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解析沃尔玛裁员:中国区总裁陈耀昌计划降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15日 01:23  21世纪经济报道

  沃尔玛中国减员计划选择题

  本报记者 王思璟 上海报道

  “员工是公司最大的财富,公司管理层诚恳地邀请您参与该计划。”一封沃尔玛新鲜出炉的通知书中这样写道。

  接到通知的沃尔玛中国门店众多中层,被“诚恳地邀请”参与一项减员计划,而减员对象正是他们自己。

  对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2009年4月15日,将是在沃尔玛的最后一个工作日。4月14日晚,在深圳员工与沃尔玛谈判失败后,一位门店运营经理被告知,工资结算单已被打印出来,15日会发到他手中。

  本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这个涉及约1500-2000名沃尔玛中层的“初步名单”,可能仅是大减员的开端,后续减员或将涉及近万员工。

  而这一举措的背后,是沃尔玛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未达预期,转而压缩人力成本。

  别无选择的选择

  4月11日,周六,在沃尔玛成都门店工作的刘明(化名),被人力资源负责人叫至办公室,刘明是该店20多名主管、经理之一。

  毫无预兆的,刘明被通知,他必须在沃尔玛减员计划提供的三个选择中做出选择:转职新店;接受降职,降薪20%;或直接结束合同。与刘明同时得到消息的,是沃尔玛全国门店大约1500至2000名中层,包括经理和主管两个级别。

  4月13日,沃尔玛天津门店的李华(化名)在人力资源处看到了前述通知书。

  本报记者获得的这份致沃尔玛员工的通知书写道:“对于您一直以来的辛勤工作,公司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的市场环境,保证公司持续和健康的发展,公司于2009年推出了新店建设和组织架构优化计划。随着该计划的推出,我们有信心创建更加高效和优化的组织架构,确保公司的业务发展,并为您以及其他同事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沃尔玛在通知中称,“将根据员工的个人意愿,在与员工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其岗位做出一定的调整。”

  通知书上,提供给沃尔玛员工的选择包括:一,愿意转职新店(如未能转职成功,则“在本店降职、降薪”或“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二,不接受转职,接受在本店的岗位和薪酬调整;三,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四,其他。

  但李华们可能的选择,比通知书提供的更少。面临“转职”的李华被告知,沃尔玛今年新开的30多家门店,可供其选择。

  但“转职”,在他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选择。“新店根本没有同级位置了,还让你报名去新店”,“他们让我去另一家新店,但这家店2009年8月前根本没法投入运营!”“不签字的,还威胁说,你以后就别想再进沃尔玛了”。

  “说去新店,其实就是逼你走,比如你在江西,把你调到黑龙江,可能去么?去了之后,一个月才1000多的工资,吃饭、住房都不够,到最后就是逼你自动辞职,连一分钱也没有”。一位江西沃尔玛的主管说。

  被抽空的中层

  此次的减员计划,直指沃尔玛中国门店的“全部运营经理”和“部分主管”。

  事实上,2009年春节刚过,李华已被告知,“运营经理”岗位将被取消。2月,沃尔玛刚刚完成了对门店管理人员的年度评估。

  李华告诉记者,沃尔玛内部一份共享邮件称,沃尔玛中国门店原有5层级,将被从中间抽空。目前,每家门店大致配备1个店长(总经理)、2个常务副总、5个副总、若干运营经理、若干主管。按减员计划,每家门店将“分流”一个常务副总、一个副总、全部运营经理以及三分之一的主管,剩余4层。

  但焦虑不已的员工,已在纷纷猜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多位沃尔玛门店经理和主管,以同一种方式进行了测算:以每家门店减员14人估算,涉及门店超过100家,则减员人数约1500-2000人。另外几位门店经理则坚信,此轮减员人数将包括900个部门经理、1000多名主管。

  本报记者多方了解到的数据是,沃尔玛中国区总部深圳是减员风暴核心,预计波及近200员工;广东省除深圳外,减员约100人;湖南省8家店,除去新开的益阳门店,平均每家减员15人,总计近100人;北京市约减员80人;湖北省不少于55人;重庆市约40-50人;四川省约30-40人;江西2家门店减员20人;福建省目前尚无人数统计,沃尔玛在当地有近10家门店。

  但对于减员计划,沃尔玛方面尚无正式说法。4月14日,沃尔玛(中国)公共关系总监董玉国等人的电话,始终处于无法接通状态。

  庞大的后续计划

  更令李华们担心的是,前述“内部共享邮件”还披露了更庞大的后续减员计划。

  以李华所在的这家天津门店为例,该店目前员工总数为365人,此次减员12人后,后续还将裁员51人。李华表示,裁员63人,是对“所有运营了一定时间的门店”的硬性要求。沃尔玛对门店员工的年度评估,也即将开始。

  李华称,沃尔玛每个门店的裁员比例不会超过7%,因为,根据“批量裁员报告制度”,企业一次性裁员20人以上或10%以上,须上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天津这家门店此次裁员的比例为3.3%。

  若以每家门店裁员63人计算,沃尔玛中国140多家店,即使考虑到部分新开门店不裁员,整个减员计划也将波及约8000名员工。

  当然,沃尔玛的策略也不是“只出不进”。

  据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沃尔玛中层透露,近期,沃尔玛天津、长春等地的门店,分别来了10多个来自好又多(沃尔玛收购的零售品牌)培训学院的年轻学员实习,他们被告知,实习结束后可“就地升职”。

  “这不是做好准备,用廉价劳动力顶替我们么?”沃尔玛长春门店的一位主管这样对记者感慨道。

  陈耀昌的指标

  “沃尔玛赚的钱都用在开新店上了。在减员的同时沃尔玛还在继续开新店,这是很矛盾的做法。”李华对“减员计划”很难理解。

  “我们门店,2008年的销售额有20%以上的增长,利润增长估计也有10%-15%。这次减员肯定不是因为业绩。”成都沃尔玛的一个主管说。

  4月14日,沃尔玛中国一位高层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减员计划,与沃尔玛中国区总裁陈耀昌的业绩考核指标相关。

  据这位人士透露,2006年11月,陈耀昌空降至沃尔玛中国,任期三年,沃尔玛对他的业绩考核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新开门店数,二是销售业绩,三就是费用节省。

  在陈耀昌任期内,2007年,预定新开30家店,实际开店29家;2008年预定新开门店50家,但因为金融危机和雪灾、地震等影响,实际开店仅19家;2009年,预定新开80家门店,但“这个预期肯定是达不到了”。李华透露,沃尔玛内部称,今年计划新开30多家门店。

  新增门店数不够,总体销售额增长自然无从谈起。最后,“陈耀昌必须在成本节省和提高单店赢利上做文章”。

  在这位人士看来,从中国门店的人员结构看,“和美国沃尔玛相比,还是有节省空间的”。

  沃尔玛中国的门店管理层高达5层,美国门店仅有店长、副总经理和部门经理3个层级。而国内的其他同行,比如家乐福则是4层。“沃尔玛早年进入中国时,为了大举开店,人才储备做的比较多,这一方面支撑了它开店,但也导致了后来的人员冗余问题。”

  具体来说,沃尔玛一个近2万平米的店,几年前是500多个营运人员,之后通过一些措施降到450人左右。但相比竞争对手仍然太多,家乐福的门店运营人员一般维持在300至400人之间。

  而这被视为陈耀昌在人力成本上“拧毛巾举措的空间”。在这位人士看来,沃尔玛的高管层面也有压缩空间,从总裁、副总、高级总监、总监、区域经理到店长的管理链条,还是过长,不符合现今扁平化管理的趋势。

  据其透露,沃尔玛目前在中国的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此次的目标是减员20%。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