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鹏:有些机构一夜变金融大鳄 也可能一夜一无所有

李晓鹏:有些机构一夜变金融大鳄 也可能一夜一无所有
2018年08月23日 10:47 新浪财经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新浪财经讯 由新浪财经主办的“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于8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未来银行之路:固本攻坚”,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出席并演讲。

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中国光大银行董事长李晓鹏

  李晓鹏提到,有一些金融机构在一年之间、甚至一夜之间变成金融大鳄,手法看似巧夺天工,但是也有可能在一夜之内搞的一无所有。他提醒有些投资者,“不要过度的使用银行信用”,不要仅仅依靠所谓的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从资产端来翘动负债业务的发展,进而促进金融业务的发展。

  他表示,未来银行的发展变与不变同时存在。变是银行的主流,银行会变得越来越精彩,而不是可有可无,更不会变成最后的恐龙,变仍然是未来银行发展的主题。但金融的初心、银行的初心,坚守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等方面都不会变。

  他认为,未来银行坚守稳健经营的理念不会变,不能过度追求扩张和大跨步的前进。他表示自己做金融已有40多年,从一开始进入学校老师教的第一句话是“要牢记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负债制约资产,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他表示,当金融出现问题不能借钱的时候,没有常规的来源自然就会出现问题。并举例称,著名的高盛公司为什么作为一个投行赋予商业银行的牌照?著名的美林银行为什么被美国银行合并?这都是因为在解决它的稳定资金来源的问题,因此无数实践银行不是因为流动性存款多了而破产,往往是不重视存款、不重视负债、不重视经营理念到头来受到市场的处罚。

  以下为演讲全文:

  李晓鹏: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首先我还是要说几句感谢的话,因为我第一次参加新浪的活动,感谢新浪的组织,感谢各位网友,也感谢众多金融消费者对中国光大集团的关注和对本人的信任和支持。获得杰出银行家的称号,诚惶诚恐,因为我认为“杰出”这两个字是非常高尚的,要求一个银行家具有很多的智慧,而我本人觉得差距比较大,受之有愧。但是庆幸的是,我生长在一个杰出的时代,今年是改革开放40年,也是我从事金融工作40年,改革开放培养了我、以及像我一样的一批金融工作者,同时我也遇到了一批优秀、杰出的金融机构,这40年来,我先后在央行、工商银行、中投公司、招商局集团等工作,现在在光大集团工作,这些都是中国金融发展最杰出的金融机构,我很幸运。同时,我也遇到了一批金融工作中的老师、班长和同事,包括刚才演讲的易会满董事长就是最杰出的同事之一,正是这么多的杰出,才使得我在40年金融生涯中,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一点点贡献,这是应该做的。特别是当前防范金融风险已经是中央确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觉得作为一个老金融工作者,或者说金融老兵,应该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一个银行工作者的智慧去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来满足我们众多金融消费者对于金融和银行工作的期待。

  既然授了这个牌子,有了杰出的桂冠,就应该回答我们这次会议主题——银行未来的走向。我的观点是:未来银行的发展,变与不变同时存在。“变”是银行的潮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银行会变得更精彩,而不是变得可有可无,更不会变成最后的恐龙。“变”仍然是银行未来发展的主题,怎么变?我觉得有五个方面,也就是 “五变”:

  第一变,科技驱动促变。未来几年,前沿科技将再造银行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机制,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将逐步驱动银行发展,成为发展的新动力。前几年大家非常愿意说“眼球经济,流量为王”,说的也是互联网给金融带来的新变化,这些话可能有些夸张,但是未来的数据流、信息流对银行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成为未来银行的生命线。谁得到了场景、得到了数据,再加上有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谁就将占据银行业发展的最有利地形。因此,银行与前沿科技的紧密结合,能够不断提高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覆盖率、使用率和渗透率,进而满足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第一变。

  第二变,财富管理促变。未来财富管理可能成为整合传统银行业务的主线。细心的消费者可以发现,无论是大银行、小银行,现在都把财富管理作为他们的一项赚钱的业务或者主要的赚钱业务,这个选择是对的。我们看到国际银行和国内银行,都逐步把财富管理作为一个主打产品,只不过在财富管理的产品、客户对象选择上有所区别。现在财富管理已经由原来简单的理财发展到大财富、新财富管理阶段,也就是由财富管理1.0逐步过渡到前几年大资管2.0,到目前展望的新财富、大财富的3.0阶段。之所以说是新财富、大财富,就是说我们财富管理不仅包括各种个人客户,还应该包括法人客户、对公客户,现在公司业务包括政府机关,还有我们特殊机构,哪一家不为自己的财富增值保值而操心呢,所以财富管理不应该是个人享受银行的奢侈品,而应该是所有机构追求财富的共同目标。当然财富管理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的VIP理财区和传统的渠道,还应该是网上网下,特别是众多具有特色APP的财富管理主渠道。当然我们也看到了财富管理仅仅依靠专一的分业经营来实现是不够的,还应该打造更多的像光大集团这样的多元化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才能满足广大老百姓对金融百货公司的追求。因此,财富管理应该是第二变。

  第三变,协同生态促变。未来银行业发展进入生态圈构建阶段。我们过去就存款说存款、就贷款说贷款、就财富说财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打造一个能够吸引各类客户的生态圈,这个生态系统可以让我们的客户在一个场景下了解、使用和发现更多的金融消费机会,显然单一的机构、单一的场所、单一的产品线支撑不了。

  我是光大集团的法人代表,集团下有两千多个银行网点,有500多个证券公司网点,还有上百个保险和信托网点,更有我们中青旅遨游网的网点,还有嘉事堂健康医药的网点……不同的网点都需要不同的客户造访,为什么不可以把这些众多的网点打造成一个生态圈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呢?

  顺着这个思路再进一步延伸,我们现在金融业发展很快,都有自己的后台呼叫中心,在天津、石家庄搞了很多,我们为什么不能整合全银行呼叫中心来提供公共的服务呢?因此我的观点是,未来协同发展、生态建设是第三变。

  第四变,全球融合促变。大家都在谈国际化,中国这十年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飞速前进,刚才易会满董事长讲到了这个问题,我在工商银行工作了一段时间,也体会到了商业银行在这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但总体而言,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营业收入和利润占商业银行的比例来算,我们境外收入利润的比例大体占10%左右,这与全球一流的商业银行从境外获取的利润和收入占总收入、总利润的比例超过50%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我们还是要历经全球化大潮,在这个大潮中继续走银行业国际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从一个国内银行变成国际化的银行,进而变成全球化的银行。

  第五变,高质增长促变。我们已经结束了银行业、金融业规模快速发展的时期,按照中央要求,正在追求一个高质量的增长新时期。打造特色银行、精品银行,已经成为未来银行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未来银行生存的一个重要生命力。我们要提倡银行把金融做精,这个“精”就是获客要精准、产品要精致、服务要精良、管理要精益,在“精”字上下功夫,而不是“大”字下功夫。每家银行要认识自己的特点,找出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来满足我们多元化客户的金融需求。

  当然,我们知道,金融发展的变与不变是辩证统一的,变是为了顺应潮流,不至于在改革开放潮流中落伍、被边缘化。但是不变,也是为了坚守我们金融的初心、银行的初心,坚守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唯有善于坚守本源,才能逢时而举,变得更加优秀。

  我认为未来银行的发展还有一些不应该变的东西,也有五个方面。

  第一方面,本质不变。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本质不会变。尽管我们看到金融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脱媒、去中介化得到大量的发展,但是从几百年来银行成功发展的历史来看,“信用中介”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论是线下银行,还是线上银行,无论是传统银行还是我们现代银行,他们发挥信用中介的作用不会变,只不过发挥中介的途径和方法有了新的变化。

  第二方面,属性不会变。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这是我们的属性,银行是赚钱的,但是首先是为了判断、计算、衡量金融风险,这是它的天职和本分,无论未来一个时期怎么发展,首先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应该放在第一位。通过对风险的把控,从中获取它的风险收益。因此对这一点,特别是银行金融业的投资要把握这一点,银行不仅是赚钱的机构,更重要的是风险防范的机构,银行会赚钱,但是搞不好也会给投资者带来大的教训。我们这几年出现了一些不规范金融机构的关闭、整顿情况,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们进入金融的时候仅仅是为了赚钱,获得那一点资金,忘却了后面的风险。金融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也不是任何人也可以管控金融风险,所以投资有风险,投资需慎重。

  第三方面,理念不变。即稳健经营的理念,不能过渡追求扩张和大跨步的前进。刚才讲了,我在金融干了40多年,从一开始进入学校,老师教我的第一句话就是: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负债制约资产。从基层银行到总行工作几十年来,我遇到的成熟金融家都是在坚守这个最基本的商业银行金融理念。资金来源制约资金使用,负债制约资产,几百年来银行的历史是这么走过来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风险的金融机构就是没有稳定的存款、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甚至有些金融机构创造了主动金融负债的原理。不用钱,不用存款,在金融市场发债,通过这些主动负债的做法来实现规模的扩张。当金融出现问题,不能借钱、没有常规资金来源的时候,自然会出来问题。著名的高盛公司为什么作为一个投行,最后被赋予商业银行的牌照?著名的美林投行为什么最后被美国银行所合并?都是在解决它的稳定资金来源问题。因此无数事件证明,没有一家银行是因为存款多了、流动性多了而倒闭,而是因为不重视存款、不重视负债,这样的经营理念到头来还是要受到市场的惩罚。因此我也非常善意地提醒一些投资者,不要过度使用银行信用,不要仅仅依靠所谓的资本运作、资产运作,从资产端撬动负债业务的发展,进而促进金融业务的发展。有一些金融机构看似巧夺天工的手法,在一夜、一周、一月、一年之间变成金融大鳄,但是也可以一夜、一年之内倒的一无所有。因此在坚守金融理念方面不能变。

  第四方面,宗旨不能变。银行产生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及服务大众,几百年来都是一样。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仍然要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我们要坚守服务大众,坚守服务我们的实体经济,服务宗旨不能变。

  第五方面,底线不变。即珍惜银行信誉的道德规范不能变。最近刘鹤副总理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讲到:“借钱是要还的,投资是要承担风险的,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我认为这是刘鹤副总理对金融业、经济业从业者一个最基本的、重要的道德制约的总结。干银行、干金融也是一样,存款是要取的,同业拆借是要还的,贷款是会到期的,项目是有长短的,这些东西都是我们搞银行的底线,因此坚守底线是我们珍惜银行信誉最基本的要求。

  总而言之,有五变和五个不变,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光大集团是金融的国家队,我们将坚守改革开放之路,通过创新来实现更好的发展,把光大银行变成一个受尊重的、杰出的银行,同时我们要坚守本源,服务大家,服务实体经济,坚守职业道德,把光大集团变成一家受大家尊重的金融机构。最后再次感谢大家,感谢新浪网。谢谢!

2018银行业论坛精彩观点:

工商银行易会满:支付市场乱象为金融乱象提供了温床

工商银行易会满:提高支付行业准入门槛 坚决打击伪普惠

中国银行张青松:中国银行未来3-5年各岗位科技人才将达3万人

中国银行张青松:现代金融业已经具有了明显的数字化特征

章更生: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银行要改变传统打法

华夏银行行长张健华:企业债转股不仅仅是为了逃废债

谢永林:利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升级传统融资业务

张东宁:银行业回归本源就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