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资本转战股市拒招安 更愿冲锋在投资第一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1日 00:56 财经时报 | |||||||||
袁京力 股市的转牛为温州民间资本找到了新的主战场,而这也为大量的温州民间资本增添一条新路 股市的井喷让很多专注于实业的温州商人再也坐不住了。
“现在营业部开户要排队。”中富证券温州营业部副总经理杨澄宇5月16日向《财经时报》描述了温州人炒股的火爆场景。 产业资本入市 5月13日,39岁的温州瑞安商人张龙(化名)利用周末的时间飞到北京。此前,因在股票投资领域涉水很浅,他希望充分利用两天周末的时间,向基金经理请教投资股票及选股的事宜。 作为一家雇有200多人从事机械附件生产的民营企业家,张龙对介入股市既急切又谨慎。在打算把1000万元资金投入到股市之前,他特别请了一位自股市有柜台交易以来就开始炒股的资深人士担任顾问。 张龙坦言,传统的机械制造产业受工资和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影响甚大,而去年以来,人民币升值让他们这家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企业,几乎陷入无利可图的境地。这在温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于是,他选择把部分资金投入股市。 事实上,在温州,对利润嗅觉最敏锐的是炒房军团。有迹可查的温州民间资本出击股市,可追溯到2005年6月炒房资本的杀入。 拒绝收编 在决定投资股市后,张龙并未将资金购买相关的股票类基金和证券公司理财产品,而是选择由自己操刀,直接购买股票。 一直以来,温州民营企业家总是冲锋在投资的第一线,即便是国际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召唤,也无法让他们养成将资金握在手上的习惯。 2006年2月2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面向温州的国企推介会上,吸引了不少海外金融机构的参加。一家总部设在香港的投资公司总经理向《财经时报》透露,他此行是为该公司新成立的一支私募基金在温州募集资本铺垫。 但是初步的市场调查却令该公司冻结了这一计划。这位总经理向《财经时报》指出,温州企业根本就不认同他们的运作模式,也不理解。 同样的遭遇发生在温州市政府身上。 据温州当地一位接近政府部门的人士透露,温州市有感于温州民间资本四处出击引发的问题,曾经设想把温州民间的闲散资本规范统一,通过引进国际著名投行设立基金来管理,但因为温州民营企业家的不赞成,最终没有进入具体操作。 进军金融 温州民间资本一路走来,已经积累并形成了庞大的规模。他们往往选择主动出击的战术转战各类市场,也因此,他们博得炒房团、炒煤团、炒汇团、炒棉团等不雅称呼。其最终出路让各方关注。 此前,北京产权交易所分别在温州和北京召开了两次针对温州民营企业的推介会,受到温州当地人士的欢迎,他们认为,重组国企将成为温州资本的重要走向。 但两个月已然过去,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财经时报》,目前,已有签约意向的温州企业只有一家。显然,温州民间资本栖身国企改制的路依然漫长。 对于温州民间资本转战股市的规模,周德文认为数量不会很大。在他看来,温州民营企业家喜欢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领域。 金融领域有望成为温州民间资本新的着陆点。作为中国金融四大试验区的温州,在对民营企业开放方面相对落后。温州金融界人士对央行批准四川、山西、贵州等四省获得小额信贷试点省资格特别羡慕,也希望在此有所突破。 在周看来,相对投资其他领域,温州民营企业家在小额信贷方面的积极性最高。他们希望能够发起组建民间银行或社区银行类的机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