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经济W形轨迹让专家大跌眼镜 宏调遭遇体制难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10:4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郑鸣鸣 北京报道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在多项指标飘红的背后,中国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仍没有改善的迹象。

  而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企业利润和信贷的月度与季度增长率,在年初的减速
、第一季度中的增速、夏季急剧下跌之后,第三季度又开始强劲回升。中国经济走出的“W”形轨迹,让很多专家都大跌眼镜。

  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达到9.4%,仍处较高水平。尽管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认为,“国民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不过,反映在经济增长的结构方面,似乎好转不大。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持续恶化;三大产业的发展不平衡,第二产业(工业)增长过快,占GDP比重达历史最高。此外,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外汇收支失衡,从而造成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失衡。

  郑京平也指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尽合理;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部分工业企业利润增幅回落较多。”

  专家分析,经济结构的深层次矛盾还在加重,此非单纯的

宏观调控手段所能解决。而在10月18日公布的温家宝总理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十一五说明》)中,可以看到,中国正准备通过体制、机制、制度、增长方式的改变来解决此问题。

  增长仍依赖过度投资

  专家分析指出,目前经济的结构持续在恶化,这反映在内部,在于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尽管消费增长较快,但是由于居民储蓄增长迅猛,此导致未来消费形势仍不明朗,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

  在外部,经济的结构失衡反映在贸易顺差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增长过快,内需增长严重不足,此带来外汇收支不平衡,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通货紧缩压力增加。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0.9%,是两年以来的新低,进入国际认定的通缩标准边缘2%以下为未走出通缩,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达到7690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591亿美元。

  统计显示,目前全社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持续增长到历史最高水平,直逼55%,而消费所占的比重却达到今年新低。在第一、第三产业的增幅远低于第二产业时,第一产业(农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历史新低,分别只有12.7%、30%。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55%。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分析报告指出,预计2005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将超过55%,2006年将可能进一步接近60%,“这是一个必须立即引起我们十分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的问题。”而“外贸顺差的激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内需减弱的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社会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一再走高,到前三季度达到53%。而第一季度,上半年,这个比重分别只有35%、48%。而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8%、43%、42%,持续下降。

  郑京平分析说,未来投资的增速仍会很大。“从一到三季度,新开工项目的计划总投资和施工在建项目的总投资的增长幅度都在28%左右,这个先行指标也预示着工业生产投资的增幅不会有大的回落。”这就说明投资占GDP比重,对GDP的贡献仍将很大。

  再有,投资的结构中由于工业所占比重,尤其是重工业所占比重过大,此加大产业结构的日趋不平衡,不利于就业。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061亿元,同比增长26.1%。其中反映在工业的煤炭、石油和铁路等行业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如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铁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76.8%、31.3%、41.1%。

  与上述观点一致,10月20日,摩根士丹利发布题为《中国:持续强劲的增长动力来自投资》的报告,其中也指出,自从1998年以来,中国的投资一直是超GDP增长,本次发布的第三季度数据,再一次让人质疑经济依靠投资增长的稳定性。

  宏观调控遭遇体制性难题

  据悉,由于结构性问题,非总量性问题,因此宏观调控总量的货币政策无能为力,同样,财政政策由于面临转型,对于解决目前问题的作用也不是很大。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CSFB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指出,目前中国的消费不弱,但是关键是“中国的消费没有亮点,或者说没有热点”,因为该消费的都消费了,不该消费的由于收入问题很难增加消费,面对越来越高的储蓄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问题,首先要解决医疗、社保等问题。

  8、9月份,居民储蓄出现惊人的增长,这可能意味着居民未来的消费意愿将降低。央行分析,“当月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主要是由企业定期存款和居民定期储蓄存款增加较多造成的。”

  统计显示,8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364亿元,同比多增加2084亿元;存款中居民储蓄存款增加849亿元,同比多增612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多增加568亿元,远超过活期储蓄存款多增加的44亿元。9月份的情况类似。9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4782亿元,同比多增2225亿元,其中,居民存款增加1858亿元,同比多增888亿元。

  山东大学博导赵尚梅教授指出,企业居民定期储蓄猛增,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投放出现空转,货币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大量货币没有贷出去投资,表明经济长远更会出现偏冷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沈利生指出,目前不断攀升的投资率使投资与消费这一基本经济结构关系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到了必须对宏观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予以充分重视的时候了。

  改革初期为了尽快促进经济增长而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指导原则需要淡出,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过渡,只有全体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了,才能谈得上实现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步提高。

  有专家指出,要刺激消费,就需要考虑将财政政策由以前较多地侧重促进投资功能,转变为更多地侧重促进消费功能方面来。在财政支出,特别是国债资金的使用上更多地投向农村,更多地投向社会保障,更多地投向社会公益事业,更多地投向转移支付。

  银河

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认为,“十一五”规划,正是从机制、制度上,开始解决结构性问题,“‘十一五’规划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关于农业的,而刺激消费农村的作用要好于城市。”“需要做好市场化,如果投资还是以政府为主,仍然很难控制投资量,而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仍很难调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