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能源集团组建:地方电企谋求话语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4:2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聂春林 武汉报道 200亿的“电力航母” 面对五大发电集团的跑马圈地,狂飙突进,势单力薄的地方电力企业应该怎么办?答案或许是合并重组。
2月28日上午9:00,湖北省政府办公大楼二楼多功能厅,省内两大电力企业——清江水电投资开发公司与湖北电力开发公司合并,组建成湖北能源集团。该集团总经理肖宏江宣布,这个刚刚诞生的地方“电力航母”,注册资金35亿元,总资产达202亿元,可控发电装机容量220万千瓦,在建规模190万千瓦,发电门类涵盖火电、水电和风电等多种能源项目。 新成立的湖北能源集团定下宏伟目标:通过并购和新增投资项目等方式,争取到2010年,使公司可控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在鄂西和鄂东地区形成清江水电和鄂州火电两大能源产业基地。 作为湖北省两大支柱电力企业,清江公司和湖北电力开发公司实力均较为强大。按照湖北省国资委官员的说法,两者重组,可谓是强强联合。 清江公司成立于1987年,由湖北省和国电集团按7:3的出资比例组建,是我国第一家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的水电开发公司。该公司主要任务有两项:负责清江流域各梯级水电工程的开发建设及电站建成后的经营管理。 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清江公司总资产132亿元,净资产11.7亿元。目前,公司已建成的隔河岩和高坝洲两个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45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40多亿度;在建的水布垭电站,总装机容量达180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40多亿度。 而成立于1986年的湖北电力开发公司,抓住当时人们“渴求电力”这一市场机遇,采取由开发公司出资一部分、各地方政府和大型厂矿企业集资一部分的资本运作模式,在湖北各地投资电力建设。经过20年发展,目前投资、参股的电力项目达17个。至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74亿元,净资产近24亿元。 尽管两大公司发展势头强劲,但相较于2002年底成立的五大发电集团,却显得势单力薄。因此,合并重组两大公司,成为湖北省地方电力发展的必由之路。 知情人士透露,2004年初,两大公司重组一事就已经纳入省政府高层议事日程,只是由于湖北电力开发公司隶属省发改委代管、清江公司为原省经贸委直属企业,分属不同的管理单位,为两者重组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时移事易。2004年7月,湖北省国资委成立,两家公司同时划归省国资委管理。当年10月,两者的合并事宜迅速启动。4个月后,湖北能源集团组建成立。 话语权冲动 “地方电企联合重组的背后,就是为了在与利益各方的谈判中,谋求与电力国家队一样的话语权。”武汉大学教授王兵说。 在当日的湖北能源集团成立大会上,湖北省副省长任世茂引用统计数据说,全省现有154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其中国电、华能等发电巨头就拥有1100万千瓦,占71.2%;省属电力企业只有270万千瓦,占17%;其余170万千瓦则分散属于市(县)、乡。 “地方电力企业投资主体过小、散乱,难以发挥规模优势。”任世茂说。而有电力业内人士也认为,正是由于规模过小,导致湖北省地方电力企业在与电力国家队的竞争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 业内人士介绍,除东北电网外,地方电力企业及五大发电集团在当地的电厂,每年由省发改委下达各电厂的发电量,所发电量主要供本省使用。 “在设备相同的情况下,一般地方队电价基数(计划内发电量)是少于国家队的。”知情人士透露。这位人士举例,华中某省两个条件相当的电厂,中央企业电厂一台机组,年发电量为15亿度,而地方电厂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只有21亿度。后来在地方电厂的争取下,又增加了3亿度,“但仍少于前者”。 上述人士解释,之所以会出现发电量的差异,主要是五大发电集团挟规模优势,具有谈判砝码。 众所周知,计划内发电量的电价远高于计划外电价。以2004年为例,计划内上网电价为0.35元/度,计划外为0.26元/度。业内人士透露,计划外发电仅能保住人工和管理成本,盈利微乎其微。中央电力企业从自身利益考虑,一般不愿发计划外的电。而地方企业规模较小,从成本角度出发,又必须发计划外的电。 除了发电量外,在原料及设备的采购上,地方电力企业同样处于弱势地位。知情人士介绍,五大发电集团在电煤的采购上,一般是集团出面统一采购,一是能保证供应,二是价格较为便宜。在电煤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地方电厂若不参股煤矿,很少能拿到充足的电煤。 此外,武汉大学教授王兵认为,地方电力企业还面临着融资瓶劲。五大发电集团旗下各自都拥有几家上市公司,还有各大银行的争相授信额度。与之相对应的是,地方电力企业上市公司少,有的则根本就没上市公司,在争取银行贷款上,也与五大发电集团差之千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地方电力企业负债率远高于中央电力企业。 王兵透露,在电力改革前,上海的申能集团、深圳能源集团及浙江的能源集团,早已实现了对当地电力资产的有力整合。在与中央电力企业的竞争中,他们的话语权在逐步加大。 记者手记 地方电企重组潮 湖北能源集团的成立,只是地方电力企业重组整合的一个缩影。 2002年底,随着国内五大发电集团成立,两大电网公司挂牌,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的改革,正式走向前台。 在国电系统之外,全国实际上还有上千家地方水电、火电和热电企业。早有电力行业人士预言:地方性发电企业在新的市场格局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电力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已经对地方电厂产生重大影响。”广发证券电力行业分析师谭莹称。谭认为,在这一改革进程中,弱小的地方电力企业,在市场化竞争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合并重组,成为地方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于是,由当地政府操刀,一场地方电企的重组风暴正式上演。 2004年12月26日,北京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京能集团在北京成立。京能集团是由北京国际电力开发投资公司和北京市综合投资公司合并重组而成,注册资本88亿元,总资产达到260亿元,净资产超过100亿元。 2004年9月,注册资金10.08亿元的云南地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运作。该公司成立后的使命是,参与金沙江、怒江流域的大中型水电项目,以及云南省中小水电站项目投资和开发;参与火电项目、地方电网的建设和经营,并逐步进行全省中小水电资产整合。 2003年1月,山西国际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挂牌。山西国电主要整合了全省地方电力资产,下辖发电、配电和工程管理三个专业管理子公司。按照当地官方说法,改制后的集团公司将有利于建立国有发电资产在国家与地区之间合理流动的运作平台。 此外,陕西和四川等省,在当地发改委的主导下,都成立了投资集团,负责对全省的电力资产进行整合,并有计划的对外投资。 武汉大学教授王兵分析,在现有电力竞争格局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省份整合地方电力资产,打造电力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