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美国制华思路改变 挥舞贸易大棒恭维汇率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09:51 《财经时报》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结束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一如既往地成为热点,但一贯强硬的斯诺出人预料的“温和”,让紧绷的会议气氛多少获得些许轻松。会后,斯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甚至说: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他甚至指责,试图用有关汇率的法案“制裁”中国,那是“一种考虑不当的法案”。

  作为美国的财长,斯诺的言语显得“通情达理”。但是,让我们换一个视角再看,我
们或许会发现鲜明的反差——就在G20会议召开的前几天,中美关于纺织品贸易的第六轮谈判,在美方强硬、甚至近乎蛮横的态度中宣告破裂。

  直观地看,财长斯诺比商务部长古铁雷斯更显“绅士”,但在我们看来,这绝不仅仅是两个美国男人风度和态度的问题,国人千万别有错觉。在

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温和”与美国人在纺织品贸易问题中的“强硬”,这可能反映了美国“制华”思路的变化。

  2005年7月,中国央行果断采取行动进行汇制改革,可谓明智。一方面,它大大缓解了

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从三个多月的事实来看——它还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至少,让汇率的波动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斯诺自然清楚,要让中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在汇率问题(这一足以影响整个

中国经济走向的问题上)两次作出巨大让步,几乎不大可能,毕竟斯诺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健全的市场将无所谓市场化,汇率的浮动需要必需的避险工具。此时“鼓励”甚至“恭维”的表态,可谓策略,也不失为一种推动的方式。

  但是,如果把事情挖向更深的层面,我们必须意识到,美国人也许十分清楚,人民币升值,虽然会让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受到影响,但它毕竟是“双刃剑”——人民币升值会同时给中国带来强大的购买力;另外,人民币升值中国资产价格也会随之提高,让中国百姓更具“财富”,让中国人在国际市场上显得更加富有。

  所以,用逼迫人民币升值“制华”,其效果显然不如贸易大棒。因为,贸易制裁只会使中国经济更加艰难——既可以通过抑制外需,使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打压,威胁就业,威胁社会稳定,同时又不增加中国购买力和财富效应。

  有统计数字显示,就在人民币汇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7月,美国对华“设限”的纺织品,其涉案金额已达中国对美纺织品出口总额的26%。在那之后,尤其是在第六轮谈判再次不欢而散之后,美国人进一步地“设限”,据说已经让上述比例扩大到40%以上。

  作为中国最大宗的出口商品之一,纺织品不单单关乎中国的对外贸易,更关乎中国经济增长、关乎1900万城镇人口的就业、关乎中国的社会稳定。从这一点上看,美国人用对它几乎“微不足道”的纺织品和中国讨价还价,显然成本最低,而成效最大。

  在不久前结束的广交会上,纺织品难觅美国客商,纺织品服装成交额罕见地出现下降,似乎正是这个制裁的结果。所以,在贸易领域,美国人表态说,他们绝不让步,甚至“还将继续采取类似的行动”;而在汇制方面,美国人则“慷慨”地承认,“选择汇率制度属于国家主权行为”,也乐于强调“汇率无序剧烈波动会对全球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可见,斯诺并不比古铁雷斯更“绅士”,他们的异样态度,无非是美国两颗“战术棋子”的不同摆放而已。所以,国人没有理由因斯诺的和缓“表态”而感到轻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9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