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投资 > 正文
 

买古董要声东击西烘托真品价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2日 16:58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李国华 来源:中国经营报

  陈纪平当初600元买来的瓷瓶,被央视《鉴宝》栏目专家估价为200万元人民币。“像这样的藏品我有好几百件!”这位民间收藏家毫不讳言。

  和大多数收藏家拥有雄厚家底不同,陈纪平是白手起家。

  陈纪平的“声东击西”理论

  现任温州博古斋董事长的陈纪平与古董接触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早年在法国巴黎,一个台湾朋友带他进入巴黎拍卖行观光。陈一进去就傻了眼,到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无奇不有,其中有不少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珍品,在拍卖行经常以天价拍出。陈大开眼界的同时,也萌生了收藏古董的念头。

  要收藏就必须先研究!在巴黎的日子,陈纪平几乎天天钻在拍卖行里观摩学习,这一钻就是七八年。在那个除了礼拜天外每日都有拍卖盛况的文化之都,陈不仅汲取了渊博的收藏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还慢慢沉淀下来一些低价购来的藏品。

  “有人认为收藏是有钱人的游戏,实际上我是白手起家的。”陈纪平回忆,在国外遇到自认为有价值又便宜的东西,他就会买下来。几年之后,陈带着这些藏品回国发展,通过拍卖获得一笔原始资本,然后用这些资金继续收藏。“看到好东西我就买回来,手里差一些的就处理掉。”陈说,好东西他肯定会留起来。

  陈纪平坦言,他也有失手的时候,只要搞收藏,买到赝品在所难免的,但有时候他是“故意上当”。“发现真品,要把它买下来的时候,也要同时买几件假的。”这是陈多年来的心得:“有时候看到真品,讨价还价的焦点一定要放在其他东西上,因为很多卖主自己都不懂。”他认为,买古董一定要声东击西,除了自身历史文化知识的修养外,购买过程其实是一个智慧的较量。利用智慧才能用最小的代价得到最好的东西。陈透露,自己有些最好的收藏甚至是人家白送给他的。因此,在陈纪平的收藏中,80%是没用的,只有20%是绝品。“我奉行二八理论,把80%的东西卖出去,20%的精品留住,到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收藏家了。”陈得意地说。

  没有记录的藏品也许更珍贵

  在古董圈泡了多年,陈纪平积累了很多经验。比如,他认为中国收藏界有个误区:只认近代祖宗流传下来的文物,只认一些有绪的东西,而这些所谓的有绪文物仅仅是文物沧海中非常微小的一粟。“很多宝贝乾隆都没见过!”他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地方都有陪葬品习俗,这几年随着土木工程的兴建,出土了很多珍品,流散在民间,但是很多专家见到这些藏品时简单地就否定掉了。对收藏界来说,这是一个挑战。因为很多文物都是刚刚出土,书本资料上根本查不到,所以就需要我们对历史的了解,以及审美的修养。

  业内专家也表示,搞收藏必须了解藏品的历史背景,包括

瓷器的演变、玉器的演变以及书画的演变过程,这些知识都需要了解,再加上审美修养,才能辨出真假来。

  最重要的是,收藏者要有识别一个时代文物特有印记的眼光,每件藏品都有它特有的时代印记。尽管一般真品被发现之后,一定会有赝品随之而来,但如果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对比之下一眼就能看出来:假的缺乏神韵。

  古玉是下一个热点

  尽管各种各样的好东西散落在民间,陈纪平还是理出头绪,认为收藏品升值潜力大的领域是古玉。“散落在民间的玉器宝贝有很多。”他说。

  前几天到北京,陈纪平照例去潘家园旧货市场转了一圈。一般人认为充斥着假货、敬而远之的潘家园,在陈的眼里却是藏宝之地。“那里有很多好东西。”他分析道,全国各地包括广袤的农村,修路盖楼出土的文物,在文化底蕴不高或者经济条件差的地方,一般没有人会花钱收藏,而它们中的大部分被集中在了潘家园。所以每次来北京,陈都会在潘家园用便宜的价格淘到一些好东西。

  陈认为,现在市场上有价值的玉器比较多,但是其真正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到。因此他认定古玉将是收藏的下一个热点。

  做古董生意多年的陈纪平特别强调一点:不要把造假技术估计得过高!他表示,有些人一提到仿制品,就觉得仿制品无处不在,造假者什么都能做出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古代的手工技艺早已不复存在,古代的颜料是矿物质里提炼的天然颜料,而现在的颜料是化学合成,这些都有根本的区别。另外,现代人浮躁的情绪,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古人那样不惜代价地做一件东西。”所以,陈呼吁专家们对民间藏品鉴定时,要多一份责任心,不要轻易否定一件藏品,否则会糟蹋很多宝贝。

  提示:

  购买收藏品时,要把讨价还价的焦点集中在次品或赝品上,真品才能以较小代价到手。未来古玉收藏将会很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