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瑞士加大对华经济攻势 EFTA欲与中国签自贸协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 15:3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波 北京报道

  着手和比较小型的经济体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可能会成为中国外贸策略的一个发展方向。

  中国和新西兰、澳大利亚、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当中,近日,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又传出准备和中国开始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协商的声音,而其背景正是双边贸易和投资的新热潮。

  EFTA-中国自由贸易区设想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包括瑞士、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四个国家,都是非欧盟国家。按经济总量计算,EFTA是当前全球第10大经济体。EFTA按照其联盟协定所制定的目标,正积极发展与广大的非欧盟国家间常指第三国的贸易关系。

  7月15日,在瑞士驻华大使馆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瑞士联邦经济部部长、联邦议员约瑟夫·戴斯表示,在和中国副总理曾培炎、商务部长薄熙来等人举行的会谈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双方签订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准备讨论中国和EFTA四国之间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事宜。

  戴斯说,他和中国官员只是刚刚开始讨论这一问题,还称不上是正式谈判,但他代表EFTA的其他三国提出了和中国开展可行性研究的建议,并得到了中方的积极回应。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承诺中国政府准备开始研究这一提议,并称双方可能近期对谈判如何进行而设定时间框架。

  EFTA刚刚和韩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似乎能为中国提供一个范例。7月,在大连举行的WTO小型部长会议上,戴斯代表EFTA和韩国贸易部长金铉宗签订协定,其内容包括了竞争政策、服务和知识产权条款。去年韩国和EFTA之间的贸易总量为21.3亿美元,据专家估计这一协议将使EFTA和韩国双方的出口总额每年分别增加超过7亿和6亿美元,而瑞士的总对外贸易增长率可达10%-30%。双方的谈判是去年12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的,在正式签署协定前进行了4轮谈判。

  作为EFTA的重要成员,目前瑞士已成为中国在欧洲的重要贸易伙伴,中国也是瑞士在亚洲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瑞士驻华大使馆商务处提供的资料,2004年瑞士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25%,而从中国的进口则增加了17.1%,贸易总额达到了59亿瑞士法郎(约合39亿美元)。

  瑞士投资朝东转向

  一系列数字的背后是瑞士对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教授Stephane Garelli表示,瑞士商界应当把大量的注意力转向中国市场。他认为尽管在和中国建立合资企业方面,瑞士走在前列,但仍有大量其他潜力可以继续挖掘。他认为,瑞士目前大部分的商业活动依然只是和其传统的欧洲商业伙伴进行,尤其是占总贸易37%的德国。

  瑞士对外经贸的方向已经逐渐转向东方。此次陪同戴斯来访的是一个大型的瑞士商贸代表团,团长Johann Schneider-Ammann是瑞士机械制造商协会(Swissmem)的主席,同时也是世界建筑设备生产巨头、瑞士安迈集团公司的总裁。

  Ammann告诉本报记者,5月19日,安迈集团中国分公司已经在上海青浦设立了沥青拌和设备工厂,主要生产安迈及SIM品牌的沥青设备。他称目前安迈公司已经分别在德国和意大利建厂,而中国是其全球第三个厂家,每年将生产30台安迈沥青设备,达到欧洲同期水平。Ammann还乐观地表示,随着中国举办2008年奥运会,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意味着对安迈的沥青生产设备会产生更大的需求。

  在安迈上海工厂成立的前一天,5月18日,瑞士电梯和自动扶梯生产巨头迅达(Schindler)在中国的独资企业迅达(中国)也落户上海。迅达早在1980年就进入中国电梯及自动扶梯市场迅达(中国)的负责人称,“上海工厂的落成对迅达集团的全球策略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了迅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迅达集团将投资近亿元人民币扩建上海和苏州的工厂,同步生产线全线投入运营后,迅达(中国)在上海的工厂将实现每年6000台的年生产能力,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梯生产基地。

  瑞士驻华大使馆商务处称,瑞士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达到约50亿瑞士法郎,成为对华投资额最大的前15个国家之一。来自中国商务部的资料则显示,瑞士在华直接投资项目在2004年底达到701个,价值27亿美元。

  同时瑞士的两大银行也加大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6月瑞士银行集团(UBS)宣布准备购买中国银行5亿美元的股份,据媒体报道谈判已有实质进展。瑞士信贷也在6月底宣布,将在广州设立代表处。戴斯表示,这是瑞士企业的自主决策,瑞士政府不会对瑞士的银行或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进行干预。但他称,瑞士的银行体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它们也希望能更大程度地进入中国金融市场。

  Location Switzerland计划

  瑞士商界并不满足于只向中国开拓市场,他们还试图吸引更多中国的投资,并开始向中国推广瑞士作为投资地的理念。

  刺激瑞士政府作出这一决定的是2004年底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事件。这给瑞士商界传递的讯息是,中国公司正日益加强向海外扩展。之后仅仅几天,瑞士经济事务部就和其14个州发起了一个联合计划,目标是推动瑞士成为中国商人在欧洲的主要投资地,其初步预算是25万瑞士法郎(约合21.9万美元)。这是瑞士政府第二个此类计划,此前一个是针对日本的。

  主要负责这项工作的Location Switzerland公司是瑞士经济事务部属下的一个经济促进组织。该公司称他们的首要目标是那些生产全球性产品并希望在欧洲销售,但还没有建立完全规模的海外分流和销售结构的大型中国公司。

  Location Switzerland的项目经理Marco Rhyner对本报记者表示,瑞士的主要优势是处于欧洲经济的心脏地带,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欧洲设立总部的首选地,而且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都是瑞士的官方语言,它们代表了瑞士周边的三大市场。

  Rhyner认为,瑞士是一个小国,同时较高的劳工成本也令很多公司裹足不前。但他称瑞士劳工成本总量其实低于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目前,Location Switzerland的主要目标是改变中国公司的观念,促使他们在设想建立欧洲分支机构时多方比较,谨慎选择。

  在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负责该公司中国业务的Thomas Holenstein正在大连奔波。他称每个季度会来中国几个星期,进行推广和促进活动。他强调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计划,所以要取得成果还需时日。目前他们已经和一两个中国公司谈判投资瑞士事宜,但是他拒绝透露公司的名字,不过他又称正和40-50个中国公司在联系当中。

  Holenstein觉得,很多中国公司不明白,全球化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进出口,而在于在海外市场有自己的机构。他认为中国公司有着在海外打出自己品牌的强烈愿望,或者准备从欧洲的进口商那里夺回部分利润,这些都是设立海外分支机构的动力。同时,欧洲国家的税则比中国复杂得多,这对中国公司是一大障碍。但瑞士有非常优惠的税收制度,能够提供国际税收分离方案,所以尤其适合集团化的大型国际化公司在那里设置总部。


  爱问(iAsk.com)瑞士 相关网页约4,266,686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