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理财圈 > 正文
 

理财产品有准储蓄化趋势 专家称不利稳健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11:17 深圳特区报

  【本报讯】 人民币理财产品自去年在我国各地推出以来,由于预期收益高于同期储蓄,一直受到投资者青睐。但新华社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人民币理财“准储蓄化”特征日益突出。

  一些金融界人士认为,人民币理财“准储蓄化”在拓展居民投资渠道、活跃银行间市场、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我国分业金融体制下,由于
外部管理和内部管理未能及时跟上,人民币理财“准储蓄化”将使市场加速膨胀,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影响一:存在变相高息揽储。据了解,光大银行重庆市分行初期发售的2.88亿元人民币个人

理财产品,其客户大多是从其他银行转入,随着各家银行进入人民币理财业务,该行后期发售的1亿元人民币个人
理财产品
的客户就主要是本行客户。

  影响二:影响货币供应形势的分析判断。目前人民币理财金未纳入银行储蓄负债进行核算,加上银行发售情况未及时向央行反馈,在现有统计体系下,货币供应量的核算结果将偏小,加上乘数效应,可能影响货币供应形势的分析判断。

  影响三:增加利息税征收难度,出现税收流失。目前市场上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税并未由银行代扣,一些银行还以“不缴利息税”为卖点。以当前20%的利息税计算,每1亿元理财产品税收流失达60万元。

  影响四:加剧县域经济资金外流。随着在基层有广泛网络基础的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的介入,“准储蓄化”后县域经济资金外流形式会更为严峻。(程正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理财产品相关网页共约6,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