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环球基金 > 正文
 

基金公司动力不足 业绩表现费是否为基金业鸡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10:07 证券时报

  □ Morningstar晨星(深圳)基金研究中心 林晟

  Janus9月向美国证监交易委员会提交申请,将征求其旗下13只基金持有人的意见,计划改变这些基金的费率结构,开始收取业绩表现费(Performance Fee),其涉及的资产近400亿美元。按其计划书中的设计方案来看,基金业绩表现费的费率定在0.15%。当基金业绩提高,费用率也相应提高至预定水平;如果基金业绩不佳,则费用率也降回较低的水平。与目前
的费率相比,这将使其费用率上下波动20%左右。 

  业绩表现费最早诞生的理由相当吸引人,那就是它可将管理人的利益与持有人很好地联系起来。但根据美国晨星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市场中只有120只基金收取业绩表现费,其管理的资产约仅占5%左右,比去年有所减少。为何这种看起来合理的费率设置未能在业内推广开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波动

  业绩表现费不是按日征收,这使得投资者可能在基金收取业绩表现费之前撤出,尤其是业绩表现费较高的基金,反而给基金带来不必要的波动。而且,即使资金不是因此原因撤离,但只要基金规模在计算期内不断缩小,那其平均资产就要大于期末资产,这对后期进入的投资者来说就存在不合理因素。一来,其实际业绩管理费用率要高于规定的业绩管理费,二来其并没有享受到前几年的高收益。

  而且,有的基金业绩表现费较高,如Royce Select I Inv定在2.45%(该基金不另收管理费),有投资者担心这样的费率结构会使基金经理变得更加冒险。此外,业绩表现费用的动力作用线终止于业绩比较基准,这使得在业绩比较基准下跌的时候,基金经理目标会变成跌的少,而不是为投资者获利。

  缺乏简单统一的规则

  为了使业绩表现费的区间不会设置太大,且方便投资者了解其运作规则,美国

证监会已经设置了一些管理规则,但不够简单统一。几乎所有的12b-1费用均按日均资产计算,而业绩表现费除了用日均资产计算外,还有的用3年平均资产,有的以期初资产计算,也有的以期末资产计算,差别较大,透明度也不高。

  曾有人比较过其差距,假设基金5年以来的年回报率分别为5%,5%,3%,0%和-3%,而基金的规模为10亿美元。如果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周期,其收取的业绩费用从-2000万到4500万美元不等。

  美国证监交易委员会去年对业绩表现费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基金公司有不良行为,包括Putnam和Bridgeway Capital。其中Bridgeway在征收业绩表现费时未按预定的平均资产规模计算。为此该公司多收了440万美元。此外,美国证监交易委员会还发现有的公司没有向公司董事会、持有人等充分披露业绩表现费计算的相关信息。

  基金公司动力不足

  近年来基金销售被动,一方面销售商要求更高的费用率,另一方面竞争使得总费用率趋降,这使得管理费被侵蚀,基金公司对剩余的管理费就变得谨慎。目前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收入都与业绩表现有关连,所以有公司认为不需要通过收取业绩管理费来推动基金经理。从这些年来看,部分类型的基金大多数不能战胜市场指数。基金公司正想方设避免管理费的进一步减少,采取此类费率设置的动力自然不足。此外,也有的公司为避免相关监管麻烦,索性取消了原先设置的业绩表现费。

  但我们认为业绩表现费的出发点绝对是合理且美好的,它不仅起到激励基金经理的作用,更主要的是将持有人与基金公司的利益结合进来。各方应该致力于消除以上障碍,而不是将之视为“鸡肋”,甚至取消该费率设置。

  就目前环境看,对

封闭式基金或其它定期开放的基金类型来说,上述业绩表现费的计算及不公平问题不大;对波动相对较大的成长型
股票
基金来说,业绩表现费有利于减小投资者的收益波动,也是比较合理的费率结构。但投资者在选择此类基金时要注意,最好避免业绩表现费过高的基金,且必须看基金设定的业绩比较基准是否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Pacific Life Insurance 去年年底采用一种独特的业绩表现费设置。规定如果该基金10年的年化收益达到8%,那其将收取负的业绩表现费。对此公司的说法是,好的业绩表现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所占的比重,增大了给投资者返利的空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9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