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一段西部民企的记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11日 04:45 财经时报

  23岁的周岩已有了10年的经商史。

  周岩,四川龙井酒业有限公司的合法继承人。三年后,他的父亲周俊奇愿将家业交由他管理,顺延“子承父业”的家业“香火”。可周岩说,兴趣不大,父辈20多年来的创业经历才是他最大的财富。

  立家业

  周岩记得,20年前的冬天,寒气逼人。

  “对于我父亲周俊奇来说,那年冬天迎来的不是寒气,而是一股浓浓的暖流。”周岩说。就是那一年(1986年),周俊奇亲手创办的龙井酒厂在劈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开业了。周俊奇专门从市里运来了两台老式台球桌,供参加开业的朋友免费玩耍。前来的人中很多不知道台球怎么打,就像看周岩父亲开企业怎么赚钱一样。可对周俊奇来讲,他看到了四个字:“钱”途无量。他特意在酒厂旁种了一棵树,树名就叫“万年青”。“这是父亲对企业命运的独特祈福方式。”周岩说。

  “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戏谑的话语说中了周俊奇原始积累的奇迹,不管从事什么五花八门的事,唯一确定的是:老周能赚钱。轻描淡写间,周岩大致勾勒一幅周家创业的“工业图”:凭借他爸在国营企业做过供销科长的人际关系,他家的白酒供不应求;利用有人在县里当领导的关系,借着全县发展剿丝业的政策东风,专营全县桑树苗发放;利用熟人转手倒卖高粱专供大型酒厂……创业10年,在没有任何技术背景支持,周父的收入翻了几十番。现金的增多,也让他的母亲养成了一个嗜好:数钱。她的母亲不喜欢存钱,就喜欢数钱那滋味——很舒服。

  而在周家企业发展的背后是一个更加宏大的经济背景:那个10年,国内GDP从8千亿增加到了8万亿,名义GDP平均每年增长17.54%。

  经坎坷

  基业,看起来应当常青,可现实往往扮演天然的反对派。

  1997年春节刚过,公路边还依稀可见红色的鞭炮屑,周俊奇第一件事就是带着两厢土特产和一箱酒往县工商局老陈家“走亲戚”。虽然工商局的老陈不比老周大出十岁,可周俊奇也叫他:陈大爷。这是他年关第一个拜访的“亲戚”,因为老周清楚地明白:老陈才是“财神爷”,不偷税漏税企业就完蛋,所以这尊活菩萨还得供着。

  “不供着,迟早要被‘JQK’!”周岩气愤的说道。何谓“JQK”?记者不解。周岩冷冷的一笑,“不就是政府把民间资金J(钩)进来,许诺一大堆空洞的好处,然后让他投资,并把他死死的Q(圈)起来,最后各个部门狠狠把他的钱通通K(吃)掉!”。

  随即,周岩扳着手指头算起每年过年拜年名单中开在前面那一长串的“大爷”:国税局、地税局、卫生局、质监局、公安局……勤劳可以致富,勤劳又万万不能致富,周俊奇觉得这个悖论很正常。“那时我只有14岁,可‘JQK’早已深入我心。”周岩气愤的语气中带着一种无奈的调侃。

  两年后,周俊奇倒下了,周岩说,那是他父亲心太累。

  “2000年,全县发展谷种生产基地,我爸高兴坏了,以为12年前那种激动人心的事还会来。事实上,激动果真来了,不过,是激动地流下伤心的泪。”周岩说。

  当时,周父的“线人”称:谷种也暴利。“父亲什么也不多想,30余万现金外加4万信用社贷款全投入到了谷种生意中去了”,周说。可突变的政策总让人措手不及,该市种子公司禁止私人经营谷种生意,可钱已经投了,不可能将谷种当做大米吃吧?赌徒的心态远远占据了上风,也意味着周父更大的失败。那一年,因种子积压霉变,农民种出的种子发芽率不到60%,“钉子户”农民即将上告,迎接周的将是至少一年的牢狱之灾。

  “境况没有我们想像的差,利用我爸过硬的人脉,他躲过了一劫”。然而投资的失败却没有在经济上饶恕周俊奇:他以50余万的损失和周家的士气不振为代价,换来了这沉重的教训。那年过年,周母痛哭了一回,因为她从来没有看着50万一张张数出去过——那滋味,很难受。

  投资理念的缺失、市场风险的估计不足让意气风发的周俊奇向商海交了太多学费。2001年投资重庆公路建设,用人不得力,损失近20万;2002年,投资广东家私市场,信息了解不充分,损失30多万。

  2003年,周俊奇想重抄旧业,可谁来喝散白酒?“留在县里的全是”386199“部队(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周俊奇说。出于敏锐的商业意识,周俊奇注册成立了龙井酒业有限公司,按现代公司制作企业。“这次,赋予了最后一搏的悲壮,清一色的家族配备”。周岩说:“我爸做董事长兼总经理,我妈管财务,小婶管生产,小叔做销售经理。”经过4年多的打拚,一个集生产、包装、销售一条龙的渠道建立了,全县23个镇建立了37个销售总经销网点,涉足的省份达到了河南、广东、重庆、

福建、贵州等,年产300吨的小型企业初具规模。2007年,他正依托某大型酒业集团建立酱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历史,戏剧性地在一刻间改写。

  谁继承

  “经商有时也在玩命。”周岩说。

  2003年冬天,该企业处于二次创业期。周俊奇抽空去乡镇看市场,特意将周岩带上。周岩知道,这是父亲的特意安排。他父亲给他安排的角色也很独特:搬运工——上货下货,全部和四个搬运工人一起“享受”同样的待遇。去的路上,雨雪纷飞,他唯一想不通的是父亲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方死拼自己的事业。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更让周岩下定不在县城干事业的决心:车子在运货过程中,打滑掉进了边沟,周岩瞟了一眼,一道明晃晃的悬崖就伫立眼前!

  “我当时劝父亲别做这活了,但是他听不进去。”周岩说。小叔却告诉周岩:“企业运营的很好,为什么不做?谈环境,现在的环境你爸最熟。谈年龄,你爸有顾虑。况且,他走了,股东们怎么办?”

  “西部让人‘心寒’的软环境、摇摆不定的政策和恶劣的市场条件让经商竟成了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存在商道就别谈人道,20多年的家企史折射的是如同一株从夹缝中生长出来的一丝绿草,要的不是商业头脑,顽强才是生存的第一个筹码。”周岩一口气说完这段话。

  2007年农历三月初九,周俊奇58岁的生日。他谢绝了所有前来恭贺的客人,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家庭会。会议的主题很现实也很急迫:企业谁来接班?虽然他还可以熬几年。可连基本的

电子商务知识都要儿子手把手教的他,已经被E时代的企业治理弄晕了头。可谁也没有意料到,跟着他走了近10年商路的儿子周岩拒绝了父亲的要求。

  周俊奇很伤心,不想和儿子多谈,倔强的性格让他再熬几年丝毫没有问题。

  周岩也有苦衷,他想脱离父亲的影子,走出小圈子,放开视野做一份自己的事业。对过去的经商十年,周岩摆开双手,反复又说了那句话:“家族企业留给我什么财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那一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得以传承。”

  “你走了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周岩如此调侃父子间的选择。“但是,我们毕竟是父子,一家人的事,什么不好谈?”

  是的,没有过多的人关注周俊奇和他的企业,因为它仅仅是众多西部民企中的一个,可西部民企的戏文依然传唱,无论喜剧或悲剧,表演没有谢幕。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