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员对话:5月CPI数据多空之辩

2013年06月09日 10:47  作者:李昭琛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者 李昭琛 [微博]

  5月CPI同比涨2.1%低于预期涨幅2.5%,PPI同比降2.9%高于预期跌幅2.5%,短期或强化市场对资金面紧张情况的担忧,在IPO重启预期压力的“雪”上加“霜”。价格水平下降利于缩短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时间,为结构调整带来契机,有助于长期释放改革红利。

  研究员对话:

  研究员A:5月CPI同比涨2.1%低于预期涨幅2.5%,PPI同比降2.9%高于预期跌幅2.5%,我觉得不能说强化市场对资金面紧张情况的担忧,事实上从传导机制上,是CPI到货币政策松动预期,资金面紧张局势缓解。

  研究员B:价格水平下降,市场第一反应仍然是利空,对宽松政策的预期没有盼头。货币政策绝对不可能松动。

  研究员A:价格水平下降,通胀威胁消除,量化宽松——CPI不是超预期下降吗?这是伯南克逻辑。

  研究员B:这是个上一个政策周期的逻辑,现在的主题是改革,价格水平需要死死地压住。

  研究员A:压住了,但是不要压死,GDP还在8%以下呢,CPI超预期下跌绝对是好事。

  研究员B:早就一直在提可以忍受8以下了,甚至以后还会往下压。

  研究员A:你解读就是利空?

  研究员B:短期是利空,是为上个政策周期未完的调结构做好铺垫,长期才能逐渐释放改革红利。

  研究员A: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7%超预期下降,导致经济复苏的大趋势受到质疑,包括大学生失业,中小企业倒闭跑路,那些也都是货币政策目标(经济增长和就业),央行[微博]不会坐视不理,存款准备金率早就可以降了。

  研究员B:存款准备金率会降,但利率水平不会降,央行更多可能用公开市场来回收货币,不能简单看作对利好政策的预期。

  研究员A:价格水平下降倒逼企业加速修复资产负债表——这个就是PMI里面的库存指数,现状看变化不大,价格水平超预期下降后更加不乐观,因为价格水平降厂家商品卖不掉,加大资产负债表修复难度。

  研究员B:价格水平下降确实是加大了修复难度,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相对于打压金融借贷甚至庞氏借贷,未来的去库存化将不会再以价格型手段。

  研究员A:央行降存款准备金率,是用“量”(资金规模)的手段达到“价”(资金价格)的目的,降存款准备金可以和公开市场操作回收货币交替使用,在历史上有过一边投放央票,一边降准备金的情况,目地是平滑市场短期资金面。

  毕竟存准调整影响太大,发央票是“收”,下调准备金是“放”,收放自如。打压金融借贷甚至庞氏借贷——这个是另一个话题。我觉得目前中央调子在央行层面上是关注表外业务,在国务院层面是“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研究员B:我们投资者关注的是短期市场的预期,节后开盘我们拭目以待。

  研究员A:其实,如果讲利空可以说得通,换一个角度——CPI超预期下降,市场实际利率上升,再加上央行独立性越来越强,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较弱,这样就构成对股票市场利空了。

  研究员B:资金成本上是利空。这个物价大部分人的解读肯定是有通缩风险,是利空。最近的短期利率上升很快,流动性危机说来就来,CPI低使得今天的短期利率有所回落。

  研究员A:CPI下降,实际利率上升,从这个层面上对股票市场是利空。

  研究员B:CPI下降短期缓解资本成本上升,但压力依然很大,因为这次资金成本上升有资金外流的猜测,同时通胀低会让很多人担忧通缩,经济面很差。

  研究员A:我关心未来的变化,CPI超预期下降引发通缩担忧,资金成本上升,资金外流增加,那更加大了货币政策扩大投放的预期。还是那句话,货币政策弹性需要更大,而市场比较悲观是觉得货币政策很难在目前的方向上调整过来。

  研究员B:目前市场担忧的最主要是资金成本上升,CPI低于预期对债市是利好的,但对股市是不利的。

  (本文作者介绍:曾用笔名汐烛生,新浪财经研究员。拥有证券与期货投资分析、基金、交易等从业资格。 )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研究员CPI多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