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武汉2000亿重塑九省通衢 物流新体系助经济起飞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 06:0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薛惟中 武汉报道

  5月16日,武汉至上海洋山首条内河直达快速航线正式开通,此后,武汉的集装箱只需要两天就可以实现“江海直达”了。该航道的开通,意味着武汉向“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在湖北省“十一五”规划中,武汉被规划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湖北省发改委主任李宗柏称,湖北“十一五”期间将投资2000亿元,重现“九省通衢”的辉煌。

  “九省通衢”新内涵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接南转北”,武汉“不特为楚之咽喉,亦为九省之通衢”,自古就是中部的重要商品集散地。

  上世纪80年代初武汉市提出“两通”(交通、流通)的设想,率先向全国敞开市场,以图借此助推大武汉的起飞。然而,此后武汉的努力,并没能让“两通起飞”的战略真正实现。所谓的“两通起飞,内连华中,外通海洋”,实际的结果是不仅没能做到“外通海洋”,甚至连“内连华中”都没做到。武汉的辐射作用连湖北省都没能完全覆盖。而长江“黄金水道”在1986年到达顶峰之后以20%的速度迅速衰落,武汉交通枢纽的优势所剩无几。由此,不少人认为“九省通衢”已经过时,缺乏制造业支撑的流通也一无是处。

  “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交通和流通’,重新认识现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和组织、牵引、拉动作用。”

武汉大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新木说。

  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也曾表示,武汉作为“九省通衢”,最重要的是交通,交通优势就是市场优势,市场就是优化配置资源。他说,“我没有什么新文章,踏踏实实继续做‘两通’文章,流通方面,历史上有‘货到汉口活’的说法,说明了武汉的商业积淀。今天发展流通,就是要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后将其辐射出去。一个城市的聚散功能决定了这个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武汉这个华中特大城市,人口830万,最重要的是要实现各种要素的聚散。”

  千亿打造物流新体系

  据悉,“十一五”期间湖北省将重点建设64个交通重点项目,总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

  铁路方面,湖北正在兴建、扩建4条铁路,武汉—安康、武汉—九江、武汉—合肥、武汉—广州专用客运线。届时武汉将跻身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六大客运中心,从武汉乘火车可直达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京汉、穗汉的铁路行程届时将仅为4小时,沪汉、沪渝,将分别仅为3.5小时和6个小时。

  公路方面,未来五年,全面贯通“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省

高速公路、铁路里程将分别达到3500公里、3400公里,分别在目前基础上增长100%和50%。五年后,全省各市州将全通高速公路和铁路,武汉到省内所有县市均当日可达。

  航运航空方面,武汉港将成为江海国际航运中心在长江上的最大“喂给港”,航道总里程达到8555公里。总投资27亿多元的天河机场新航站楼建成后,面积将是现在的4倍多,货物年吞吐量将达25万吨。

  管道建设上,重庆至湖北的忠—武天然气输送管道在湖北境内贯穿10个市州,全长1043公里,年输送天然气能力达40亿立方米。为未来武汉80万吨乙烯项目配套的江苏仪征至湖南长岭原油输送管道,也即将兴建。该管线贯穿湖北武汉等六市,规划年输送原油能力达2700万吨。

  不久前,武汉“1+8”城市圈被列入“十一五”国家城市群发展专项规划。这等于把武汉城市圈放在全国经济的宏观框架和全国城市群的整体结构中来布局。有专家评价说,在这样的框架中,“九省通衢”新优势的实质是:通过立体交通网络,把武汉城市圈与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川渝经济圈连接在一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2,6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