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义投入千万元将水变油神话揭秘 赌局还是骗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8日 14:4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费常泰 杭州报道 5月10日,在金庸开的杭州云松茶馆,陈金义大口大口地嚼着豌豆,目光咄咄逼人。
“有人说我垮掉了,我告诉你,本月底我就可以拿到生产许可证!”这位以买卖股票信用证起家的富豪说,整整三年来,他埋头进行“水变油”(重油乳化)试验,如今,花费2800万元组装的生产线已调试完毕,设计产能达5万吨。 “谁说‘水变油’是骗局?我在商场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怎么可能轻易上当?”陈金义自以为找到了独一无二的富矿,在他眼中,波光粼粼的西湖水似乎都变成了零号柴油。 三年不鸣,陈金义能否一鸣惊人? “能源革命” “造油不是心血来潮之举,我已经筹划了好多年。”1996年,陈金义邂逅燃油研究专家王先伦,双方一拍即合,开发出了命名为“金伦油”的高能液体燃料系列产品,并进行了多次试验,确认其为一种新型节能清洁能源。 2004年6月18日,陈金义投资数千万元在浙江嘉兴、海盐进行试生产,经检测,绝大部分技术指标优于我国0号柴油技术指标,当年8月,正式通过了浙江省发改委高新处和省科技厅成果处的检验。 据金义集团总工程师王先伦介绍,金伦油的突出优点是其环保性和经济性。在当前能源紧缺的背景下,这种燃料可替代柴油、煤油、重油等油品,减轻我国能源进口依赖度。 目前,金义集团已建成两条日产能力64吨的示范生产流水线,并计划在海岛玉环县兴建一座年产720万吨的生产基地。 为了证明“水变油”并非虚妄,陈金义向记者提供了十多份文件,包括科技、环保、消防、质监、疾控等权威部门的检验合格证书,以及北京、浙江等地政府官员的批示材料。 “所有认证审批程序都已经走完,现在只缺一张‘准生证’(生产许可证)。”对于未来,陈金义梦想金伦油能够掀起一场“能源革命”。 这位自称“农民”的企业家说,“我卖过奶,也卖过水,就一定能卖油!” 赌局还是骗局? 既然去年就已通过相关鉴定,为何迟迟拿不到准生证? 据记者了解,有关权威部门的评审专家与王先伦产生歧见,专家认为这项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对各个审批环节进行了反复论证。不过,陈金义没有回应这种说法。 “问题可能出在大家对‘水变油’存在误解,因此各职能部门都极为审慎。”浙江省经贸委一官员说,1990年代初出现的一场有关“‘水变油’是伪科学”的风波,至今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 对此,陈金义并不愿意相提并论。“这是两码事,王先伦是中科院武汉分院专家,我们有专利证书,有大量实验设备,有试生产线,我们的所作所为是负责任的。”他说。 该专利持有人王先伦介绍,金伦油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水变油”,而是一项废油变好油的合成技术。 5月12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到了这项专利。该专利公开了其主要成份,但没有标明乳化重油的具体水解炼制技术及油、水比例。 记者电话联系中科院武汉分院等相关部门,希望确认王先伦的身份。该院人事处王女士表示查无此人,“但也不排除他是分院一些驻外单位聘用人员”。该院科技处李处长表示,该院近年来没有进行过有关“重油乳化”的项目研究。 记者致电湖北省科技厅化学所的徐先生,他也证实该所没有王先伦其人。 而在接受记者咨询时,北京中科院化学所科技处的曹先生表示,该所没有进行与重油乳化相关的任何课题研究,也不便对此做出评价。 谈到现实处境,陈金义说,“在‘水变油’研究领域,以前老是有人喊狼来了,等到我真的突破了技术瓶颈,人们却不愿意相信我。但我不怕,现在有很多财团要跟我合作,都是冲着这个项目来的。” 那么,“水变油”能否顺利拿到“准生证”?其市场前景究竟怎样?答案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