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磊:日美股市暴涨就是通胀

2013年04月08日 10:01  作者:肖磊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者 肖磊[微博]

  日本大喊抵御通缩、美国提高了对通胀的容忍度、中国更不认为货币超发,那么全球到底有没有通胀问题呢?通胀真的只是一个CPI数据吗?信用货币的变化是如何影响近十年资产价格变化的呢?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学家马丁沃尔夫说,要想处理好经济增速放缓,不经历点儿投资崩溃或金融破坏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我个人觉得,从目前全球商品、股票、外汇等市场的波动来看,投资者所经历的,正是投资崩溃和金融破坏。

  自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以来,全球已经历了多次金融动荡,而且周期越来越短。

  2000年纳斯达克[微博]崩盘,而后美元购买力逐渐贬值,大宗商品市场暴涨接近10年;2008年次贷危机,全球资产价格短时间内暴跌,大多数资产被腰斩;2009年全球性货币刺激升温,资产价格迅速膨胀,从地狱到天堂似乎易如反掌;2010年末欧债危机爆发,全球增长放缓,投资者对全球信用资产的安全感降至冰点;2012年末日本强制实施无底线宽松政策,全球外汇市场惊愕、动荡,日经指数四个月暴涨50%……

  总结起来,这些危机的根源在于各国不愿意接受经济增速放缓,从而见了一整套政策思考。事实是,在经济增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各种刺激的有效性和负面性以同样的速度蔓延。

  自2009年初开始,道琼斯指数从6469点上升到了目前最高的14684点,上涨幅度接近130%。如果没有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货币滥发效应,靠美国四年来平均不到1.2%的GDP增长率,以及平均接近9%的失业率,股票市场的这一涨幅是很难实现的。毫无疑问,美股的上涨也是货币超发效应,缩短了下一轮危机的爆发周期。

  跟股票市场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商品市场受到了与之不匹配的冷落,原油、黄金等价格被压制,其价格已不再是简单的货币效应。商品市场遭遇冷落的原因似乎很简单,一是这种假复苏难以提振商品市场的真实需求,二是商品市场的定价权依然掌握的在金融市场,一旦金融领域股票等的获利预期迅速增强,商品市场的吸引力则会急速下降。

  不过我认为这并非真正原因,一旦商品价格上涨,通常市场所认识的通胀数据就会即刻受到关注,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很难接受的。也正是超发的货币流向短暂的绕开了商品市场,才给货币发行者更多的发挥空间,导致商品价格不涨,而股票价格暴涨的畸形走势。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如此,房地产市场的暴涨、政府投资的浪费和扩容等,跟美国股票市场的上涨一样,均可以看做是通胀问题。

  美国和日本多发的货币可以用股市等资产性通胀冲销、接纳,但中国就不同了,受到各种制度性因素的影响,超过100万亿的M2游离在各种消费和投资边缘,但却很难持续留在股市。暂且不说诸如农产品、艺术品等市场的炒作,据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相关移民部门发布的数据,中国申请移民的人数占到了总移民配额的60%以上,而大多数都是直接给这些国家送钱去的投资移民。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胀发挥的作用。

  对于金融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很多聪明的投资者可以娴熟的转战于股票、债券、外汇和商品之间,但更多的投资者由于专注于自己熟知的领域,很难进行全面和及时的跳跃,导致近年来资产价格的周期性崩盘扼杀了一批有一批的专业投资者。外汇、股票、黄金等市场都有波动加剧的趋势,牛、熊似乎瞬间就能转换,市场浮躁,投资者面红耳赤。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国家,信用市场不好的一面已经逐渐被放大。问题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信用透支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金融市场发动危机的周期越来越短,消费领域和资产价格均此起彼伏,就算消费者和投资者不消费、不投资,也无法避开这种剧烈的财富变化,更不用说参与之后所要承受的风险。

  世界经济领域的秘密不过如此:就在上个月,世界银行[微博]首席经济师Kaushik Basu建议,发达工业国应该考虑让通胀率短暂上升,以减轻部分负债。发达国家或可考虑在未来数年,让通胀率上升至约4%。容许通胀率上升数年,有助降低债务负担。目前看,美国等就是这么做的。

  我相信,股票市场所体现出来的通胀也会偶尔回归至商品市场,因为信用需要一个舞台,更需要一个归宿。

  财经专栏作家 肖磊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肖磊日美股市暴涨通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