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武汉圆桌旁的中部崛起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4:5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聂春林 实习记者 何欣荣 武汉报道

  2004年12月份,中央首次提出“中部崛起”;今年全国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用132字专门讲述中部崛起;国家发改委为中部崛起出台了一系列文件。

  在中部崛起战略中,作为华中唯一一座特大城市,武汉的龙头作用亟待确认。4月22日
下午,本报邀请著名区域经济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导伍新木,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博导陈文科及湖北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方方,以圆桌论坛的形式,纵论中部崛起。

  板块整体崛起

  伍新木:目前郑州和武汉均在争做中部崛起的龙头,湖南主动融入珠三角,安徽及江西意欲加盟长三角,山西挟能源优势,自成一统。郑州与武汉相比,有两个优势:一是以郑州为中心的豫北城市圈在GDP块头上超过武汉城市圈,二是从区位优势上讲,郑州的中心地理位置比武汉也更为明显。此外,她的铁路交通枢纽地位,也是武汉所不及的。

  方方:我想还有一点,那就是中原大地所具备的深厚文化底蕴,也是在龙头之争中郑州敢于向武汉叫板的底气所在。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涉及到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上,在我印象中,郑州和武汉完全没有可比性,尤其在工业实力、科研能力和水资源方面,武汉都要高出一大截。

  陈文科:中部现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自身尚未崛起,中心之争反倒闹开了。这种情况下的龙头之争,无异于搞形式主义,是毫无意义的。

  伍新木:中部应该整体崛起,应该作为板块崛起。但现在中部缺乏板块崛起意识,存在离心倾向、“分散突围”、“去中部化”倾向。湖南主动融入珠三角,安徽及江西意欲加盟长三角。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珠三角、长三角自身内部的发展也并不均衡(某些山区的贫困程度不亚于西部),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他们对中部崛起的推动作用不应被高估,中部要想崛起,还是要靠自己的团结联成一体,寄希望于板块崛起。但我们强化中部板块意识,并不排斥中部各省与周边地区发展双边和多边合作关系,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陈文科:中部的崛起虽然不需要一味的龙头之争,但并不是不要确定重点,我对目前舆论界有一种“洒胡椒面”的意见持否定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上海,虽然开放得较早,可是上海的真正腾飞却是在出台浦东开发区的政策以后。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确定一个“战略支点”是必要的,以武汉的综合实力来说(城市竞争力有四项排在全国前十),它应该是当仁不让的。

  建设武汉大城市圈

  伍新木:武汉要崛起,一个重要的机遇就是大城市圈的形成和发展。其实“长江中下游武汉经济协作区”的概念由来已久,“武汉城市圈”的提出只不过是这一概念的顺势而为。我们要注意所谓“城市圈”,是通过内在的经济纽带自然发育而成,是一种逐步“圈城”的过程,而不是人为的行政划分。只有促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才能增强其集聚辐射能力。现阶段“武汉城市圈”的模式现在是“1+8”,我的预期是将来要进一步扩展到北至信阳,南接岳阳,东抵九江,西达宜昌的广大区域。

  陈文科:中部崛起中要明确三条观点:一是要部分崛起而不是全方位崛起,二是要分清主角性崛起和配角性崛起,通俗一点讲就是要形成自己的增长极,三是总体目标应该是中部的经济发展融入一体化,形成区域化,具体的量化目标是把同东部的差距缩小到解放时的水平。这一点尤其重要,中部的部分省份因为没有找准自身位置,往往把目标定得过高,甚至不切实际,这样除了增加挫败感和急躁心态外没有任何好处。

  伍新木:现在有舆论认为中部崛起要“不等不靠国家政策”,我个人对此持相左意见。政策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稀缺资源,政策往往主导其他资源。有人批评说中部要特殊政策就是重归“计划经济模式”,但实际上市场经济也离不开政策的指引,比如深圳的蛇口,区区弹丸之地凭什么让那么多跨国企业趋之若鹜?当然不否定地理区位上的优势,但根本上还是靠政策。政策的意义不仅是带来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好处,更重要的是它所蕴涵的不可估量的符号意义。

  中国的资源配置受政策的作用再明显不过,这里举一个例子:重庆在直辖前远不如武汉,可直辖后整个城市面貌却涣然一新。重庆经济发展的驱动轮并不是靠支柱产业,而是主要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些投资从哪里来?都是政策所带来的。这里有一个数字颇值得回味:直辖前的1997年,重庆城市建设投资是武汉的60%,直辖后2000年,武汉却成了她的60%。所以说撇开政策谈中部崛起根本不可能,否定政策在其中的决定作用将被证明是错误的。

  文化助推

  方方:文化对经济的助推作用不可能是立竿见影,只能是潜移默化,因为文化首先作用于人。武汉兴盛得益于小商品流通,因而武汉文化的基因就是一个“小”字。贪小钱、干小事、拘小节,典型的“码头文化”、“市井文化”。

  武汉的文化发展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整个城市的文化硬件设施建设非常落后,我甚至都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图书馆、歌剧院,一个博物馆也是修修停停搞了好多年。其实文化硬件设施的意义非常重要,除了载体作用,它更多的还体现了政府对于文化事业的价值取向问题。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在这方面,武汉缺少一个地标式的文化象征。所以改造武汉的文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脱俗”。

  伍新木:沿海开放省市有开放、兼容、竞争的文化氛围。孔雀东南飞,内地的麻雀也东南飞,而且有些飞到沿海也变成了孔雀。沿海地区像一堆干柴,燃着熊熊大火,内地的一块湿柴丢进去也被烤干燃着了;内地如一堆湿柴,有几根燃着的干柴常常被一大堆湿柴压埋得冷火冒烟最后烟熄火灭。后来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其实所有这些都跟外部环境有关,内在因素外部化。湖北的国企多,国有经济比重大,因而导致体制僵化,体制僵化就会束缚人的思想,进一步造成观念上的落后,干什么都比别人慢半拍。这种“慢半拍”的效应,让湖北省连一些普惠政策都未能享受充分。

  陈文科:对企业家的态度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湖北的沙松冰箱厂,是1980年代中期全国最早的冰箱厂之一,前期发展很不错,但是却因两万多元的经济问题,老总连同20多个企业骨干均被处理。结果企业最终成了特困户。具讽刺意义的是,出去的老总和骨干,如今却都成了全国各大电器厂家的老总、副总以及精英。造就一个企业家可能需要几十年,但真正毁掉他们几个月乃至几天就够了。政府对企业家的“知人善用”,不仅仅关乎某一企业的兴衰,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树立起一种价值取向,为企业家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方方:有人说武汉是“俗”,但沿海地区也“俗”,为什么他们就能克服文化中的不利因素发展得那么好?对此我的看法是,武汉的“俗”是土生土长的“土俗”,沿海则是饱经外来风气熏陶的“洋俗”。所以武汉既不像北京那样的“文化中心”,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也不如沿海,建立起了市场化的游戏规则,因而文化劣势对武汉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的分外明显。

  其实武汉人的文化基因中还是有很多独到的优势,我们常常说武汉人是南方人中的北方人,所以武汉人的性格中既不失南方人的精明,又有北方人的豪爽。再者武汉的市民文化氛围也使这座城市特别适合人居住,一个人在武汉住久了就会深深爱上这座城市,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只要政府方面能对武汉文化中的这些有利因素加以大力引导,文化无疑将在武汉的崛起过程中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武汉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