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业绩变脸新股也应财务核查

2013年05月31日 10:22  作者:曹中铭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曹中铭[微博]

  监管部门在认真做好IPO在审企业财务核查的同时,对于业绩“变脸”幅度较大的新股,亦应启动财务核查程序。如果个中存在发行人造假行为以及保荐机构等中介未履行勤勉尽责的现象,一定要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

  在审企业IPO财务核查再传战果,来自中国证监会[微博]的数据显示,上周终止审查的企业增加21家,而自财务专项检查开始以来,已有200家企业提出终止审查申请。这意味着,这200家企业今后如果欲登陆资本市场,必须重新提出申请。200家企业的“被终止”,无形中为将来新股IPO减少些许压力。

  2012年四季度除了浙江世宝之外,再没有其它新股上市。而随着新股发行与审核的暂停,在审企业形成的IPO堰塞湖越来越高,最高峰时几乎有900家企业等待审核。毫无疑问,如此众多的企业欲上市,给股市造成的融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更何况,A股市场其时正遭受连续三年“熊霸全球”的洗礼,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市场本身亦无法“消化”这么多企业的融资。因此,监管部门启动IPO财务专项核查,不失为IPO减压的明智之举。

  当然,监管部门祭出IPO财务专项核查的利剑,其实更与近几年来新股包装粉饰现象愈演愈烈密切相关。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此前新股业绩“变脸”往往会成为市场的一大“新闻”,而自2009年IPO重启之后慢慢地变成了一种“常态”,投资者对此都感觉麻木了。而且,新股业绩变脸亦呈现出范围越来越广、幅度越来越“剧烈”、速度越来越快的特点,对市场的伤害也越来越大。某种意义上,2010年~2012年A股表现十分低迷,与新股频现的业绩变脸导致投资者信心受到打击有关。

  目前,IPO财务专项核查首批30家在审企业抽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6月初将抽取第二批10家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在财务核查的背景下,一些曾经抱着侥幸心理的企业不得不主动终止审查,也有个别企业也终于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近几年来,市场被曝光的造假上市企业越来越多,从绿大地胜景山河,到广东新大地、万福生科,还有前不久“不打自招”的海联讯,这些造假上市行为基本上“被锁定”的企业,家家都是造假的“高手”,也是“坑蒙拐骗”的高手。特别是绿大地、万福生科、海联讯等,其更是一路“过关斩将”,并逃过证监会发审委的“法眼”,进而“冠冕堂皇”地混进资本市场中,并让投资者与中国资本市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应该说,这些企业都是“不幸”的,因为其造假行为被发现而不得不付出代价,特别是对于胜景山河与广东新大地而言更是如此。试想,如果不是媒体的及时曝光,或许胜景山河与广东新大地早已在A股市场中“游荡”多时了。但因为被举报、被曝光,像胜景山河等“牺牲”在上市的前夜。

  因此,鉴于市场包装粉饰现象层出不穷以及新股业绩“变脸”愈演愈烈的现实,监管部门启动IPO财务专项核查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考虑到A股市场违规成本低的劣根性短期内不可能得到改变的现实,财务专项核查工作应该作为监管部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以给造假上市行为形成高压的态势,从而达到净化市场环境的目的。

  在审企业因为有财务核查,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或终止审查,与被发现后遭到处罚,对于那些已成功挂牌的上市公司而言,核查工作也有必要向其进行延伸,特别是对那些业绩“变脸”幅度较大的公司更应如此。

  5月17日,中国证监会通报了对隆基股份勤上光电、华塑股份等8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的情况。其中像隆基股份、勤上光电、海联讯等其实都被质疑涉嫌造假上市。这些企业都是已被曝光的,那些仍然披着“羊皮”而没有被发现的上市公司又有多少呢?

  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正在抽查由平安证券[微博]保荐的部分已上市项目,春兴精工就是被核查的企业之一。如果属实,说明财务核查范围正在扩大。实际上,新股业绩频现“变脸”,包装粉饰与造假“功不可没”,监管部门把手伸向这些企业,无疑是有的放矢。以春兴精工为例。2011年2月份上市,当年实现每股收益0.34元,2012年则每股大亏0.31元,业绩大幅波动的背后,显得“很不正常”。

  笔者以为,监管部门在认真做好IPO在审企业财务核查的同时,对于业绩“变脸”幅度较大的新股,亦应启动财务核查程序。如果个中存在发行人造假行为以及保荐机构等中介未履行勤勉尽责的现象,一定要严惩不贷,绝不能姑息。

  (本文作者介绍:独立财经撰稿人 在三大证券报等多家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财务核查新股造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