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将替代白酒撑起价值投资大旗

2012年12月18日 11:22  作者:周玉龙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周玉龙[微博]

  由于美国发生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不少银行倒闭,经济衰退,导致国内大多数专业人士、投资大佬们不断唱空银行股。然而,人们可能没看见这个“百年一遇”的关键词,一致认为这就是银行常态。

  随着这五年股市下行,银行股不断下跌,形成股价与舆论导向的恶性循环,全然不顾可圈可点的经营业绩,从07年高估时的40倍市盈率,降至离谱的4倍市盈率。喝酒吃药成了价值投资主流,唯银行股恐避之不急,可悲可叹。

  更好玩的是,竟然有人把作为金融服务的银行说成了强周期行业,把经营债权债务、只要人才不需要生产设备的银行说成了重资产行业,把银行股看作一旦陷入困境就有灭顶之灾的沼泽地。银行业绩增长多了就是暴利,就是与企业争利,不应该也不正常。银行的业绩增长缓慢了,就会陷入负增长或亏损预期。银行的不良率提高了,就有了银行将崩溃的预期,银行的规模增长了,就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凡此种种,银行股成了里外不是人。如此,真应了“说了一千遍的谎言就成为真理”的说法。如此,就形成了持有白酒股医药股的属于价值投资者,持有银行股的成了投机者的概念。

  真的如此吗?实际上,在我看来,都是银行股价格不争气惹的祸。殊不知,目前市场上不管是白酒股还是银行股,都可以进行价值投资,所谓的投资白酒股的成功与投资银行股失败,仅仅是由于市场一时偏好或者说情绪化的表现,假如从投资于公司经营或者说投资回报率的角度来看,白酒与银行难分伯仲。

  为此,我曾经认真统计过贵州茅台上市以来与民生银行的经营业绩进行对比,统计结果让市场中绝大多数人想不到的是,贵州茅台相对于民生没有任何优势,不仅是利润增长率低于民生,且业绩的波动性也大于民生,也就是说,十几年来,民生银行的利润增长率高于贵州茅台,经营稳定性高于茅台。可能有人会说,那么为什么投资茅台的收益率高呢?你让茅台现在的市盈率也降低至5倍以后再说吧。按照今年茅台13.50元的预期每股收益,那么茅台目前的价格就只有68元,股市投资收益率还能超过民生吗?须明白,民生的市场估值从上市时的80倍市盈率,降低至目前大幅上涨以后的5倍,上涨前的4倍市盈率,其中的估值差距整整20倍!而茅台,目前依然有15倍市盈率。茅台15倍的市盈率与民生5倍的市盈率之间,还有3倍的空间,这就是银行股的空间。

  也许是你不知道的历史,在我国股市历史上,银行股的市场估值曾长期高于白酒股。

  就算如此,有博友拿证券软件统计了部分白酒股和部分银行股的涨幅,区间是2008-10-28到2012-12-14,即1664点当天收盘到周末收盘。统计结果是白酒和银行的涨幅不相上下。然后发现格力电器完爆大多数白酒股和银行股,一直持有招商银行的股东目前很苦逼。

  股票名称 涨幅

  格力电器 378%

  民生银行 189%

  贵州茅台 178%

  兴业银行 152%

  五粮液   129%

  浦发银行 120%

  泸州老窖 119%

  招商银行 53%

  当然,在这里有必要说一下的是,在这个统计时间范围内,银行股刚刚大幅上涨,白酒股刚刚大幅下跌,所以,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实际上茅台股价已突破上个历史高点6124点,创出新高,银行股还没有,就算是已经创出55个月新高的民生离开最高点还有40%的空间,所以,这个统计还不能证明投资银行这几年不输于白酒。否则就没了“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的说法了。

  五年来,银行股随着形形色色的利空及无数莫须有的唱空并没兑现,先知先觉者开始反思,是我看错了还是什么,银行怎么没任何问题呢,怎么就不见亏损呢?于是,有人开始了试探性买入建仓。

  所以,现在银行股的上涨就是外国人在买入,是新机构在买入,是基金在补仓,基金在银行股的仓位实在是低的不像话了,补仓是必须的。这两天我看了下行情,他们的买入越来越困难,愿意卖出的人在逐渐减少,所以就有了昨天民生最后三分钟的一毛钱。要知道民生这个一毛钱的涨幅在平常是需要两天时间交易的。就目前的整体市场估值来看,民生在十块以下都是非常便宜的,十五块以下都值得买入持有,对于大资金来说,只要能在十块以下拿到民生就算成功。那些后知后觉的就只能在十块以上吃货了。

  如此,随着银行股的逐渐强势,市场上对银行的利空声音将越来越弱,看多的理由将越来越多,最终形成舆论与股价的良性循环。在我看来,这就是股市!

  这就是“风水轮流转,明年到我家”。

  这就是“熙熙攘攘,你方唱罢我登场”。

  最后,借用博友厚德载福先生的留言作为结束语:

  卡拉曼: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受市场追捧的证券在一段时间的表现不佳之后,通常会立即成为业绩冠军;而那些表现很好的证券在一段时间的出色表现之后则几乎总会堕入深渊。贺拉斯《诗艺》中的诗句:“现在已然衰朽者,将来可能重放异彩。现在备受青睐者,将来却可能日渐衰朽。”这也是格雷格姆的核心。

  注:本人长期重仓银行股,请注意我或有可能的屁股指挥大脑观点,这是每个人都难以避免的人性之丑陋现象。

  (本文作者系新浪财经名博)

  本文为作者授权新浪财经独家使用,请勿转载。

  (本文作者介绍:)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