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起因:沃尔玛的“优化分流工作方案”让其各分店的经理和主管级别部分员工心生不满,认为此举有“变相裁员”的嫌疑。[全文]
专题摘要:沃尔玛的“优才计划”谈判上周末初步尘埃落定,一位自称是沃尔玛人力资源经理的“HRM”又在网上发帖称:沃尔玛和好又多的离职员工的‘黑名单’是和家乐福、麦德龙、乐购等共享的,这对离职后无疑将是巨大的打击。[评论]
否认共享“黑名单”,称对求职人员背景调查是正常程序 [全文]
沃尔玛员工介绍,此次“优化分流方案”主要是针对商场经理、主管级别的,分流方案大致可归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是“降级降薪”:比如从经理级别降到主管级别,这样工资待遇等就意味着要跟着下降;
第二种方案是“平调到外地”:比如长沙、西安等地,但不少员工都表示不愿意离开深圳;
第三种方案表达的意思则是:如果前两个方案都不同意,员工可选择解除合同。
4月11日,沃尔玛中国各地门店近2500名经理、主管接到口头“被优化”的通知,他们必须在转职新店、在本店降职降薪或者离职三者之间做出选择。这被认为是一场突击式裁员,激起了各地员工的强烈不满。
事实上,自沃尔玛中国在闪电换帅之后,人员改编一直是公司内部变革的主旋律。现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2006年加入沃尔玛,次年正式出任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负责公司在中国的零售业务。出身香港牛奶集团的陈耀昌执掌沃尔玛,可谓临危受命:2006年沃尔玛被迫退出韩国、德国市场,在中国市场盈利情况差强人意。 [全文]
据称,沃尔玛总部对陈耀昌3年任期内的考核包括三项指标:新开门店数、销售业绩,以及费用节省。“沃尔玛赚的钱都用在开新店上了。在减员的同时沃尔玛还在继续开新店,这是很矛盾的做法。”李华对“减员计划”很难理解。[全文]
陈耀昌在正式执掌沃尔玛中国区后半年,主导第一次人员精简。2007年7月,沃尔玛曾撤销行政部、取消所有经理,将门店10个经理中的6个改为助理,4个改为处长,每个店至少减少10-12人,裁员数量接近1000人。
今年4月的减员行动,源于沃尔玛门店管理层由5层压缩为4层的人员改编计划,相关管理人员被告知三选一方案:平调外地、降职降薪,或解除合同离职。从实际境遇出发,涉事员工的可选择空间相当有限。[全文]
以李华所在的这家天津门店为例,该店目前员工总数为365人,此次减员12人后,后续还将裁员51人。李华表示,裁员63人,是对所有运营了一定时间的门店的硬性要求。沃尔玛对门店员工的年度评估,也即将开始。[全文]
2005年和2006年,沃尔玛每年在华开店不超过20家,但在2007年开店达到30家,2008年因行政审批等多方面原因稍缓后,2009年又开始了堪称疯狂的扩张,仅1月份新开店即达17家,多布局在二、三线城市。2008年商务部将外资超市审批权下放到省,各大超市巨头在全国二、三线城市加速布点,齐头并进,同业竞争更多地演化为一场资本竞赛。
第一 板斧”:砍向了人事调整,上任不久,他就任命了新的发展部副总裁田瑞坤,取代原发展部副总裁康斌。短短几个月,陈耀昌完成了对沃尔玛(中国)最为核心的采购、运营、发展等部门最高负责人的更换。
第二“板斧”:在人事调整之后,陈耀昌开始对沃尔玛进行“瘦身”,针对门店运营部进行裁员。每家门店裁员人数在10至12人不等,裁员人数最终可能达到1000人。
第三“板斧”:砍向了价格。2007年7月5日,陈耀昌宣布沃尔玛在华的购物广场和社区店共同推出1000多种特惠商品。
第四“板斧”:2009年4月,在沃尔玛实行内部“构架优化”计划,各门店中层面临“变相裁员”,劳资纠纷再次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