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偏快的上半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9日 17:17 中国经济周刊
“你觉得热吗?” 在今年夏天,它一如往常地成为大家相互间的问候语。此时,身为国家统计局局长的谢伏瞻,听到这句问话却是另一层含义。因为此前的一项面向6大国际知名投行的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80%的人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过热(快)的,中国的经济正在“发烧”。 7月19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对外公布:“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5个百分点,二季度增长11.9%。” “很多人觉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 7月21日,谢伏瞻在中央电视台《对话》的现场向《中国经济周刊》说,“我不认为是‘过快’,我认为是‘偏快’” ,“我个人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是正常的、是好的。” 谢伏瞻微笑着说,“对于这个数据,我感到欣慰,中国经济持续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 对于我国GDP上半年增长11.5%,各界见解纷纭。对此,谢伏瞻与9位经济学家就“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权威解读。认为中央在过去四年里,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并取得积极成效。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与9名经济学家解读我国宏观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黄乐桢 王红茹/北京报道 中国经济“过快”了吗? 速度不是惟一指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回答提问时表示,经济过不过热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去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 谢伏瞻表示,“我不认为中国的经济是‘过快’,我认为是‘偏快’。主要是程度不同。偏快就是说经济增长是在正常的一个轨道上,过快就是超速了。” 谢伏瞻进一步指出:判断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得好或者是不好,可以从四个指标分析。 第一是经济增长速度。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1.5%。 第二是就业,即就业率的高低。在过去的四年当中,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就业人数增加了近四千万人,今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了629万人,登记失业率降到4.1%以下,可以说是相当充分地就业了。 第三是物价。物价更多的就是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几年一直是保持相对比较平稳,过去四年的平均涨幅在2.1%,今年上半年是3.2%。在3.2%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因为食品价格,特别是猪肉或鸡蛋的价格上涨引起的。所以如果剔除食品价格,所谓核心CPI(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幅只有0.9%,这在国际上都认为是一个合理的物价涨幅水平。 第四是国际收支的平衡。中国现在的贸易顺差是1125亿。 他说,讲宏观经济形势的时候一定要讲这四个指标。经济增长速度只是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其中一个指标,单用这个指标,很难说这个形势好或者不好。 从8%到11.5%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目标是8%左右。中央政府连续3年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8%。按照“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至2010年,GDP增速指标为7.5%。 但从今年上半年11.5%的增速推算,众多的机构预测认为,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可能超过11%。 从8%到11.5%,是如何确定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差距呢? 谢伏瞻说:“8%,是一个计划的指标,具有指导性、预测性,主要反映了政府的一种导向性。”中央是希望GDP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态势。实际上,经济真正运行的结果会超过8%。但如果把它定得过高,就会使得各级政府包括民众都认为,政府是引导经济往高了走。 谢伏瞻分析说,如果中央把GDP的增速定位在更接近实际的10%,但是到省一级,可能会变成13%,甚至更高一点会变成15%,到市一级可能更高,这种导向是不合理的。所以定8%,目的是为了避免地方政府片面追求速度和层层加码。 李晓超认为,实际增长比预期快,有很多原因:首先是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另外世界经济增长比年初预期的要好,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美国经济增速虽然比上年有所放慢,但实际上好于预期。 谢伏瞻指出,把GDP定为8%,实际上的预期会在10%或者在10%以上。 中国经济周刊同日相关报道: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