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进入产能过剩时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7:41 《中国商界》杂志

  2006年初,产能过剩问题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

  中国整个社会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依然占据主导地位,自然会有这样的担忧:前几年经济快速增长进程中投放的大量信贷,在经济增速减缓时,是否会成为新的不良资产包袱?

  所有的迹象表明,中国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目前,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汽车、铜冶炼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水泥、电力、煤炭、纺织行业也潜在着产能过剩的问题。具体来看,钢铁产业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可是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电解铝行业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汽车行业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这些行业在总量过剩的同时,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很突出。

  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产品价格正在大幅度回落。2006年初,

钢材价格已经下滑到2003年末的水平,而且相当部分钢材产品价格已跌破成本,铁合金产品价格下降20%至30%。与此同时,企业的效益大幅度下滑,亏损企业增加。

  从目前趋势看,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后果还在进一步发展,如果不抓紧解决,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把解决这一问题作为2006年

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

  产能过剩,一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推动结构调整的难得机遇。从以往的经验看,在经济过热、需求旺盛、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落后企业、落后技术、落后产品还都有生存空间,企业缺乏调整结构的外部压力和内在动力;而在供给能力大于市场需求较多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加剧,企业才会有调整结构的意愿和压力,市场也才有条件淘汰一部分落后的生产能力。

  产能过剩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必定要经历的,它是经济周期性波动造成的。中国的产能过剩,有其合理的部分,但更多是转型经济的特殊性导致的。产能过剩会导致企业利润下降、价格竞争激烈、银行呆坏账增加,进而影响就业水平,带来更多国际贸易纠纷,最终减缓经济增长速度,这与上个世纪发生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有相似之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