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正文
 

张维迎会不会玩危机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8:47 财富时报

  文/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 庞亚辉

  近一个时期以来,随着顾雏军及其格林柯尔系的“东窗事发”,张维迎先生再一次被动地卷入到危机之中,可以用风口浪尖来形容。公众对张教授的质疑不断,主旨无非三点:一、张教授被顾雏军“收买”了;二、以张教授为主导所倡导的国有企业改制方向存在问题;三、张教授在整个科龙事件过程中的态度及言行表现惹起众怒。

  如果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张维迎先生的言行确实存在着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缺乏“大家风范”张维迎先失一局

  应该说,郎咸平扮演了一匹“黑马”,因与主流经济学家的观点相悖而抓住了舆论关注的兴奋点。从一开始经济学家们的集体沉默,到后来张教授出面声称“学者要有公信力,我不与无耻的人论战”。这种言论显然有失学者的风范,毕竟现在已经不是一言堂的时代。正是因为张教授如上的言论出现,使得同情和关怀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郎咸平这边。

  通观整个“倒顾”过程,郎咸平并没有体现出多么高明的过人之处,他只是率领弟子以公开的信息作素材,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再结合自己的判断得出了众所周知的所谓“郎氏结论”。郎咸平的结论只要略有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士都可以得出,但很是遗憾,独立董事们没有做、

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做、我们的经济学家也没有做。就郎咸平先生的表现来看,只不过是反映了一个学者应该有的理性和责任。事实上,郎咸平的理论并没有什么特别高明的地方,而且更多的还是以西方的较为成熟的经济制度、企业制度和经理人制度为范本,“舶来品”的味道甚浓,并没有多少创新的东西。这种理论是否适合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现状、摸索中的企业发展和改革的现状还很难说。

  在徘徊中站在了公众的对立面

  什么是经济学家,笔者以为构成经济学家的几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一是严谨、二是诚信、三是深度,缺一不可。但事实上,我们看到,当以顾雏军为首的

格林柯尔系高官层被捕后,当初力挺顾雏军,乃至出席“科龙20年发展与中国企业改革路径研讨会”的经济学家们再一次选择了沉默,只有钟朋荣和张维迎发了点声音,钟教授把顾雏军的失败归结为“人脉不广,不擅长公关”,而张维迎先生则索性“我和他不熟,企业我也不太熟”。前者显然过于草率,如果顾雏军不擅长公关的话,他能够在国有企业的购并大潮中攻城掠地而一路畅通吗?他应该是位高手才对。至于后者,仅凭一句“不熟”是说不过去的。毕竟你有言在先,讲过“如果顾雏军错了,那么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路线便错了”的话。如果对顾雏军和科龙不了解的话,怎么能可能草出此言呢?显然,前后矛盾不言自明。

  其实,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张教授一直在“说与不说”中进行着挣扎。从一开始面对郎咸平的挑战保持沉默,后来出面应战,但却没有非常有利的论据真正潜下心来参与论战。再后来,当顾雏军被捕后,舆论矛头直指经济学家的时候,张教授再度选择沉默。其实,我们看到当张先生再度以“不熟”回应之前,因为无人应战,已经渐趋势弱,这个时候如果张教授不出面也就罢了,可偏偏他又发表了“我和他不熟,企业我也不太熟”的言论,再度激起了媒体的兴奋点,对舆论无异于火上浇油。

  危机管理学里有一招叫“沉默是金”法则。亦即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如果你有更好的应对策略,能够与受害者或者舆论保持一致就最好不过。如果没有,那就干脆保持沉默下去,危机管理最为忌讳的就是站在舆论和公众的对立面。试想,同样参与“科龙20年”研讨的,有那么多机构和著名经济学家,当顾雏军事发后,大家都保持了一贯的沉默,而公众并没有一直揪住不放,甚至已经把他们给忘了,惟独我们看到的是张维迎先生出面了,无疑与公众和舆论形成了“单挑”的局面。这,也许是张教授需要深思的。

  律师函产生的负面形象

  我们看到,在8月中下旬的时候,张教授因为不堪网站、报纸等媒体各类“对其形象影响极坏”的报道、帖子等,而拿起了法律的武器,陆续给一些媒体和作者发了律师函,试图从司法的角度挽回自己的形象和名誉损失。从危机管理的角度,这无疑是一个败笔。现在已经是一个言论相对自由的社会,况且在一个事件发生的时候,是允许任何人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加以解读的。如果当事双方不能够给出完全的事实真相时,作为第三方的媒体和作者的个体,是允许做出合理的调查和揣测及至推定的,但这种猜测和推定并不会是说就给予了被推定对象最后的定性了,除非是恶意的人身攻击,又何谈侵权之有?退一步看,即使通过司法途径,张教授胜诉,除了胜诉本身,又能收获得什么呢?或许反而倒成全了不少媒体和个人。显然,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而且,危机管理最为忌讳的可能就是通过法律的途径想封住什么人的口,这是最为笨拙的处理方式。

  不妨还原公众一个“真相”

  危机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坦诚。遭受危机的组织和个人都应该在第一时间,将最真实的一面告知公众,以避免更多的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揣测和臆断。

  现在对于张教授而言,做危机管理很重要的核心一步,而且是简单的一步,就是还原事件的真相,给公众一个说法。其实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大家无非关注两点:一张维迎先生有没有收取贿赂(被收买),二张教授对科龙都作了些什么,到底熟悉到什么程度?就笔者来揣测,张维迎教授不可能收取科龙或者格林柯尔的贿赂,或者说被顾雏军收买、成为科龙的宣传工具什么的,想必这一点点职业道德或者学术操守还是有的。

  不过,既然是大家司空见惯的研讨会,作为主办方所邀请的嘉宾,就其所研究的领域发表一些看法,并收取一些合理的酬劳费(俗称出场费),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并不能算得上贿赂。像郎咸平先生,据说现在参加演说或者授课等每天的出场费为4万元,并没有人认为有被贿赂之嫌。至于对国有企业的改制观点,甚至科龙改制方略,张教授也没必要急着进行否认。就笔者的愚见,科龙、美菱等企业改制的方向并没有错,只是操盘手进行了误导和违规操作产生了今天的结局。

  在当今经济学家越来越娱乐化的趋势下,他们已经成了公众人物,具有了一定的公信力和风向标的作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代表着一种政策、方向或者信号,是要对社会负责的,需要倍加谨慎。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张教授可以考虑导入第三方危机管理策略了。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