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双方金融合作的前景必将日益广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9日 10:43 金时网·金融时报 |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 本次圆桌会议是中欧双方在金融服务和监管领域举行的一次高级别对话会,为双方在此领域深化合作开创了一个新局面,大家将在愉快的气氛中就金融服务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全球化为金融业带来的挑战、国际合作以及其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坦诚的交流。
近年来,中欧经贸关系不断加强。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丝绸之路”就已经把中欧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每年9.4%的速度增长;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欧盟也在不断成长,现已有25个成员国。2004年,扩大后的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成为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突破1700亿美元,同比增长33.6%。截至2004年12月,欧盟在华投资企业近2万家,合同金额753.8亿美元。中国在同欧盟的经济合作中引进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欧洲国家获益良多。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我们改善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不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大力提高银行和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加大了防范金融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力度,引进了先进的金融管理技术、人才、产品和现代企业制度,加速了金融创新。 随着中欧经贸关系的加强以及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使得中欧双方在金融领域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是互设机构增多。目前已有欧盟国家的52家银行在华设立了分行、代表处等分支机构。如英国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法国的兴业银行、外贸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巴伐利亚银行,意大利的罗马银行、联合银行,荷兰的ING银行,比利时联合、比利时信贷等。此外,德国在华还设立有西门子财务、大众汽车金融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中国的工、中、建、交等中资银行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卢森堡、阿姆斯特丹、米兰、布达佩斯等地也建立了营业性机构和代表处。保险业方面的合作也在积极发展中,法国安盟、安联、安联大众人寿,德国科隆再保险,英国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等欧盟国家的保险公司在华设立了合资或独资的保险机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也在欧盟的英国、德国和卢森堡三国成立了5家保险公司、1家保险经纪公司、1家保险代理公司。对证券业而言,目前欧盟有12家证券类机构在华设立了19家代表处。同时,双方还合资设立了一些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如湘财证券与法国里昂证券合资建立华欧证券公司,湘财证券与荷兰ING银行共同建立湘财合丰基金管理公司,交通银行与英国施罗德集团组建交银施罗德基金,德意志银行下属公司入股嘉实基金等。比利时在上海投资了富士基金。二是中欧双方在金融战略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如汇丰银行成为交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苏格兰皇家银行成为了中国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法国巴黎银行出资成为南京商业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德国施威比豪尔住房储蓄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在天津设立了中德住房储蓄银行。三是通过香港的中国与欧盟之间金融合作就更多了。 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目前,香港金管局监管的167家持牌银行中,有35家来自欧盟国家,如巴黎百富勤、德意志银行等;香港证监会监管的在港持牌证券期货交易商、咨询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中介机构中,有126家由欧盟股东控股;香港证监会授权在香港经营业务的基金中,有1422家是在欧洲注册的,截至2004年底,这些欧洲注册基金持有的净资产总值达5000多亿美元。 中欧双方金融业的上述发展将为双方带来新的挑战,也为双方在金融服务和监管领域加强合作提供新的机遇。此前,中欧双方共同设立了中欧金融服务合作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的银行、证券、保险等监管机构作为项目的合作者和受益者,与欧洲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业务交流和合作。今后,双方要继续加强沟通、了解和合作,共同推动中欧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中国金融改革正在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水平正在稳步提高。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正在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要求,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进一步提高贸易和投资的自由、便利程度,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能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今年10月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中欧双方金融合作的前景必将日益广阔。 (本文根据周小川2005年10月28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与欧盟金融服务与监管圆桌会议上的致辞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