己丢了饭碗。

  吃空饷,表面看是个道德问题,实际上是渎职贪污,是另一种形式的违法犯罪。因为它不仅是不劳而获,而且是以私权侵犯公权,损公肥私,不仅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引发分配不公,滋生腐败。在倡导有限政府、责任政府的今天,更应该强调

公务员权力的有限性和责任性,并通过法律明确下来。

  说到底,要想杜绝“吃空饷”现象,首先要杜绝权力的滥用,必须进行“以人为本”的治理,即从人的权力和利益上进行管理。有限权力、守土有责、违规必究并追究到人,才能从根子上杜绝“死魂灵”的复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