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熊锦秋
万福生科第二次受到深交所公开谴责,主要就是对2013年3月15日由于万福生科2008-2011年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进行追溯调整造成恶劣影响,等于所有历史原罪被深交所这个公开谴责顶了;只要公司今后中规中矩运作,就可避免第三次公开谴责,就可保留上市地位。
万福生科2011年9月发行并在创业板上市,现在“小限”已经过了法律规定的限售期,由于万福生科又一次被深交所[微博]谴责,本该在3月27日解禁的1851万股“小限”,再次很“自觉”地没有提交解禁申请。
上述限售股本应于2012年9月27日解禁,但当时万福生科曝出被证监会[微博]立案调查消息后,9位限售股东就出具承诺函称,称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将所持股份锁定期延长至2013年3月27日。现在“小限”们虽再次“自觉”不提交解禁申请,但这种“自觉”约束力很弱,比如这次“小限”们并没有像上次那样主动宣布延长锁定期;假若“小限”厚着脸皮向有关部门要求持股解禁,还真不知道结局会是怎么样。
这些不明不白无所适从的尴尬之所以产生,都是由于制度的缺失。要防止造假企业的大小限股东解禁出逃,其实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让企业直接退市。从情理上讲,造假大小限都不应该让其解禁上市,甚至应让造假上市企业直接退市,但是,目前法律对造假上市的处罚,还非常不到位,缺乏造假上市即直接退市的规定。
《证券法》第189条规定,发行人以欺骗手段骗取发行核准,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了“欺诈发行股票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但是,这些法规并没有规定造假直接退市制度;也就是说,无论通过何种方式上市、就算造假上市,只要上了市,就等于进了保险箱。
当然,创业板退市制度相对而言更严格一些,深交所规定,有些情形下创业板上市公司可以不经过暂停上市环节,直接终止上市。这些情形包括: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前期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经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年末净资产为负;公司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本所三次公开谴责;公司股票连续120 个交易日通过本所交易系统实现的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公司股票连续二十个交易日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等。但其中也没有规定造假上市公司直接终止上市条款。
在目前法规框架下,要让万福生科退市,人们似乎只能等待万福生科再次犯错,这样深交所可以第三次对其公开谴责,从而直接退市,这条红线是目前万福生科最有可能碰到的退市红线。目前万福生科已经被深交所前后两次公开谴责,需要在今后的两年多时间之内再遭一次公开谴责,从而触犯此条红线退市。
但要让万福生科再次遭深交所公开谴责,恐怕也非易事。按《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谴责标准》,交易所对上市公司谴责事项,主要是企业在规范运作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出现违规,当然其中包括“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要的差错或者虚假记载,公司改正后涉及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2年连续亏损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这种对历史原罪的追溯。万福生科第二次受到深交所公开谴责,主要就是对2013年3月15日由于万福生科2008-2011年财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进行追溯调整造成恶劣影响,等于所有历史原罪被深交所这个公开谴责顶了;只要公司今后中规中矩运作,就可避免第三次公开谴责,就可保留上市地位。
显然,这种结局也是不公正的。如果万福生科等企业造假上市历史原罪,交易所一个公开谴责就可以顶了,公司迈过IPO大门后只要“从良”,就可将历史污点洗白,这样的制度、谁都会打破头去上市。
目前有不少专家认为,应该禁止万福生科“小限”解禁流通;笔者觉得,与其如此,不如责令所有上市造假情节达到一定程度的公司直接退市。为什么,若只是禁止“大小限”解禁,但企业仍然保留有上市地位,而企业的上市地位是相当值钱的,即使不让“大小限”在二级市场流通,它们也可通过资产重组等渠道将上市壳价值变现,将来大小限同样可能因造假上市发财。现在需要建立的是有罪必罚、罪罚对应的法规制度,唯有直接退市才是罪罚对应,才能防止造假上市有利可图,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总之,绝不能让造假上市原罪轻而易举漂白。
(本文作者介绍:资深市场评论人士。)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