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动态 > 中行上市进行时 > 正文
 

中行年内达到上市公司标准 上市需等待市场窗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1:5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张馨月 发自北京

  “估计建设银行会比我们的上市快一点。”28日,在2005北大光华校友论坛上,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透露,2005年年内,中国银行能够达到上市公司的基本标准,但是还需要等待市场的窗口。“国有商业银行转变为一家真正的商业银行,绝对不是一件换换招牌、换换印章就能够完成的工作,而是一项脱胎换骨的系统工程。”

  李礼辉坦言,国有商业银行与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差距。其中,核心竞争率偏低是差距的主要表现。“去年中国银行净增加业务的总收入占16%左右,净指标是所有银行里面最高的。但是这个指标跟发达国家的先进银行相比,低15个百分点以上,如果把他们的保险板块都放到业务收入里面来计算的话,我们的差距应该在25个百分点以上。”

  刚刚经历了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巨额存款失窃案件,李礼辉表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能力难以让人放心”,而集约化的程度偏低,造成有章不循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一些级别低、规模小,但是风险较大利润却较低的分支机构,是否有必要存续,值得思考。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制度层面。李礼辉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没有达到真实、审慎、透明的国际标准,集合制度和集合体系很难对各级银行的经营管理的行为构成集约化的制约,缺乏有效制衡的发展治理结构。不够审慎的财务会计制度下所反映出来的财务数据就会产生问题,“利润是虚假的,因为没有把计期的风险成本进到整个审议报告里头。”

  有着长期商业银行工作经验的北京新世纪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孙浩告诉记者,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核算体系还是沿袭前苏联的方式,与国际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在于不是以风险为第一要素。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

  “甚至一些商业银行的年终报表还是可以调的,这是匪夷所思的。”孙浩说。他建议会计应该成为管理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核算方法,以弥补管理者的缺位。

  “更严重的是这种财务会计制度不能够防止计期的风险成本,会促使盲目、扩张型的经营,使我们走了一条所谓的大发展、大不良、大剥离这种道路。”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李礼辉走过的路多多少少也代表了中国的银行改革发展所走过的道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表示,会计制度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最关键的问题还在于制度结构,在于从上到下的责任和权利不对等。

  在管理制度上,李礼辉有切身体会,“实际上好多决策都是分散的,低层的总决策可能会影响风险管理的质量。”他指出,这几年产生的不良资产、不良贷款,三分之二左右是由较低层级的分支机构决策的。

  易宪容认为,要建立起国有商业银行的问责机制,不能仅仅是出了问题才问责。

  此外,董事会和监督委员会一体,也容易导致决策失误。“我们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大股东的多元化。”李礼辉透露,中国银行要寻找一个能在管理技术、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带来互补的战略投资者,目前正在谈判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行股改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