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接连自曝内部舞弊案 商业反腐与经济好坏有无关联?

2020-06-18 12:58:30 作者:王茜 收藏本文
A- A+

  新浪法问 王茜

  互联网大厂“清理门户”正当时。继百度今年通报了一起公司副总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后,滴滴出行也于近日通报了一起内部重大腐败舞弊案,两起案件的当事人均被移送司法处理。此外,去年大疆供应链贪腐案的两名涉案人,近来被法院认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5年和1年6个月。

  商业反腐愈演愈烈,与经济好坏有无关联?有律师和企业人士对新浪法问表示,企业的内部反腐与经济好坏有一定联系。当“开源”变得困难的时候,首当其冲的“节流”办法就是打击内部腐败。“在生意好的时候,审计抓得没那么紧;生意不好的时候肯定要精简预算,对成本的监控肯定会非常紧。”

  互联网、科技大厂继续“清理门户”

  滴滴出行的风控合规部微信公号“滴滴清风”在6月16日下午发布了一则公告,称“近期,滴滴查处一起内部重大腐败舞弊案件。原滴滴某部门高级总监于某声在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向供应商提供‘帮助’,并收受供应商巨额好处费及购物卡、汽车等物。于某声现已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相关案情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滴滴表示,公司解除与于某声的劳动合同,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并加入招聘黑名单,滴滴及关联公司永不录用。于某声非法所得将被依法收缴。对于涉事合作公司,滴滴另行处置。

  公告还显示,“2020年至今,滴滴风控合规部与多部门协同配合,共查处舞弊违规案件17起,涉及违规人员30人,其中20人因严重违规被公司解聘,2人因涉嫌违法被移送司法机关。相关违规人员信息已通报阳光诚信联盟和企业反舞弊联盟。”

  滴滴近年在“清理门户”方面狠下功夫。“滴滴清风”去年发布的信息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共查处30余起违规事件,其中29人因严重违规被解聘,10人因涉嫌违反法律法规被移送司法。

  今年4月21日,百度职业道德委员会也通报了一起员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公告称“经公司调查发现,原集团副总裁韦方涉嫌贪腐犯罪,公司现已将韦方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韦方不仅背离了百度风清气正的职场文化,践踏了公司职业道德的底线,更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初韦方由百度财务总监升任公司财务副总裁。韦方是继王湛、李明远和曾良后,又一位“倒下”的百度副总裁,也是这其中唯一被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的。

  2019年大疆反腐堪称创下了当年科技企业反腐之最。据大疆当年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发现内部从研发、采购、品控、销售、行政,最后到售后条龙的贪腐网络,涉及反腐金额可能超过10亿人民币。为此,大疆处理了涉嫌腐败和渎职行为的45名员工,其中有16人因问题严重移交司法处理,29人被直接开除。

  今年5月,裁决文书网披露的判决书显示,前述供应链贪腐案中的两名前大疆采购经理因收受商业贿赂362万余元,被认定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分别被判有期徒刑5年和1年6个月。

  不过,商业反腐并不是科技圈“风景独好”。新浪法问在2020年年初曾发布《杯中窥人|2019商业反腐潮盘点:一大波企业高管纷纷落马》指出, 2019年商业反腐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金融、地产、科技、酒业等领域。

  茅台反腐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2019年5月袁仁国被“双开”,拉开了茅台反腐案的序幕,随后茅台集团原总经理刘自力、原副总经理高守洪、茅台酒销售公司董事长王崇琳等七名高管接连被查,在茅台集团内部无异于引发了一场“大地震”。

  商业反腐与经济好坏有无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内部反腐势头强劲,手腕也在变得强硬。相较于过往低调的处置做法,最近几年当事人被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案例增势明显。

  法学博士、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彭夫律师对新浪法问表示,滴滴出行与百度的两起内部腐败案件有共通之处。以前,在家丑不可外扬、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心态下,很多公司都会低调处理内部腐败舞弊案件。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和科技型公司对于内部腐败案件开始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这也表明企业在高管反腐领域的重视程度和措施均在加强。

  商业反腐愈演愈烈,与经济好坏有无关系?彭夫律师认为,“确实有一定的关系”。在他看来,开源节流是每个公司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开源”变得很困难的时候,如何做到“节流”就变得更为重要。企业内部腐败不仅会腐化公司内部管理,而且会显著增加企业运营成本。因此,首当其冲的“节流”办法就是打击内部腐败。

  一位曾在互联网头部公司工作多年的企业管理人员对新浪法问表示,他也认为企业的内部反腐与经济好坏有一定联系。“尤其对于一些花费大的部门比如市场营销部门,在生意好的时候,审计抓得没那么紧;但生意不好的时候肯定要精简预算,对成本的监控肯定会非常紧。”

  “移送公安处理,能够给内部人看到,震慑一下。”不过,他认为很多企业案件只是内部通告,并没有对外披露,目前企业公开披露的案例并不一定是全部。

  一位大型民营房地产企业的高管持相同意见,他对新浪法问表示,企业公布的案例通常是因为当事人没有配合退款,或者有其他目的。“感觉现在公布出来的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他认为企业内部反腐与经济形势关联不大,跟公司风格更有关系。

  针对滴滴出行案例中提到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我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有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在新浪律道近日发布的文章《民营企业内部舞弊问题的刑事风险透视与防范:太阳底下并无新鲜事》,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杜连军等人指出,对于民营企业内部的舞弊行为,司法实务中适用最多的是职务侵占罪,其次就是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文章指出,在“查还是不查”这个问题上,所有公司都旗帜鲜明地认为“一定要查”,但在是否移送司法的环节上,各公司的态度却不尽相同。大多数公司都采取了“能不报则不报”的态度,将是否移送司法机关完全交由公司高层自行判断。这是公司出于对自身商誉维护的必然选择。

  但是文章认为司法机关的处理是制约和震慑公司内部舞弊行为最重要的手段,一味的纵容和姑息内部舞弊行为,在公司内部就会形成一块“法外之地”,长此以往不仅会因为舞弊行为极大降低公司运行效率,更会形成贪婪成性、人浮于事的不良风气,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落后。

欢迎关注《法问》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阅读更多精彩文章。专业律师团为您解读财经大事件。读者爆料、法律咨询、律所投稿和意见反馈欢迎发送至fawen@staff.sina.com.cn,期待与您交流。

欢迎关注
文章关键词:

推荐阅读

王茜

作者简介:

王茜

新浪财经主笔

一周热文

联系我们

  • 新浪法问
  • 联系人:陈永乐
  • 电话:156-5262-0656
  • 邮箱:点击发送邮件
  •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新浪总部大厦
新浪法问公众号
新浪法问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