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让拜年声叩开世界文化之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05日 06:50 中国经营报

  北京对于鞭炮的态度“由禁改限”可谓今年春节的一个重大“改变”,让人们在感叹“年将不年”的时候,品尝到了些许久违的“年味”。

  同时,春节前由一位民俗研究学者提出的“保卫春节”命题,引发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关于传统文化问题的激烈讨论和广泛关注。

  人们发现,在中国人觉得年味越来越不足的时候,越来越多国家的政府领袖和世界名城的市政领导,却趁着我们的传统节日,向世界范围内的炎黄子孙表达问候。

  “保卫春节”之论,显示的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传统文化的回归。而世界各国政要向华人拜年,则提醒我们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向全世界输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要想做到这两点,应该把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和传播提升到立法和国家战略的高度。不幸的是,在这个关键性问题上我们恰恰存在习惯性缺失。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对国家形象乃至有形产品竞争所起到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大,并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君不见,伴随着近年来“韩流”大行于内地的是韩国产品的无孔不入,韩国企业纷纷把中国作为未来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性战场。而我们国人呢,在品味

韩剧、欣赏男女韩星的时候有多少人会想到韩国的国家竞争策略?一部《大长今》甚至让韩国餐饮都能跟着沾到光。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有近两千年传统的端午节被韩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申请(或者说是“抢注”)成功,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折射出国人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缺失。

  众所周知,论文化资源的丰富与悠久,韩国与中国不可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对和我国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热爱,韩国通过立法等多种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已经建立在制度化和有章可循的基础上。因此,相对缺乏的文化资源在韩国得到充分的保护并能够使企业所受益,这决不是偶然。国内研究印刷术的人士都知道,前些年我们民族为之骄傲了几千年的这一伟大发明,也险些成为韩国的“专利”。本来是我们品牌和专利的东西成为了人家的专利和标识,这绝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因为只消十几年的时间,就有一代人会忘记放炮与过节的紧密关系。

  二十多年经济的改革开放,我们与过去相比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交出了不菲的学费。只看眼前利益,缺乏战略思考是问题的通病之一,其中包括对文化保护和建设的战略性忽视。

  改革开始之初,小平同志就提出过“两手都要硬”的问题。时至今日,建设精神文明远远落后于发展物质财富。甚至我们应该承认,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文化建设和“文化战略”。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增加海外对中国的文化认同,无疑可以增加双方的了解、理解、乃至信任,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善莫大焉。而文化背后蕴涵的商业机会,同样值得我们珍视。

  

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世界各国正充满对中华文化的好奇,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政府、企业、包括社会各界应该形成共识,大力向世界各地输出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从而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经营好文化资源这个我们中华民族手中最重要的产品和最具特色的品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