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关联防不胜防 基金评级机构应为独立第三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 12:33 证券时报 | ||||||||||
刘兴祥 在基金数量超过100只、基金总规模超过3000亿元的时候,一系列的问题就随之而来了:如此众多基金的客户对象是谁?它们之间的差别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这些基金的销售?……将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基金市场的一个副产品,这就是基金评级。从海外的实际情况看,基金评级报告实际上就是销售市场上的购物指南:评级居前的基金
国内新基金业的发展始于1998年,在1999年后开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这个时候开始,对基金的评估活动就出现了,但当时深圳某公司推出的基金评级结果并未能获得基金公司和监管部门的认同,无疾而终。随后,多家券商相继开展了基金分析研究和评估工作,并已成为了国内基金评级最主要的力量。然而,截至目前,这些券商的评级还未能获得市场充分认可。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机构缺乏足够的独立性:有几家券商没有参股基金公司呢?其实,基金评级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基金评价机构要能够保证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否则无法获得市场的公信力。 为维护基金评级的公正性,首先要从形式上判断评级机构是否是独立的第三方,这还是比较容易的。相比较而言,实质上的第三方判断可就相对较难了。从本质上看,基金评级机构更要强调实质性的利益关联。特别是,随着“好人举手”制度付诸实施,基金公司的关联方往往涉及面相当广泛,其中的利益关联更是防不胜防。从这个角度看,防范机制的建立在目前更为重要。 从国内的实际情况来看,基金评估应该完全以中立第三人的立场来进行。那么,因为独立性的缺失,能够参与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机构,以及基金公司本身都不适合开展公开的基金评级业务。仅就目前的机构开展基金评级业务,两类机构显然将成为主要力量:专业评级公司和专业咨询公司。前者熟悉评估程序和相关技术,后者熟悉证券市场和基金行业,可谓各有千秋。 从目前已经推出的一些基金评级结果看,内容相当复杂。例如,有的基金评级报告综合考量了基金的绩效,不但有定性的还有定量的,而且,数量分析模型、投资理念、研发能力、高管团队等软性指标不一而足。乍一看,往往就像一份复杂的论文。其实,作为实用性的基金评级报告,有必要搞得那么复杂吗? 要知道,基金的主要销售对象既不是股民也不是其他的专业投资者,而是对资本市场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普通储户。可想而知,太多专业且深奥的术语无疑只会吓跑这些潜在投资者,更谈不上让他们来以此鉴别基金之间的差异和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当然,这里强调尽可能简单化,并不意味着允许所采用的评价分析方法偏离科学与合理。恰恰相反,在科学与合理的基础上,还要强调公开与透明。 强调公正性是要让普遍投资者认为基金评级是可以接受的,强调简单化是要让普通投资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接受基金评级结果,二者实际上是缺一不可的。在此基础上,基金评价体系才谈得上借鉴国际惯例并结合我国市场的实际情况,让基金评级真正地为市场所接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