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正文
 

旅游贷款已成明日黄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1日 09:26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张正华

  今年“十一”是我国实行双休日以来的第15个“黄金周”。几年前,随着“黄金周”的兴起,不少人曾乐观地预测:伴随旅游市场的井喷,旅游贷款将成为各大银行、旅行社争食的大蛋糕。但是,与人们这两年出游的热情相比,这项商业银行旨在为旅游推波助澜而设计的个人金融产品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显得越来越异常冷清。如今旅游
贷款似乎已成明日黄花。

  据报载,2002年在武汉,一旅行社春节刚推出旅游贷款业务时,贷款旅游营业额曾达到每月40多万元。当时,最火爆的旅游线路要数1280元的海南游,首付仅64元,一年内每月还款90多元即可。同是三年前,哈尔滨市一家旅行社也与某银行信用卡中心签约,联手推出一款“信用卡之旅”,当时正经也让冰城的旅游业热闹了一番。在今年,哈尔滨市一家大型旅行社也曾在国内旅游线路付款上安排有贷款形式,但推出一段时间后收效甚微,鲜有人问津,只好不得已而停办。

  有人把1999年到2002年的贷款旅游比做“热涨期”,在这三年中,贷款旅游持续高涨,几乎每个城市的旅游社和银行都在联手搞贷款旅游,而到了2003年就成了贷款旅游的“冷缩期”。似乎一夜之间,贷款旅游就陷入了低谷。

  记得曾经有一首唱遍大街小巷的歌:我想去桂林,有了钱的时候没时间,可是有了时间我却没有钱。可以说,旅游贷款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但为何在市场上却遭到了冷遇呢?

  旅游贷款在我国的不景气折射出国人当前对待生活的一种务实心态。旅游贷款在欧美已风靡多年,西方人将旅游当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社会福利和各项保险健全,没有存款也要休假、外出旅行。我国则不同,当前的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还不健全,居民生活存在许多后顾之忧。许多市民的普遍想法是,有钱就不贷款,没钱就不玩,况且中国人讲的是安居乐业,在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还较低的情况下,大多数人想的还是首先贷款攒钱购房,而把旅游当做后一步的需求。

  显然,贷款旅游与贷款购房、买车相比,所不同的是,我国的消费者认为后二者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是生活必需品,而前者是一种精神享受,是奢侈消费。因此,当自己手头的积蓄不够时,消费者愿意贷款购买必需品,而不愿意去贷款享受奢侈,从而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少数能够接受旅游贷款这一观念的人又普遍收入较高,并不需要借钱旅游。

  与此同时,各

商业银行旅游贷款的产品设计也并非十全十美。贷款数额小,手续却并不简便。银行在与特约旅行社的合作中,没有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方便,相反却带来种种制约。旅游贷款本是随市而起的一个新项目,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在对个人信用还缺乏有效监控的情况下,把钱贷给“借钱去玩”的人,对银行来讲,实在太让人不放心。为了控制风险,银行的贷款手续必定要增多,得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去完成。而从旅行社的角度看,贷款的手续也很繁琐,办理一次旅游贷款,从在旅游公司填表格到单位盖章、寻找担保人,再到银行网点送表格、各级审批,路途远不说,一个圈子兜下来,少说也得半个月,许多游客时间没赶上还办不了。因此,对银行和旅行社双方来说,费力又讨不了多少好。干脆,在旅游贷款这项业务上,咱不操这份心,也不赚这份钱。

  北京循环经济促进会会长吴季松教授在日前出版的《新循环经济学》中预测,旅游业、再制造产业等将成为2050年世界经济的十大产业,而在这十大产业中,旅游业居首位。吴教授指出,旅游业是以可循环利用的旅游资源为主、低资源消耗的产业。2004年,国际旅游业收入已近6000亿美元,并且逐年递增。

  面对日益被看好的旅游经济,日渐淡出的旅游贷款的空白谁来填补?业内人士表示,日益壮大的

信用卡将挑起大任。据悉,我国正在建立的个人信用系统目前已具雏形,今后,利用个人信用系统审查审批旅游贷款将会更方便、更快捷。例如,可将旅游贷款与信用卡的功能结合,对于信用卡持卡人实行免担保贷款。无疑,在未来的日子中,个人信用消费者的普及度会越来越高,相信旅游贷款也将会找到更为合理有效的运作形式。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