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避免浮躁 基金人才莫频繁跳槽换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23日 10:57 证券日报 | |||||||||
□ 本报记者 秦炜 最近,基金业内常常有“某公司的某某又跳到某某公司去了”的消息传出,有人统计发现,一个基金经理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平均不外乎十几个月,基金经理人频繁跳槽换岗现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玄机?
之一: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有些人在老牌基金公司干了几年,职位已经攀升到管理层,例如某公司副总的,却有相对较长时间在此止了步,为求突破,只好挪窝,换一家基金公司升为老总。 之二:金牌销售,处处抢手。在现行的体制和管理机制之下,基金公司最担心什么?最担心的就是“卖”!谁能将基金卖得多、卖得火,谁就是基金界的英雄!因此,只要你是冒出来的一把销售好手,基金圈中人人都会关注你,千方百计挖走你,高价诱惑之下,谁不为之心动? 之三:新公司新舞台,更好显身手。目前毕竟基金人才较为稀缺,去年底以来,开放式基金狂飙式发行,新基金公司成立高峰如期而至,基金公司间正悄悄发生着一场比较大规模的人才洗牌,业内人才短缺、尤其是基金经理短缺的问题一下子暴露出来。QFII实施不足一年,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就成立了14家,这些合资基金公司无疑是吸引人才的焦点。与行业发展步伐不一致形成的基金经理稀缺,令他们有大把选择的机会和余地,老公司干腻了,换个新东家也许更好显身手,何惧跳槽试一试? 基金公司中舍不得离开原工作,但现实已经跳槽的人其实也不少,只因各种各样“前景”诱惑,也试身手,攀新枝……基金人,每天都在演绎着精彩故事! 业内知名专家王连洲对这一现象不无忧虑地说,目前,基金业内人士频繁换岗和跳槽,固然反映了基金行业日新月异、快速发展、求贤若渴的活跃局面,但是由此引发的足以令人深思的问题也为数不少: 第一,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是否“超常规”有余,而循序渐进的“可能性”不足,超过了人才的市场供给能力,以至于不得不近亲繁殖。基金行业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没有经验丰富、能力高强和相对稳定的专业人员,就很难承载投资者给予的信任和期望。 第二,基金业内人士是否应当和需要尊重投资者的信任和选择,重视和维护自己所辖基金的品牌。如果频繁换岗和跳槽,那么很容易丧失掉自己在投资者心中应有的形象。 第三、频繁换岗和跳槽难免会给基金公司的管理造成困难。一个公司用人几乎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难有人才储备。如果高就,最好提前让单位有个准备,否则让单位措手不及,给基金管理公司的经营带来困难,给基金投资者利益造成损害。诚然,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客观存在。工作调动或跳槽也是一件常事,更有不少是为工作所需要。但一定要顾及左右,慎重行事。现在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做出成绩,避免浮躁。 专家所言,是不是杞人忧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