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 > 正文
 

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刚开始 央行可能继续出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 00: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刚开始央行可能继续出招
□本报记者 禹刚

  从年初加大央票发行到一个月时间内两次定向发行千亿央票,从4月底上调贷款利率27个基点到上周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央行一直在与货币和信贷的猛增作斗争,但一系列的“ 组合拳”似乎并未达到遏制投资过热的目标,经济学家表示,货币政策紧缩才刚刚拉开大幕,央行还将继续出招。

  央行发信号 货币政策“中性”转“紧缩”

  上周五央行宣布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当局近10年来首次在两个月内第二次使用重要的货币紧缩工具。而之前,央行推出两次重大的货币紧缩举措相隔最短时间都在7个月以上,那还是在2004年3月调升存款准备金率和同年 10 月的加息举措。

  根据高盛的测算,央行4月加息后中国的货币环境仍然宽松,高盛“金融状况指数”(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从4月份的98下降至5月的97.7。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梁红表示,主要原因是中国“真实有效汇率”(REER)的下降。造成REER下降的因素则来自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下降以及近期美元的走弱,“ 而同时,由于名义利率和CPI逐步上升,真实利率却保持不变”,梁红指出。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也表示,央行最近发出了货币政策从“ 中性”转向“紧缩”的重要信号,他强调,“这意味着,最高决策层对采取更强硬货币紧缩政策的支持度在加大。”

  运用组合拳才能抑制货币和信贷增速

  马骏预测,在此次上调准备金率之后央行将进一步采取紧缩措施,“ 在今后3至4个月内,有可能再次加利息或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梁红也表示,央行还会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以及允许人民币加速升值来吸收市场流动性,“ 多种政策组合运用,才能促使货币和信贷增速在未来几个月下降。”

  马骏认为,截至5月末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已达19.1%,不但比央行年初定下16%的目标高出许多,也是2004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只能将M2 和贷款的增速减缓0.5 到1个百分点。

  密集出台紧缩政策有助于提高实际效果

  虽然央行最近加大了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是由于大量老央票到期偿付,实际央票的净发行量十分有限,“ 仅靠发行央票远远不能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央行必须更频繁地使用其他更有力的工具”,马骏强调。

  而对于市场关于央行不会在短期内密集出台紧缩政策的说法,马骏表示:“ 美联储局持续、连贯地实施紧缩政策,在过去两年内完成了16 次加息,这已让部分中国决策者留下深刻印象。”

  “ 货币当局和政府领导意识到加强货币政策的连续性,有助于提高政策实际效果,增强实体经济对政策的预见性,以及减少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冲击”,马骏强调。

  贷款利率依然太低难以遏制投资冲动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也表示,央行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也有可能再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也包括再度上调银行的贷款利率”。他认为,目前名义贷款利率减去CPI所得的真实利率水平只有2%左右,“ 对一个增长保持在10%的经济体而言,太低了,投资冲动难以遏制。”

  不加息长远看来将致人民币升值压力集中爆发

  国海证券研究部经理杨永光也表示,央行会继续贯彻实施紧缩市场流动性的策略,而除继续行政干预及“ 窗口指导”以外,更多市场化措施将会出台,其中包括加息、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和大量发行票据,以及下调超额准备金利率压制市场利率上升的速度。

  对于加息的判断,杨永光认为,利率政策应是央行货币政策走上独立性的重要一步。前两年由于受汇率政策的干扰,国内的利率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在国际加息背景下不加息,可能暂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一旦国际进入降息周期,我国利率失去下降空间,从而会进入流动性陷阱,“ 届时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会集中爆发”。

  ●投资迅猛释放出的警示信号

  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今年前5个月增长30.3%。这一速度为近年少有,使得当前经济重现投资增长过快的“老问题”。

  投资过热,是这几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顽症。2004年4月起,随着一系列内容实、力度大的调控政策接连出台,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势头得到明显遏制。不过,潜在的投资扩张冲动在此后依然很强烈,就2005年全年来看,投资反弹的压力始终存在,并一直延续至今。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但投资一味迅猛增长,则易使平稳行驶的经济列车失去正常节奏,诱发经济风险。在前两年迅猛投资之后,其恶果在2005年底已开始显现,钢铁、电解铝等部分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货币信贷投放过多

    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

   三大问题考验中国经济

  时至年中,我国经济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走向令人关注。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了清晰判断:总体向好,但问题仍然存在。

  “仍然”二字,耐人寻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这三大问题一直考验着中国经济,亟待破解。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金融机构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783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超过七成。

  投资和信贷,是一对孪生兄弟。经济学界大都认为此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0%增幅的背后,有信贷过快增长的强力支撑。

  对此,央行近来连续出台一系列措施:4月28日起上调贷款利率、5月大量增发定向票据、决定自7月5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逐渐升级的货币政策透出清晰的信号,“信贷投放过多”成为重点“调控对象”。

   ●“信贷投放过多”成重点“调控对象”

    ●实现节能目标尚需努力

  发改委能源局数据显示,按照全年单位GDP能耗降低4%的目标,如果全年经济增长率为9%,给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只留下5%的空间。

  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单位GDP能耗今年要降低4%左右,五年内降低20%左右。但就最新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能源生产和消费增长速度均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在当前投资增长过快、新开工项目较多的情况下,要实现全年节能目标面临很大压力。

   全球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如今的老问题,有着与以往不同的新情况,解决问题需出“组合拳”。

  当前,我们要按照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的“突出重点、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适度微调”原则,主要用经济手段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把握好这“十六字”原则,就能抓住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牛鼻子”。

  就遏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来说,要坚持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从源头上控制投资冲动。要从严控制新上项目,特别是要抓住当前

房地产调控细则出台的有利时机,及时调整土地和信贷的供应结构。

  积极引导

商业银行合理把握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同时辅以必要的货币政策措施,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对当前投资过热起到“釜底抽薪”之效。

  要抓紧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把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工作放到突出位置,注重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调整贸易结构。

  措施已定,关键在于狠抓落实。要通过扎实的工作,真正把科学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据新华社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