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龙钢铁张志祥:重型化和谐发展需要过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17:01 《中国企业家》 | |||||||||
采访/本刊记者 周 一 《中国企业家》:对最近的重型化争论,你是如何看的? 张志祥:我认为有两个方面,有的专家讲重型化发展过快,产生了社会的不协调,比如能源紧张、运输紧张等多方面压力,其实换一个角度也就是说,重化工业的发展有很多的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做单纯依附型的经济战略选择,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稳定的经济体。我们要借鉴人家的经验,同时人家走过的弯路我们要避免。 《中国企业家》:业内有一些人认为最近一段时间内,民企是重化工业推动的主力,你的看法呢? 张志祥:过去重化工业比较少,现在多了,需求大了,对企业来讲空间也大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所有制企业都在参与其中的投资,民企也好,国企也好,外资也好都在寻找自己的机会,我觉得不存在民企大量挺进重化工业这种情形吧。另外一点就是过去民企在管理、人才、资金等方面都没有参与重化工业的能力,因为我们起步很晚,但现在民企已经有了大量的积累,已经有了能力,所以他们开始选择进入重化工业,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事。 《中国企业家》:提到民企和重化工业很多人会联想到低水平、很盲目,你认为是这样吗? 张志祥:首先,低水平重复,肯定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规律;第二这里面存在企业的认识过程,比如说低水平重复建设者,怎么可能竞争得过更强的企业,你肯定因此要被淘汰掉。所以我觉得这种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中国企业家》:对于重型化导致的能源紧缺等问题,你持什么观点? 张志祥:重型化过程中引发的各种不协调反应,其实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可能那么理想地要求市场。首先不要把这种不协调看得太重了,这个东西最终要依靠市场来解决,今天这个受到制约了,这方面的成本加大了,别人的投资肯定也会有所选择,总的来说这种不平衡其实只是一种短暂的不平衡。 当然我不否认当前的矛盾确实比较突出。一些国外企业、机构他们开始关心中国有13亿人口,每增长一步对全世界会产生的影响,比如说假如我们每人都有汽车、都能享受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我们的产业能力如果全部发挥出来的话,那将非常惊人,对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等,这确实很可怕。这可能也引起国内一些人的担忧。现在重化工业肯定要发展,但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规避一些负面的问题,的确需要我们去思考。 《中国企业家》:2004年的这轮宏观调控,你觉得对中国的重化工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对2005年重化工业发展的预测? 张志祥:工业优势我们需要建立,但现在运输、铁路、资源方面反应出的一些不协调问题,也确实在提醒我们需要适度的考虑速度,我认为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有必要的,因为如果一旦完全放开肯定会暴露出更多新的、更不可控制的矛盾。最主要的是要总体和谐,在一个和谐状态下,不论国企还是民企都会逐步在市场法则之下慢慢向好。 如果单纯讲政府要完全放开也是很片面的,比如说目前的汇率问题,如果我们全部放开的话,我们肯定要面临一大堆问题,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对政府的期望也需要一个过程,他要有转变的时间,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不能够一步到位,但是跟东欧一些国家相比,我觉得中国的状况还是很幸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