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省长下井就能保平安吗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07:0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晓午 

  在节前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切实做好春节期间的安全工作。他还要求每个地方的领导人都要下去检查小煤矿的整顿情况,每个煤矿企业负责人都要下矿井。

  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后,在1月27日同一天,安徽省省长王金山和重庆市市长王鸿举分别深入当地深400米的煤矿井下,检查煤矿安全生产,拉开了省市一把手“春节两会”下井的序幕。

  官员下井“效果”如何尚待观察。不过,春节已过,全国两会又来,这给地方官员出了一道难题——进京参加两会之前,需不需要再次下井,确保安全?

  如此这般,两会后是“五一”,“五一”后是国庆,国庆后是元旦,要保煤矿安全生产,以后的重大节假日期间,地方官员是不是仍然要下井视察?

  笔者以为,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其实,春节期间煤矿

安全事故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煤矿已经停产整顿,事故几率大降,而并非仅靠领导下井。否则,地方领导岂不成了保佑煤矿安全生产的“灶王爷”?

  因而,笔者认为,官员下井检查表明了政府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节日深入一线,实属难能可贵;然而,要根本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矛盾和问题,仅靠官员下井难以成事。当务之急是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一是安全生产指标应该切实纳入地方干部考核体系。安监总局李毅中局长履新一年来,从监管查处力度和安全事故指标上来看,迈出了一大步。但煤矿安全形势仍然严峻,2005年煤矿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发生58起,死亡1739人,同比分别上升34.9%和66.6%。这说明一个问题,防止减少特大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并非仅仅靠安监局加强监管就能奏效;地方政府应该担负起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来,官员春节期间下井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煤矿安全生产指标与地方官员政绩结合在一起。

  二是建立国务院级别的煤矿关闭整顿工作制度。安监总局已经公布了多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名单,并限令整顿关闭。然而,目前煤矿关闭整顿进度缓慢,许多省份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仍在开掘生产,地方利益正在正面挑战安监总局的监管权威。很显然,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其中利益错综复杂。以往是关而复开,屡关屡开。今年安监总局不应该再单兵作战,而要通过国务院出面,组成多个部委参加的整顿关闭工作制度,把关闭整顿战役升格为一场安全监管的全局阵地战。果如此,以硬碰硬,才能真正取得煤矿安全生产战役的胜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