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摩根大通: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蔓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5日 01:16 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当前,通货膨胀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为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数据显示,受农产品价格上涨推动,今年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居高不下,2月份同比上涨8.7%,环比上涨2.6%。近来,一些理论型经济学家表示,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必然导致通胀,中国为抑制通胀应尽快、大幅加息。对此,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3月2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加息解决不了农产品通胀问题,且由于中国制造业产能充足,农产品通胀不会传导到工业领域。

  自去年3月以来,因主要食品如猪肉、食用油价格上涨,中国的通胀压力日益增大。尤其是今年春节前后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50年来最为严重的雪灾,交通中断破坏了供应,更进一步推动了食品和燃料价格的上涨。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农产品通胀率为20%左右,2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3.3%。今年即使没有1月底、2月初的雪灾,食品价格仍然在上升,但上升速度已经放缓至10%左右。事实上,从去年10月份开始食品上涨就已经开始放缓,严重的雪灾使其出现“翘尾”现象,短期内急剧冲高。

  总体来说,龚方雄预计今年食品价格上涨幅度不会像去年那么大,最近几周按周计算的食品价格都在从高位回落,可能会维持在10%至15%的水平。服务业通胀则保持在3%至5%,而制造业则一直处于3%至4%的通缩状态中。

  “这就是为什么2月份CPI同比上升8.7%,而非食品的通胀只有1.6%的原因。在服务业通胀为4%至5%、农产品通胀为10%至15%情况下,如果中国的通胀率要达到8%、9%,制造业就必须要达到7%、8%的通胀。然而,在中国制造业产能极其充足且外部需求正在放缓之时,价格是涨不上来的。不仅中国如此,伴随着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全球的制造业都不会出现通胀。因此,不要只是讲货币增长会引起通胀。很多人说农产品通胀一段时间就会传导到其他行业,但现在货币增长引起的是居民存款大幅度增加,负利率程度越大居民存款增加越快,说明这部分钱并没有到市场上买食物、消费品或者股票、住房,通胀传导机制不成立。”他如是说。

  如果把通胀的来源和传导看清楚,应对政策就很明显了。龚方雄说,鉴于农产品通胀是全球性的,且作为食品其需求弹性非常小,加息后老百姓照样要吃饭、吃肉,中国通过加息来抑制自己的需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他说,对通胀应客观看待。农产品的通胀有助于政府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刺激农村消费,但对城市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的城市居民影响较大。因此,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一是增加供应而非抑制需求,二是保证农产品通胀的受惠者是农民而不是流通环节,三是对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实行补贴。“我们现在面临的通胀格局非常特殊,要有一些非传统性的思路来加以应对。”他告诉记者。

  事实上,目前政府已经在这样做了。尽管两会期间有关加息的传言很多,但会议结束后央行并未动用利率工具,只是在银行存款快速增加的情况下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流动性管理手段。龚方雄说,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通胀的认识比很多经济学家、学者要深刻得多。

  其实,美联储应对通胀的做法也许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近来,美国的通胀压力日益上升。美联储偏好的价格指标,即剔除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已经连续3个月运行于超过2%的水平,高于美联储官员们制定的长期通胀预期的上限。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上周美联储仍然决定大幅降息,并采取了一系列缓解信贷市场紧张局面的紧急行动:3月14日,美联储允许中央银行向非银行企业贷款,延长了对贝尔斯登数额不详的贷款的期限以避免其倒闭;3月16日,美联储将贴现率下调25个基点至3.25%,向摩根大通注入300亿美元用于完成收购贝尔斯登的交易,并宣布对国债交易商采用类似商业银行贴现窗口的一项新的信贷安排,该信贷安排的利率将使用贴现率。美联储还扩大了上述信贷安排中可作为抵押品的债务品种范围。曾经就职于美联储的龚方雄表示,这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信心和流动性的问题,正是美联储的高明之处。

  众所周知,眼下全球通胀均源于石油、农产品等上游商品。龚方雄说,在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情况下,前一段时间石油、金属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是没有经济基本面支撑的,原油价格从90美元冲到110美元是一些对冲基金投机的结果。他们预计美国经济会很差、美元利率会降得很低,看淡美元和美国经济,在做空美元、美国股市尤其是金融股的同时大量购买大宗商品。如果美联储动用加息手段来应对通胀,股市会跌得更惨、大宗商品会涨得更多,通胀反而更加严重。而美联储采用了非传统的抗通胀方法,就是采取一揽子“救市”措施把股市做上去、把金融股撑上去。在他们的努力下,上周美国金融股、银行股反弹了30%至40%,使对冲基金做空银行股损失颇多,不得不在商品期货上平仓,导致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

  龚方雄认为,尽管现在实际利率为负值,但负利率本身不一定会引发通胀,在A股市场低迷、房市“拐点”隐现的情况下中国没有加息的紧迫性,尤其是加息解决不了农产品通胀问题。中国纠正负利率应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点,应等到下半年市场环境变得比较正常,上证综合指数又回到5000、6000点,美国经济稳定下来、资本市场开始复苏的时候,再着手进行。他预计下半年人民银行将加息3次,每次加27个点,可以使存款利率跟通胀水平相当。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