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行业专题--煤炭业 > 正文
 

用严格国有化解决煤矿事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 07:22 第一财经日报

  乔新生

  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孙家湾煤矿210人的死难事故,使2005年的冬日更加寒冷。在全国能源供应紧缺,各大煤矿加班加点,争取缓解当前全国煤炭需求压力的时候,特大煤矿事故不得不让有关部门紧急进行安全检查,关闭那些存在隐患的煤矿企业。

  这样的治理模式几乎成了这几年我国应对能源供应紧张局势的常态。在各大电厂等米下锅、煤炭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安全生产的要求再多也难以保证。

  从技术水平上来看,中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逊色,但是中国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应用却不尽如人意。在计划经济时代,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造成了大量的安全事故隐患,而煤炭行业的市场化,又使许多国有大型矿山片面追求生产效率,忽视了对安全方面的投入。特别是由于在中国煤炭市场上,国有煤矿与私营煤矿恶性竞争,导致许多大型国有煤矿集团不得不采取内部承包的方式,通过层层加码,将生产任务分解到各个生产矿区。

  这种竭泽而渔的经营方式,和我们以前一直所奉行的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能源发展政策一脉相承。

  煤炭生产是一种人与自然的直接结合。和石油生产相比,煤炭生产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煤矿工人必须深入地下作业。然而,我国虽然从法律上宣布煤炭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是在真正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却通过分级管理的方式,将煤炭资源变成了各级地方政府所有。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通过发放许可证的方式,允许地方国营企业和大批私营企业从事煤炭生产。这样一来,在中国各个大型煤田上,出现了遍地开花式的生产格局。一些传统的国有大型煤矿为了解决生存问题,不得不通过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方式,与地方政府批准的小煤矿竞争。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许多大型的煤矿保持若干年的安全生产纪录在短短的几年内被打破。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大量出现的煤矿安全事故是一个生产管理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看却是一个煤炭发展战略问题。

  如果我们能够坚决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坚持矿产资源的国有化,并且通过严格的行政许可制度,将煤炭生产控制在国有大型集团的手中,那么,煤炭生产安全事故就可能会减少。

  煤炭能源的集中生产经营,并不等于不考虑地方政府和地方企业的利益。在考虑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可通过资本重组的方式,关闭地方企业,将全国的煤炭资源按照股份制的方式整合成国有股份公司。这样做,既考虑到了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又考虑到了整个国家的煤炭能源需求状况,同时还考虑到了煤炭生产与煤炭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的协调发展。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矿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