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环球基金 > 正文
 

黎彦修:玩对冲基金的华人 掌握数十亿美元资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01:10 第一财经日报

  黎彦修投资3000万美元,在华尔街创办“前沿对冲基金”,掌握数十亿美元资金

  特约记者 冯郁青 发自纽约

  黎彦修说话的时候总是喜欢先沉思一下,碰到感兴趣的话题,他会莞尔一笑,然后兴致勃勃地和你解说。

  他创建的对冲基金公司Fore Advisors在曼哈顿公园大道沃尔道夫酒店对面一幢43层办公楼的顶层。办公室一面全是窗户,宽大明亮,望过去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纽约湛蓝的天。

  黎彦修个子不高,穿一件稍长的黑色夹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很质朴,但是,言谈举止间,这个经常作出上亿美元投资决定的人,时时让人感到果敢和老练。

  黎彦修从芝加哥大学商业管理学院毕业后,曾在美林证券、瑞士第一波士顿工作,之后加盟加拿大道明银行,创建全球可转换证券自营交易部。

  2003年,黎彦修投资3000万美元,和他在多明道银行的同事开创了“前沿对冲基金”(Fore Advisors),他亲任CEO,掌控资金数十亿美元。这样的成绩,在华尔街,不管是华人还是美国人,都算凤毛麟角了。

  搞清楚自己的兴趣

  谈起金融,黎彦修说第一要务就是搞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

  “很多人来做这一行都是冲着钱来的,”黎彦修说,“但这是一个竞争太激烈的行业,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有一部分集中在这个行业里,你怎样建立起一个比别人优越的可持续的长处,这需要一种很长期的学习。”

  这确实是一个风云变幻的行业。

  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

股票进行实买空卖,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内涵,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最近几年,对冲基金在全球发展迅猛,美国尤为显著。由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此前并未对对冲基金注册作出强制要求,因此大量对冲基金迅速出现。目前美国估计有8000家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管理着有钱人及各机构的巨额资产,并采取可能影响某些证券及整个市场的投资策略。

  摩根士丹利最新的报告显示,全球最大投资银行在对冲基金服务业务中获得的收入大幅增长,在未来的利润及增长方面,它们越来越依赖于这一类新型投资者。

  黎彦修的公司所投资的对象是可转化债券,一般企业和银行贷款。在对冲基金中,可转化债券与其他债券、贷款可以把风险和回报适当加以平衡。

  好奇与热情

  开创对冲基金公司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个行业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管理者,职业化的团队,风险控制系统,愿意提供比基金更高的透明度。在2003年开办的大对冲基金公司中,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他们的管理者都已经在这个行业享有极高的声誉,都有在大的对冲基金工作过的经验。

  爱想问题,注意观察,这是黎彦修在这一行里摸爬滚打多年的体会。

  “要好奇!”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想做教授的黎彦修认为,每种学问都要有个假设,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用这个结论来验证假设。这和金融很像,唯一不同的是金融界是靠钱来验证假设。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工厂德尔福9月倒闭,很多投资公司损失惨重,但是黎彦修的公司没有。他对德尔福公司的观察是,按照账面上的数字,这个公司没有问题,但是其工人一小时工资和福利,达到70~100多美元,而本田的成本远没有这样高。

  在黎彦修看来,做投资并不是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灵感一来,投一大笔钱,而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观察一个公司,去了解情况。

  “我要不做这一行(就不会想去了解这么多东西),”黎彦修说,“这就是好奇。”

  愿赌服输

  由于对冲基金的迅猛发展,德国最高监管官员也曾警告美国监管当局,注意对冲基金可能给全球金融系统带来的威胁。

  2002年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很多公司倒闭。那时还在道明银行任职的黎彦修,率领投资部门对市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当时很多公司倒闭影响到了整个系统的信心,很多非常优秀的公司也都跟着卖出,而黎彦修则大量买进。那一年大家都输钱的时候,他赚了很多。那是黎彦修多年的金融生涯中最快意的时候。

  在2001年“9·11”时,市场普遍低迷之际,黎彦修同样大量买进。

  “金融系统出现危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投资人对这个市场和系统的信心,”黎延修说,“有价值的证券不可能永远在低价位上,总是会反弹的。”

  这样的信心从何而来,黎彦修自己也说不太清楚。但是他觉得这是在任何行业能够成大器者一个最基本的条件。

  黎彦修也有推倒重来,愿赌服输的勇气。

  他本来是一无所有的人,从小在贫穷的辽宁农村长大,黎彦修13岁才看到电灯,认为抽水马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从辽宁的农村到现在的纽约,40岁的黎彦修说,并不是40岁的人看到的就是40年的事情,从那边到这边,这个世界整整发展了100年。

  “你是一个聪明人,有本事,四肢又基本健全,”黎彦修说,“那么你喜欢做的事情就试试,不成了又怎样,再做别的。有什么好怕呢?”

  打破思维定势

  1988年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来美,又是在风口浪尖的华尔街大展拳脚。和其他的中国人一样,黎彦修也遇到过发展中的种种困难。

  他1991年进入美林银行工作,当时中国人在华尔街工作的特别少。在他报到之后,一个交易员对他开玩笑说:“我的干洗衣服洗好了吗?”这虽是玩笑话,但是在当时的美国人心目中,中国人就应该是做这些事情的。

  这是一种思维的刻板模式,黎彦修认为不能够怪美国人,人认识人的时候,当没有其他信息来帮助,最容易拿表面的东西来判断人。当时,没有华人在金融界崭露头角,中国人确实大部分混迹于唐人街,开餐馆、制衣厂。

  即便是现在,这种思维定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在美国受良好的教育,挤入金融、生物、IT等领域而有所改变,但是,在大公司工作的华人还是能够感受到一层看不见的

天花板。

  黎彦修认为事在人为,客观环境就是这样,要想着怎么样去利用这个环境,总是怨天尤人不行。

  “旧的思维定势是怎么打破的?就是要靠大家去做,”黎彦修说,“才有可能形成新的思维定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7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