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爆款基金现在都怎样了?最早4只QDII折戟沉沙

曾经的爆款基金现在都怎样了?最早4只QDII折戟沉沙
2019年06月26日 11:4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南望王师又一年:曾经的爆款基金现在都怎样了?

  题图 / 倒影

  作者 / 一石二鸟

  标签 / 研究

  “数一数”系列点评文章今年写了四篇《数一数各家基金公司的绝活》、《数一数各家基金公司的绝活(续)》《细数各家基金公司的“1号基金”:华夏、汇添富累计回报超1000%》、《皇冠上的明珠:细数各家基金公司的“招牌基金”》。今天是第五篇:数一数历史上的爆款基金。

  本文所称的“爆款基金”是指首次募集有效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偏股型基金。特定时期“国家队基金”、CDR基金等政策性基金不属于本文的研究范围。另外东方红、睿远的部分基金,虽然冻结资金超百亿,但由于采取了限制规模和比例配售措施,实际募集规模不到100亿,也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由于成立于牛市高点,这些基金大多业绩欠佳,有的至今仍没回本。本文站在“以史为鉴”的高度,对其中几个代表性“爆款基金”的成因、运作等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示。按上述原则,我们提取了自2007年9月以来的“爆款基金”(数据截止2019.6.19,下同),以时间为轴,给大家一一道来。

  数据来源:CHOICE,截止2019.6.19

  一、2007年:巨轮出海,折戟沉沙

  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探底998之后开启了一场大牛市,一直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涨幅513.6%。这是自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涨幅最大的一轮牛市,股市赚钱到了“怀疑人生”的地步。作为间接入市的公募基金也无往而不胜,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到2007年9月上证指数超过5000点,风险开始聚集。证监会已暂停审批偏股型基金,一些基金公司(如华夏基金)则将偏股型基金暂停申购。基金都买不到了,股市还在涨,着急啊。此时QDII基金开始试点,南方、嘉实、华夏、上投摩根各获得300亿人民币的外汇额度。“赚老外的钱去!”,这句极富煽动性的口号应运而生。都叫“基金”,基金就等于赚钱。很多不知道QDII为何物的投资者加入了认购大军。四个基金全部比例配售。

  后面的情况大家都知道,出海不久便赶上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净值腰斩。而今12年已过,净值最高的华夏全球也才0.971,仍未回本。

  数据来源:且慢,截止2019.6.19,下同

  这四只基金发行时间不好,产品设计和运作也是表现不佳的原因。

  一是费率损耗较高。这四只都是主动QDII,管理费1.85%/年,托管费0.35%/年,一年运作成本为2.2%。这12年即使啥都不干,光这一块就提计了26.4%。二是汇率风险估计不足。当时人民币兑美元接近6,现在接近7,十二年汇率损失接近15%。三是海外投研水土不服。范勇宏老师在《基金长青》一书中对此进行深刻反思,也谈到了这一点。

  现在主流QDII产品都是指数基金,很少发行主动管理型的产品了。指数化投资费率低廉,也是欧美成熟市场的主流投资方法。这都是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教训。

  2007年11月之后有长盛同德主题、南方隆元产业、华夏行业、易方达科讯四只基金首发规模超百亿。虽然也是发行在高点,但表现都远超过那四只QDII。虽说在2008年都很惨,但在2009和2015年的牛市中都给了大家赚钱的机会。这四只基金目前都是正收益,最高接近50%,全部跑赢沪深300。

  二、2009年:钟摆运动,再至上沿

  霍华德.马克斯在《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中提出了“钟摆论”:投资市场就像挂钟的钟摆一样,始终围绕中心点摆动。随着2008年市场的钟摆摆向一个极端之后,2009年开始回摆。随着“四万亿”的推出,市场大幅反弹,净值翻倍基金又开始出现。到年底的时候,随着赚钱效应的发酵,市场情绪又达到了高潮,好了伤疤忘了疼。殊不知,此时市场的钟摆又已经接近上沿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催生了华夏盛世这只巨无霸,募集规模达187亿元。

  我当年也曾参与了华夏盛世的认购,想法是这样的:第一,华夏基金是当时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基金公司;第二,投资总监刘文动亲自操刀。实力最强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那肯定是最牛的人。王亚伟的基金都是封闭的买不到,投资总监应该不会比王亚伟的差。这种想法应该是很有代表性的。

  后来阳琨(下任投资总监)也加入管理团队,华夏基金应该还是很重视的。但其后并没有太多的惊喜,净值基本随沪深300波动。市场调整了4年,这只基金也跌了4年,随后在2015年的牛市中也给了大家赚钱的机会。但这只基金在2015年9月阳琨卸任之后表现不佳,到现在净值只有0.593,规模只剩下不到10亿,不及当年的零头。

  三、2015年: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2015年的市场情况,大家应该还记忆犹新。在“一带一路”和“互联网+”这两条主线的牵引下,市场展开了一轮“人造牛市”,后因严查配资而泡沫破灭。投资者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随着显著的赚钱效应,投资者的情绪开始盲目乐观,这段时间又诞生了一大批巨无霸。但此时的主角变成了易方达、工银瑞信等基金公司。2015年4月至6月先后产生了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东方红中国优势、易方达新常态、中邮信息产业、易方达新丝路、富国改革动力、工银瑞信互联网加、嘉实事件驱动、汇添富医疗服务等一批爆款基金。我们以易方达的两只基金:易方达新常态、易方达新丝路为例,做一下分析。

  易方达这“两新”,一是由明星基金经理坐镇,二是使用了当时最热门的主题。宋昆是14-15年最牛的基金经理,他的易方达新兴成长抓住互联网+概念,不到一年时间里涨幅接近2倍。4月份他和樊正伟的易方达新常态轻松募集147亿。5月中旬到了市场情绪最顶峰的时候,仅靠“新丝路”这三个字,樊正伟一个新人竟然能募集287亿。由此可以看到市场的非理性到了何种程度。类似的还有工银瑞信互联网加等。

  易方达的这两只爆款基金前途迥异。易方达新丝路2015年11月张坤、郭杰加入,投资风格逐渐由成长切换至价值,持仓逐渐转向以白酒、消费、医药为主,在2017年底将亏损缩小至11%。2018年以后由张坤主理,投资风格延续至今,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目前新丝路规模仍有107亿,属于规模较大的基金。

  而易方达新常态则没有这么幸运了。宋昆管理到2018年年底,一直以成长风格为主,跌了三年多,净值最低时只剩0.3元。今年1月更换基金经理后有所起色,但由于前面欠账太多,净值仍只有0.382元,认购者回本遥遥无期。

  四、2018年:时间验证,任由评说

  2015年之后,随着市场的低迷,很难再出爆款基金了。2017年的白马股小牛市再次激发了压抑已久的做多热情。整个2017年投资者都是将信将疑,直到2018年年初大盘的15连阳,大家才相信“牛来了”。这回来的更猛:327亿,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是兴全基金。

  兴全合宜在2018年随着市场大幅下跌造成浮亏,投资者大多是质疑和不满。2019年以后随着净值提升,大家逐步开始理性评价这只基金。

  从基金本身来看,兴全合宜这一年半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且还有一定的正收益。就一个300多亿庞大规模、且成立的时间点不是很好基金来说,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应该说是已经尽力了。但如果无法给投资者带来理想的回报,估计也很难获得真正的认可。兴全合宜毕竟成立时间只有一年多,运作时间还不长,先不宜下结论,不如交给时间去检验、评说吧。

  从上面可以看出,要形成“爆款基金”,以下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投资者乐观的预期,这是根本原因;二是有一个优秀的过往业绩,这是背书;三是销售机构的力推,这是推手。三者互为条件,共同作用,共同催生“爆款基金”。大家可以看到,这几个基金成立之日,便是市场见顶(或阶段性见顶)之时。当所有人都乐观的时候,市场就离见顶不远了。

  对基金公司而言,这种“爆款基金”所带来的“弊”其实远大于“利”。除了提计一些管理费之外,似乎没见有其他益处。大浪淘沙,上文所列开放式基金,除东方红中国优势、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易方达新丝路、嘉实事件驱动等少数基金由于业绩较好,仍维持较大规模之外,大多都只剩下二、三十亿的规模,有的甚至不到10亿,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这种“爆款基金”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伤害,给基金公司品牌带来的损伤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到兴全合宜之后,绝大多数基金公司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很多基金发行时都主动限制规模。旗下优秀的基金经理,往往坐镇限制规模的定期开放式基金,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一味追求规模。这应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是,“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仍然是基金发行的一个怪圈。什么时候投资者能以逆向投资来思维时,A股就离成熟市场不远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易方达 工银瑞信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3 神马电力 603530 --
  • 07-03 杭可科技 688006 --
  • 07-02 天准科技 688003 --
  • 07-02 睿创微纳 688002 --
  • 06-27 华兴源创 688001 24.2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