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资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过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9日 17:17 中国经济周刊

  资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过热

  经济过热是我国经济中的常见现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发生了四次。信贷型投资是经济过热的祸首,投资的快速增长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1、1983年-1985年

  这次经济过热,其背景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当时,经济增长刚刚开始,经济增长速度很快,是劳动生产力的一种示范,并没有太大的破坏性。1983年-1985年的3年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40%、41%和65%。

  2、1988年-1988年,投资增长对GDP增长率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到53%。这次经济过热,其背景也是商品供不应求的宏观环境。

  1988年,为了抑制严重的通货膨胀,我国在财政政策上采取了严厉的紧缩措施,通货膨胀率虽然明显下降,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国民经济连续两年萎靡不振,致使1989年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4.1%和3.8%。

  3、 1993年-1996年

  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9%、81%、46%和51%。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时,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思想。以此为契机,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时期,一举扭转了1989年和1990年经济低速增长的态势,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1993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在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经过3年多的

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基本实现了“软着陆”,经济增速和通货膨胀都进入了中长期的合理区间。

  4、2003年至今

  2003年的经济过热,是由投资过热造成的。投资增长与地方政府的推动有一定关系,与银行资金的支持有关系。

  持续到2007的经济过热,直接的表现是今年第二季度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9%,经济面临过热风险已是不争的事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江南水乡商业开发反思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