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友利银行加快全球化战略布局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8日 03:08 金融时报

  记者 袁蓉君

  与中国银行业正在加快国际化步伐类似,目前韩国各大银行也在大力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韩国友利银行行长朴海春2月27日告诉本报记者,为摆脱处于饱和状态的国内金融市场的困境,友利计划在2008年探索以海外市场为新增长动力的模式,具体做法是通过加强海外业务提高海外收入比重,为创造利润扩大营业网点,迅速改善海外分支机构的服务质量。他表示,由于中国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巨大,友利海外业务的发展将以中国为主。

  据悉,作为韩国第二大银行,目前友利银行海外总资产的规模约为90亿美元,还不到该行韩国母行资产的3%,而一般国际性商业银行的这一比例高达70%。不过,朴海春介绍说,从2003年开始,友利采取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尽管起步比国际性银行晚,但与韩国其他银行相比,友利的海外发展战略比较激进且一直采取先发制人的作法,在网点建设和进入海外市场的速度方面都居于领先地位。“友利2012年的战略目标是在全球设立200多个网点,其中有50多个在中国。为了确保成功,我们在全球化战略中非常重视地点和进入时机的选择,中国是我们最为重要的市场,友利计划到2012年将在华资产占海外总资产的比重从目前的20%提高到30%至40%。”他如是说。

  从在中国的网点布局来看,友利银行目前已在韩国企业和韩国人聚集的发达城市———上海、北京、深圳、苏州设立了5家分支机构。今年1月25日,为了弥补营业网点不足给业务拓展带来的牵制,友利率先在韩资银行中开通了网络银行业务。据了解,友利未来将以中国五大经济圈为中心增设网点,目前已就天津分行、北京望京支行、上海乌中路支行、深圳福田支行等4个营业网点的设立向银监会提出了申请。

  众所周知,外资银行在法人化之后,在中国的业务拓展力度不断深化。目前,较早进入中国的国际性商业银行如花旗、汇丰等均已开展了人民币零售业务,而友利则因进入中国的时间较晚尚未涉足,但已经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正在积极准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申请。

  朴海春说,友利会在拓展这些业务之前针对风险和法律法规等进行周密研究,开拓适合本地需求的高质量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并逐步将客户范围从初期阶段的三星、LG等韩国大型企业扩大到以中国老百姓为主的零售客户。在基础设施准备工作完成并得到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友利将陆续推出私人银行、信用卡等业务。他表示,鉴于中国和韩国在市场结构和文化方面有很多相同点,友利会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因投资于与美国次贷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CDO),截至去年12月底,韩国7家银行遭受与次贷相关损失达5.63亿美元。其中,友利银行损失最大,达到4.45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友利的全球化战略过于激进?

  对此,朴海春表示,与美林、花旗分别高达245亿、238亿美元的次贷相关损失相比,友利的损失并不算大。而且,公司已经在去年第四季度减计了可能损失的这部分资产。因此,在2008年友利的全球化战略中,次贷相关损失将不再成为一个问题。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友利能够将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按照友利的全球发展战略,公司将通过扩充营业网点和收购美国本地银行来拓展美国的业务。在回答记者有关目前是否是并购华尔街银行的恰当时机的提问时,朴海春说,次贷危机其实也是一个机会,现在很多华尔街银行的股价已经跌去一半或40%。“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研究,准备实施并购计划。”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