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陈耀邦解读如何建设新农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2日 14:38 新华网

  访谈背景:过去的几期节目中,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话题,新华网曾经邀请专家解读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曾经和卫生部官员共同探讨了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的话题。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对于如何建设,怎么建设,大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实农民兄弟的事情,他们自己最关心,所以今天《新华访谈》就请来了一位农民兄弟心中的“老二哥”,请他来给他们说说话。来到演播室的是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同志。

  嘉宾简历:陈耀邦, 1935 年 12 月生,广东番禺人。 1982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 年毕业于华中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1966 年华中农学院植物病理与农用抗菌素研究生毕业,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华中农学院助教,农业部经济作物局副处长,农牧渔业部农业局副局长,中共无锡市委副书记,农牧渔业部副部长。1988 年任农业部副部长。1993 年 5 月起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1995 年起任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 1997 年 2 月任首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 1997 年 7 月任林业部部长。 1998 年 3 月 18 日任 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 2001 年 8 月免去农业部部长职务。 2002 年 2 月增补为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中共十三、十四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陈耀邦从进入农业院校求学起到现在,一生致力于农村扶贫、农村产业合作化等工作。

  干了一辈子农村工作 喜欢人称“老二哥”

  [主持人]其实称呼陈部长为农民兄弟的“老二哥”不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大家公认的,在我们论坛的帖子里面有非常详细的对陈部长的介绍。大家可以注意到,陈部长从进入农业院校求学起到现在,五十多年一直致力于农村工作,而且这项工作现在还在继续。首先我想问问陈部长,您喜欢“老二哥”这个“外号”吗,您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陈耀邦]我可以讲干了一辈子的农村工作。从15岁进农校开始,一直到现在,我今年71岁了。“老二哥”这个名字最初接触是四川,四川叫工人是老大哥,农民是老二哥。所以我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好,我经常讲我也是“老二哥”。 

  [主持人]一般什么人这样称呼您? 

  [陈耀邦]一般是跟同事和农民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觉得很亲切,我们都是一起的,都是一样的,都是“老二哥”。 

  正确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20字目标

  [主持人]您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提前三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中国政府下一步提高农民收入的首要之举是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您是如何理解“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概念的,网友“三月春风吹神州”表示,一提起“基础设施建设”这几个字眼,让人感觉就是要大拆大建,捋起袖子大干一场。新农村建设并不单纯是“新村”建设,这两者之间的实质性区别是什么?

  [陈耀邦]我们讲新农村建设,中央提出20个字。这20字的内容当然不是大拆大建搞新村。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搞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什么呢?一是生产性的。比如搞农业有很多基本农田建设、水利设施、仓库、晒场,这都是需要的。第二,新农村要村容整洁,要改变农村的面貌,这属于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比如修路,如果农村没有硬面公路,都是泥巴路,一下起雨,到处泥泞,一刮风到处灰尘。另外,农村猪圈、牛圈和人的住房在一起,厕所也很不干净。如果这样就很难讲生活宽裕、村容整洁。另外,农村还要通电、通广播、通电视等等,这些都属于基本建设。第三,农村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比如教育方面,学校还有一些危房,学校的基础设施也不行,比如我们要搞远程教育,网络都没通。比如医疗卫生,总得医疗院、卫生室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论从生产来讲还是生活来讲,都有很多基础设施要搞。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大修大建去搞新村,把原来老的推倒重来。但是生产生活和社会事业里面,都有许多基础设施都需要搞、都需要加强。当然加强不是一下子都搞好,而是根据需要、根据财力、有步骤的来安排。

  [主持人]对于农民兄弟来讲,什么方面建设最紧迫?

  [陈耀邦]刚才我讲的都需要,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很大,有很多富的地方,基础设施都比较好了。一些比较落后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比较差。比如生产设施,有些地方解决了水利问题,还要进一步解决加工设施等。所以各地情况不一样,要根据当地生产生活的水平,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来考虑,要解决群众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新农村建设的20字目标中有一项叫“村容整洁”,就是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基础建设改变农村面貌,您认为农村基础建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村容整洁和基础设施有什么关系?

  [陈耀邦]村容整洁和基础设施有联系,而且基础设施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也不完全划等号。比如现在在江西赣州地区,为了解决村容整洁的问题,村里有“六改”,就是改路、该水、改房、改圈、改厕所、改环境,前面几改都是基础设施建设,但改环境不光是基础设施,还需要群众有一种爱护村容整洁的意识。比如垃圾不乱扔。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基础设施很好,但是垃圾随地扔,那也不能村容整洁。所以村容整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就是大家爱护。所以包括乡风民约,有一些规定,大家都有爱护公共卫生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把村容整洁搞好。

  “新农民”需要具备的两方面基本素质

  [主持人]网友“又见樱花飞”:您是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农民”概念的?“新农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陈耀邦]新农民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从思想道德品质来讲,是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最近胡锦涛总书记提到的“八荣八耻”就是群众道德规范里面最重要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新农民还要有文化科学知识。我指的是两方面:一个是生产方面的技术。比如说要科学种田,要提高产量品质,总得会现代科技技术。另一方面我们搞市场经济,还要懂得市场经济的一些知识。比如怎么适应市场需要,怎么了解市场信息,怎么跟市场沟通,怎么进行流通领域的管理,你得有这些知识。这样你的产品才能很好的送到市场里去卖个好价钱。这就跟传统农民不一样了,传统农民是种为了自己吃,吃剩的才来卖。现在搞商品的农民,很多是为了卖而种的,为了卖而养的。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有市场的这些知识,这些都属于科学文化知识的范畴。

  [主持人]面对市场经济、城市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广大农民只会搞传统农业生产是建设不了新农村的,还必须懂科技、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您曾经建议,要尽快立法,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出台《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法》,从而赋予农民“特殊法人”的资格,给予法律保障和保护,您如何看待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为农民提供什么?为什么要用法律来保护合作组织的法人地位?

  [陈耀邦]农民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们国家各个地方陆陆续续的在发展,而且发展势头很好,它是在目前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市场农业的需要。因为联产承包责任以后,一家一户的生产,它是个小生产,这个小生产跟国内外的大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紧密联系以后,显然是不适应的。因为联产承包这种家庭经营的方式,它主要是自给自足,剩余产品才来卖,走的范围也不远,商品也不大。

  同样种菜、同样种西瓜的这些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就可能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并且能形成规模生产。当商品大了以后,就可以组织起来一起投到市场。这样就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农民也可以从机械的把产品投入到市场或者经过加工再投入到市场,也就是经过后续的二三产业发展挣更多的钱。当然我们现在也有另外一种方式,农民的产品通过小商贩拿到市场卖,后续的县是小商贩卖。也有公司+农户,公司收购农户的产品,然后加工卖到市场去,那加工后的钱是公司赚的,不是农民赚的。农民种出来、养出来的产品,经过第二产业加工,再通过第三产业流通领域运到市场里去,使它增值,增值的这部分给农民,这样就能挣更多的钱。

  [主持人]您对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是如何评价的?

  [陈耀邦]应该有10%的农户参加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但是这种组织再我们国家目前还是很不规范的,而且它也没有法人地位。没有法人地位就是在法律上没有承认他这种作用的地位。我们知道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欧洲搞得很普遍,而且搞了一百多年,是非常成熟的。我们在欧洲看到农业生产合作社都是专业性的,而且规模很大,有的已经跨国了。

  比如丹麦,整个国家一年生产1200万头猪,接近90%是属于一个养猪的生产合作社,这是典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它的猪肉大部分是卖到国外去,它成为一个跨国组织。但是我们国家,在经济组织分类里就没有一个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我们知道有个体的,有私营企业,有合作企业,有股份制的,有国有企业,但是就没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为什么要给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一个法律规定的法人地位呢?比如说在工商部门登记,那总得有个名义。但是现在工商部门有困难,没有法作为依据,有的把它作为合伙企业,有的干脆作为私人企业或者个体企业,这显然都不符合这种组织的性质。因为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以农民为主,是属于劳动者劳动的联合或者资本的联合,它是个弱势群体的联合,国家应该给予更多支持。在国外对于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这一类的组织都是作为特殊法人,它跟其他经济组织不一样,国家可以给它更多的优惠,包括给它一些基础设施的投资,可以给它一些贴息贷款。

  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这类法律,有这类法律是很重要的,使它更好地为农民致富发挥作用,也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商业化服务。

  如何建设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确保农民利益

  [主持人]您还建议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从财政、金融、税收、贷款、保险等方面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优惠和扶持,扩大财政支持的示范试点范围。那么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功示范试点模式是怎样的?是否就是有些媒体所说的“日韩”模式,中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是否会走“日韩”模式,“日韩”模式的核心是什么,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据您了解,在国外还有哪些国家的农村建设比较好?

  [陈耀邦]目前我们国家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搞了一些试点,差不多每个省都有试点。这个试点是由财政部和农业部共同安排的。主要是对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成员进行培训,培训需要费用,给它贴一点培训费。另外对一些必要的基础设施,给它一点儿支持。

  比如养奶牛的农民,使为了养奶牛的农民把奶集中在一起交售,集中运到加工公司里去。它就搞了一些收奶站,这就需要投资。但由于我们的农民比较穷,有一些试点也拿了一些钱盖专业收奶站,这对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很大的支持。我们对农民自产自卖的产品是免税的,如果作为企业经营,那就要收税。

  如果我们对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把它的社员产品集中起来卖到城里要收税,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农民自己卖不收税,农民集中起来卖就收。但是这个问题目前没有解决,有些地方这就说明我们没有立法,对税收方面的优惠还没有完全落实。还有金融,比如说农村的信用社或者银行的贷款,由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发展地位,所以在工商部门登记的时候,就不承认它是一个合作社组织,而把它当成合伙企业或者私营企业,私营企业去贷款就得以私人名义去贷款。所以这些都是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立法没有解决,金融上的贷款也不好解决,所以有些都成为私人贷款,而不是合作社贷款。在保险方面也是,因为搞农业的保险风险比较大,没有政府的扶持是不行的。但是由于立法没有解决,所以保险方面的问题也很难解决。今后应该在立法方面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给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更好的发展环境。

  [主持人]网友“虫而”:我们现在所提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和土改前的“农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它的出现是否会和农村基层政府的某些职能发生冲突?另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否会导致农村深层次矛盾的僵化?中央的财政支持中的支付转移,如何从乡政府转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再转给农民,在这个过程中,有什么注意的问题?如何避免资金的三次截留?

  [陈耀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解放前的农会不一样,解放前的农会可以说是政治性的组织,那时候要跟国民党反动派斗,农民要跟地主恶霸斗。那时候是个政治性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和反动派力量斗争。后来打土豪、分田地,反对反动派的政权。现在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个经济组织,不是政治组织。但是通过这个组织可以把农民团结在一起,维护农民的利益。

  它的出现和基层政府职能不会发生冲突,它是从事经济活动的,它不干预乡镇政权的活动。相反,可以成为它的助手。比如说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农民进行教育,比如在遵纪守法方面,在思想教育方面,还可以利用这个组织对农民进行教育。所以无论从发展地方经济还是在地方进行思想文明道德建设,都可以成为很好的帮手。乡镇政权和农业合作组织的关系,有几句话:要引导它,但不要干预它。

  要支持它,但不要包办。意思就是乡镇政权要看到这个组织的发展前途,对农民是有好处的,你得扶持它,但是不要干预过多。我们说“三自”,自办、自管、自收益,它是农民自愿在一起搞的,不要过多干预,让它自己发展。我想只要真正处理好关系,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会对乡镇政权有什么影响,相反,它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帮助乡镇政权做工作的很好的组织。

  有些培训经费是交到县或者乡镇组织去搞,当然有审计监督的问题,不能挪用。其他一些,比如税收的优惠,是按照合作社申报来免税的。比如在金融方面的支持,是要到信用社或者到银行去贷款的,那就不会存在挪用的问题。

  [主持人]刚才您说公司+农户,大部分钱都是被公司赚了。那为什么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保证把利润给农民?

  [陈耀邦]这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自己搞加工。比如在北京搞水果,比如搞苹果、桃子的专业合作组织有一个冷库,社员的水果下来放到这个库里面,这个库又跟北京的超市直接挂钩。整个过程都是专业合作组织的,水果在田里卖的价格到超市价格,中间的利润全部属于这个合作社,这个钱再分给农民。如果不是这样,而把这个水果在田头就卖给小商贩,那小商贩卖到市场去,中间这个钱是小商贩赚的。如果卖给企业,企业也是按照地头价收购,那他加工后运到超市,这个差价就是公司赚的。

  [主持人]网友“发展老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法人由谁来充当,需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和龙头企业的法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陈耀邦]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该有三个管理层次,一个叫董事会,由农民选举的,就是管理集体资产的。第二,监事会。负责监督审查经济活动的。第三,经理。这个是聘用的。所以这三个层次可以看出来,真正代表农民的资产所有的是董事会,所以它的法人应该是董事长。因为经理可以由董事会来换或者由社员集体选举以后更换,所以法人是董事长,董事长要负责这个合作社里的所有资产,包括他的权利、义务。

  所以登记法人是这个董事长,他的责任就是负责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果碰到法律纠纷怎么样,比如赔了钱,人家让你还钱怎么办。按照合作社来讲,它的资产只限于合作社范围里的登记资产,不包括社员本身的个人资产。前面讲的立法就牵扯到这个问题,如果是个体企业或者合伙企业,那是无限责任的。我们几个人在一起搞合伙,亏了怎么办?我们几个人的资产都算在内,一块来负责。这跟合作社不一样,合作社有限的责任,而不是无限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

  [主持人]现在我们国家从中央到地方,为建设新农村做了哪些工作?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陈耀邦]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现在讲的主要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讲的新农村。从新农村这个提法来讲,在50年代就提过,在80年代也提过,在90年代也提过,但是概念不一样。比如在50年代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是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从土改以后,土地由个人所有变成集体所有的。通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从私有变集体,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整个生产的发展,进而改变农民的生活。我们在1956年到1957年搞了一个农民发展纲要,当时认为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这是第一个提法。 

  80年代我们也提过,但是80年代是改革开放以后提的,是建立在巩固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80年代到90年代提的只是某一方面,不是很完整的。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的20字方针,这很全面了。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后,去年年底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研究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怎么办。随后就发了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和怎么落实都讲得很完整。所以我们现在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讲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这个新形势、新阶段的新任务,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措施,

  它提出的背景,就我们国家在过去以农支工、以乡支城,也就是农业为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这种情况,改变为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所以我们讲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我们国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以后,现在已经到了有能力、有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所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形势下、新背景下提出的新任务。现在的进展,除了开了会、有了文件以后,今年春天,中央为了统一思想认识,还在中央党校举办了一个省部级干部的培训班,专门研究新农村建设的问题,随后各个省传达贯彻。我觉得现在是统一思想、作出部署的时候。

  [主持人]网友“等于没说”:作为基层老百姓在新农村的理解上比较广义,对国家搞的征地建设有看法。这次新农村建设是否有在中国的承包地上做文章?现在国家队农民土地被占的赔偿政策不太公平,我们重庆只给农民赔偿2万多元就终生失去土地,而且不能享受城市里的任何养老保障。如果是这样的新农村,我们农民宁可不要。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耀邦]这位网友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最近几年,很多地方大量占用耕地,而给农民的补偿很少。而在一些城市周围,还出现了所谓“三无”农民,没有土地,没有从事的职业,也没有社会保障。“三无”农民如果把一两万元的补偿费吃完了怎么办?这是很大的问题,也是国家很忧虑的问题。另外,我们国家耕地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我们的农产品能够基本满足我们国家的人民需要,那是很费劲的。

  今后人口的增加,土地减少还要继续下去,为了防止耕地大量占用而影响农产品的供应和农民的生活,国家一再强调,要严格防止土地大量作为非农业使用,控制建设用地。有些建设是必须的,比如修告诉路、修铁路或者搞水利设施建设,也要占用一些耕地,我们除了严格控制占用以外,在必须占用的情况下,我们要给农民合理的补偿。

  现在关于土地征用的办法正在修改,以后提出关于征地的基本原则,就是征地以后要保证这个农民的生活,不仅是当前的,而且是长远的。所以今后在补偿方面可能会比现在多,而且对被征地的农民要给予社会保障方面的安排。

  农村因病反贫问题仍突出 要推进医疗制度改革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问,陈部长您是否在农村呆过?是否在农村长大?如果您在农村呆过,小时候您家人生了病怎么办?如何评价现在的农村医疗制度改革?我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农民,听说明年国家就能给我们补贴40块钱,但是为什么不能把我们要出的10块钱一块免了,难道国家就缺这10块钱?

  [陈耀邦]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我小时候是抗日战争的时候,而且在很贫困的山区里。但是大了以后就进城了,特别是念书、工作以后都在城里。但是我经常到农村跑,包括过去农业部当部长,一年差不多有三四个月是在农村跑,所以农村的情况我也了解。刚才讲到农村里面的医疗问题,这个我也是知道的,而且过去我也经常提到这方面的问题。

  确实有不少地方因病致贫,这个问题是很突出的,而且很多地方缺医少药,一些基本医疗没有得到保障。但是中央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在农村推行新型医疗合作制度,中央政府出一点,地方政府出一点,农民自己出一点。从明年开始,中央出20块钱,地方处20块钱,为什么要农民出10块钱呢?不是中央差这10块钱,而是农民自己出这个10块钱,他自己不会乱用,就会考虑怎么把这个钱用得更好。我想主要意义是这个。另一方面,农民自己出10块钱,也可以增加这方面的费用,使保障的范围更大一点儿。所以这个做法是有意义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农民兄弟对钱的概念和城市里的人不一样,他非常节省,一分钱可能都掰成两半花。有网友问,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这10块钱也给免了。

  [陈耀邦]这就看进展情况怎么样。在城市里,医疗制度里也有这样的规定,超过一定量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交一部分,也是防止有一些人对药随便要、随便丢,造成浪费。如果买药的钱有一部分是他自己初,他就会考虑节约一点儿、爱惜一点儿。

  学习华西村精神不能学表面要学本质东西

  [主持人]有的媒体把华西村作为新农村的样板,您怎么看?您认为华西村具备新农村的哪些特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陈耀邦]华西村是很好的农村致富的典型,也可以讲是一面旗帜。最近几年,它的经济发展非常快。在2003年,它的产值超过100亿。2004年超过200亿。2005年已经超过300亿。

  这个经济发展非常快,农民生活也非常好,都有小别墅,一般都是500—600平方米,多数家庭都有小汽车,存款都很多,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都有,应该说是很富裕的一个村。华西村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快?很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吴仁宝,有一个很好的党委。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吴仁宝有他的特点,他真正是一心为公、大公无私的,是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他经常讲,他“吃透”在两头,一个是吃透中央的精神。

  另一个是了解群众的思想情绪,了解群众的愿望,按照群众的愿望办事,所以他很得民心,大家很拥护,他一号召,大家就跟着他干。还有就是“三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搞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搞思想文化教育,政治文明是真正民主,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在文化建设方面,除了搞宣传队以外,他注意培养人才。所以在华西村有很多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它的经济发展很快。但是华西村也有它的一些特点。

  第一,它靠着大上海,本来苏南就是经济发达地区,又靠着大上海,所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在那里很明显。人才的辐射、物质的交流、商品的出售,都是很方便的。第二,它起步很早。改革开放以后,它动得很早,8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乡镇企业,而且相当有规模了。当时我们国家是短缺经济,可以讲生产什么就卖什么。那时候它搞编制袋、塑料喷雾器,后来慢慢提升搞纺织业、钢铁工业以及发电厂,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是从它的起步到现代化的过程,可以看出它起步很早,发展的很快,它是顺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往前冲的。

  这一点跟国内很多地方不一样,所以学华西也不能照搬,不能光学表面的东西,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做。我们学华西村是学它的精神,学它本质的东西。 

  建设新农村 规划上的不合理是最大浪费

  [主持人]网友“建农”:请问新农村建设在新村规划上有什么措施?现在规划上的不合理才是最大的浪费。

  [陈耀邦]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重要的是规划。我们讲新农村建设牵扯到很多基本建设,这些基本建设都要有规划,不能乱建。当然,首先要看这个村子是不是永久的村,我们是60多万个行政村,300多万个自然村,有的村里只有几户,甚至单家独户。所以有些小村子可能要搬的。这些村子就先别大动干戈了,因为你建了房子还要拆,所以在国家大规划的前提下考虑这个村子以后有没有迁移的问题。

  第二,确定这是一个中心村,以后不会搬,要建也要规划的来建,比如道路怎么建,上水道、下水道,都得统一规划。所以事先要有个规划。第三,搞村子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要一味的大拆大建,有些村子还没有这种需要或者也没有经济实力,不妨先搞点改造,比如人畜分家。比如厕所、猪圈、厨房跟沼气池相连。中央一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一个模式,很多地方要因地制宜,群众迫切需要的先搞。

  [主持人]网友“山水民村”:关于新农村基础建设,其中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知道政府有什么具体措施?比如我们安徽省繁昌县的农村要搞整体规划,相信别的地方也是这样,农村农民现在准备自己建房的,当地政府说为了搞整体规划,暂时不办理关于土地审批的问题,因为要结婚盖新房,等多种盖新房的动机都被打破,接下来就是一个字等,但是不知道要等多少时候。在这些困难面前,我们的基层政府多应当跟老百姓接触,不是吗?您对此怎么看?

  [陈耀邦]我想修路这个问题可能很快会得到解决,因为国家已经非常重视了。目前全国6%的村还没有通公路,今年国家安排了121亿元解决乡村公路的问题,但是121亿也不是今年就能解决的,也得通过几年。所以乡村公路的问题,包括村到村的公路,我想是能够解决的。所以这位安徽网友提到的希望,应该不会太就就能解决。而且修路是摆在前面的,修路除了生活上的方便以外,它对经济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把农产品运到城里去,把农民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运到农村去。

  包括一些偏僻贫困的山区,有一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所以修路政府是非常重视的。

  对于整体规划的问题,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地都很重视规划的问题一定会比较快的解决问题。如果规划没有搞好就急急忙忙乱建,以后可能会有要拆掉的问题,拆掉不是更浪费吗?所以还要耐心一点,当然地方也要把规划工作抓紧一点,尽快搞好。

  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的发展不能忽略

  [主持人]您曾经建议,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中小城镇的发展不能忽略,尤其是县城和中心镇的发展。那么小城镇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进程中担负什么样的角色和作用呢?一个社会的进步就应该是农民越来越少,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吗?

  [陈耀邦]去年全国政协曾经组织一个讨论会,当时有两种基本意见,一种意见是主张发展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容纳人口相比是最省钱的。另一种意见认为,在中国这种情况下,不能完全搞大城市,也要搞中小城市,包括小城镇。我是赞成多搞一点儿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为什么?

  第一,中国地域很大,而目前城市分布,从它的影响面来讲还是很小的。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中西部,城镇的分布是很稀的,这里面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农村人口要转移,我们都不能转移到大城市里去,要尽量多的就地转移。就地转移有两个好处,一是成本很低,可以照顾家人。二是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如果光是几个大城市,显然会造成城乡更大的分离,会造成差距的拉大。

  第二,中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太少,突出的就是土地太少。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减少农村的人口,增加人均资源量。如果一个人种几百亩、几千亩地,收入就不一样了。一亩地赚一百钱,那就是几十万。

  从现实来讲,我们国家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太多,大概有3亿多。其实现在农村的劳动有一亿多的劳动力就足够了。1957年以前,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只有两亿人,那时候地种的好好的。现在土地比1957年少,机械水平又高,所以就算保持1957年的劳动力两亿人,那还有1亿多。农民不能闲在家里不干活。所以还有1亿多的农民要转移出去,光转移出去不行,还要有序的转移。

  今年我到重庆去,他跟广东挂钩,根据广东的需要,某些工种需要多少人,进行培训,培训以后再上岗,而且都是有目标的,这个工作就很稳定了,而且工资待遇也会比较高。我们主张以后要加强地区间的协作,搞好劳动力的培训和输出。

  [主持人]您从农业部长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随着职务的转变,对农业问题的看法有没有发生变化?

  [陈耀邦]总的看法变化不是太大。到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以后,经济委员会不光是农业,其他方面也包括,比如金融问题、商业问题、流通领域问题等都涉及到,所以考虑的面更宽一点。包括对农业上的一些困难,过去只是提出要求,比如金融该怎么支持,农业保险该怎么搞,但现在也知道这里面还有些什么问题。我们国家到了目前这个阶段,要解决“三农”问题还是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这个方针。所以我是非常拥护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的一些意见和指导思想。

  [主持人]在担当农业部长的时候,最头疼的是什么问题,最欣慰的是什么事情,最遗憾的是什么事情?现在呢?

  [陈耀邦]当农业部长期间,在其位谋其政,一个是考虑国家农产品供给问题。一个是农民收入提高问题。对农产品供给问题,我是比较欣慰的,我在当农业部长的时候,我们国家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就是我们国家的主要农产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供需基本平衡,而且丰年略有剩余。我那时候还觉得粮食多了,但是我觉得农民的感情不能伤害,安排粮食生产在适当的地方,不能给予挫伤。

  不光是粮食,其他经济作物,包括养殖业,我们一样有很大的发展。所以在我当农业部长的后期,可以讲市场里面没有哪一种农产品是缺的,国家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都是满足的,工业原料也是基本满足的。比如棉花,如果不是出口,棉花生产的布也足够我们用了。这是我感到比较欣慰的。

  在农民收入方面,我也一再努力想办法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由于客观上的原因,再加上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不够快,所以农民收入增长还比较慢。这一点我是始终挂在心上的。如果说有什么遗憾,我在任的时候,依靠农业科技,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在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稳定、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这个问题应该说还没有解决好,一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好。

  在2003年第一次大会时,我有一个大会发言,就是专门谈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问题,我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要稳定发展农业,特别是在乡村的技术推广队伍,发挥好这个队伍的作用,大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通过科学技术来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农民收入。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挂在我心上,所以我还要呼吁,要稳定这个队伍,要发挥这个队伍的作用,要稳定农业科技最基本的乡镇农业科技队伍。

  [主持人]九斤老太:您住在安慧里,比较清贫,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领导干部。我多么希望中国的农村干部都能跟您一样,但事实却不尽如意,您是怎么评价中国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中的作用,您最看中他们身上的什么品质?

  [陈耀邦]对我个人的评价不要评价太高,我工作中还有很多缺点的。对基层干部来讲,首先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我们最近这一二十年改革开放以后,生产得到这么大的提高,农民收入也在不断增加,这是全体农民和基层干部的功劳。如果基层干部不努力工作,我们怎么能出现这么好的成绩呢?所以基本要肯定。基层干部最重要的品质,最突出的品质就是跟群众在一起,任劳任怨,刻苦耐劳,没日没夜的带领群众发展经济。

  但是群众对干部问题还是多一点,计划生育、收粮、收税,所以那时候干部往往为了收粮、收税和搞计划生育,由于工作方式的简单粗暴,跟群众发生矛盾,所以群众对干部有意见,当然那时候也有任务。现在情况变了,粮食放开了,不需要催粮了,农业税免了,不需要收税了。计划生育已经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又采取奖励政策,情况也好多了。所以过去容易引起干群矛盾的事情,现在已经改变了。所以我相信过去出现的一些矛盾,特别是由于基层干部的工作方法比较粗暴、比较简单而引发的矛盾,今后会减少。

  当然对干部来讲,我们也要加强教育,少数干部多吃多占,这也是有的,包括有些地方挪用私分土地征地款,所以我们还要加强监督。是党员我们党内要加强教育,不是党员也要通过审计、通过群众和政府的监督,解决好这个问题。 

  寄语农民兄弟:加强学习 创建和谐新农村

  [主持人]对于新近“流行”的大学生村官的可行性如何评价? 

  [陈耀邦]我认为这个办法可以,北京市在招聘村官,据说已经有2000多人被录用了。第一,大学生需要锻炼。无论是搞什么工作的,了解中国农村是很必要的,不了解中国农村,很难根据中国的情况考虑中国的问题。第二,农村需要有知识的大学生下去帮助他们工作。我们的大学生学的不同专业,还有不同的经历,他在农村能够适应的工作也可能不完全一样,但是他下去。第一,学专业的会发挥专业特长,不是学专业的,也会在农村工作里面,推动社会的文化教育方面,在解决村民的一些矛盾方面,以及发展村民的经济方面,会起到推动作用。而且我知道一般下去当村官,不是下去就竞选村长,他是当村长的助理,因为村委会主任是选举的,不是你下去就能当的。

  [主持人]您在1998年提出,在经济方面的目标和任务。7年过去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是否又添加了新的内容?

  [陈耀邦]那次我在接受国外媒体访问的时候,主要谈了经济方面的发展。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光是经济,还有政治方面的、文化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以及党的建设方面的,内容是很全面的。在经济方面,当时着重讲在农业方面,还没有涉及到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也没有涉及到跟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相应的一些经济问题,比如金融的问题、保险的问题等等。所以那时候谈的面比较窄一点,现在可以说把这个范围再拓宽来讲,如果拓宽来讲,那就是很大的文章。因为农村是综合性的社区,它涉及到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问题,是一篇大文章。

  [主持人]我们期待尽快看到您的这篇大文章。最后对您挚爱的农民兄弟有什么寄语?

  [陈耀邦]我希望广大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里,第一,认真学习中央的有关方针政策。第二,很好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第三,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里面去,发展经济,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要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这样我们才能够创造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的新农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