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专栏作者 肖磊[微博]
货币战略不是阴谋,而是可执行的一种国家意志,是一环扣一环国际外交及经济现象背后真正的推手。美元依然趋向于不可逆转的贬值,但请注意,其贬值战略没那么简单。
站在国际市场磅礴高速的历史舰头,纵观全球经济的战略和博弈,诸多散户投资者就像摇曳在茫茫大海上的片片小舟,虽然数量众多,却经不起任何风浪。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的经济战略出现了更多的应急机制。这种应急机制主要体现在央行[微博]对管理主权信用货币职能的灵活运用,以及无条件般的保护国内金融机构,并保证其经济领域供血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它使得整个金融市场并没有完整的时间来思考这种应对机制带来的大规模负面效应。
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接连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希腊债务风险浮出水面,也预示着欧债危机爆发。事实上欧元区债务问题就像美国次贷危机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面对欧债危机的冲击,各国除了讨论其历史原因和解决方法,更多的是互相指责和站在本国的角度,加紧其金融领域的监管和经济方面的刺激。
美国作为全球独一无二的债务金融超级大国,其应对各类危机的手段并没有其他先进模式可以借鉴。欧债危机在美国精英人士看来,只是全球债务经济当中必然出现的问题,而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只是给全球诸如欧债问题等的爆发开了个头。
就在欧债危机爆发的同时,美国已决心调整战略、改变自己。而这一改变注定将影响全球。
2009年7月,希拉里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提出,美国将重返亚洲,一系列新政策将后续推进。美国正式进入了重返亚洲战略。
2009年11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今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奥巴马还提到,在贸易方面,美国必须打破限制贸易政策,并呼吁采取更平衡的贸易政策。美国正式从战略方面提出重归实体经济、重振制造业。
可以明显的看出,美国在欧债危机爆发的同时,进行了两大战略调整,一个是重返亚洲战略,一个是重归实体经济的战略。这两个战略的背景是:美国金融市场及虚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越来越高,美国赤字加剧,华尔街主导的金融泡沫所制造的债务杠杆风险并未降低;在贸易和国际经济秩序方面,美国认为中国制造及中国经济的扩张和影响力对美国的实体经济在解决就业方面带来了较大压力。当时美国失业率高居10%。
在推动这两大战略之后,全球经济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
其中值得关注的有三个方面:
1.为了推动华尔街监管法案的实施,美国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这一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史上最严厉的华尔街监管法案顺利推进,最终获批。
2.在希拉里高调宣布重返亚洲战略之后,中国陷入了南海争端,搁置了更多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谈判。与日本的矛盾日渐尖锐,中日韩自由贸易谈判也步履艰难。
3.从2009年末至今,在美国的干预下,原油、黄金、白银、铜等大宗商品市场均被压制,美国曾两度促使英日法等国联手释放原油储备。扩大国内原油开采力度,与加拿大签订更多能源输送协议。两年来,美国成功遏制了大宗商品市场,尤其是能源市场的价格。
美国两大战略的推动之下,其经济领域的好转显而易见,通胀数据得以控制、成功推出两轮QE、成功压制了国债利率、失业率从10%下降到了7.8%。
2013年,美国实施的重返亚洲战略和回归实体经济战略没有丝毫减弱之迹象。日元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并未引来美国的丝毫关注,其强烈谴责日元贬值的是欧元区重要的经济体德国。具体表现就是,德国央行几十年来都反对管制资本流动,但目前所释放的信息是,为了对抗汇率问题,德国央行将接受部分管制资本的做法,立场历史性转变。而就在达沃斯论坛上,默克尔对日本的做法表示出了严重担忧。
对于美国来说,目前的日本已不再是强劲的竞争对手,像1985那种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已经没有必要。这也是本次日元大贬之际,美国装作视而不见的主要原因。而来自欧元区的德国目前正是日元大幅贬值的主要受害者,一方面欧元大幅上涨,影响德国的出口,另一方面日元贬值,加大了日本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跟德国产品的竞争优势。
如果要对2013年的市场做一个全面的分析,美国所推动的重返亚洲战略和重归实体经济战略并非会一帆风顺,2013年所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随着北美自由贸易的推进,美国可以从墨西哥获得比较廉价的劳动力市场,而从加拿大可以获得稳定的能源供给。但我认为问题的关键点不在这里,由于美国产业的结构和整个社会的福利模式都保持在一个非常高的国际水平,一些工作永远不可能回到美国。美国可以将失业率从10%降至7.8%,但很难在2013年将失业率降低及维持在7%之下。
就在美国房屋市场数据和制造业数据向好的时下,美联储借助去年第四季度GDP远低于预期为借口,重新坚定的声明了2013年将维持既定宽松规模不变。市场不要期待2013年美联储会有任何紧缩举动。或许大家已经忘了,2012年美联储曾连续好几次声明将宽松预期维持至2014年末。对于美联储,一定要看其行动,而非声明,因为声明和发言只是在管理市场对货币系统的预期,这实际上是一个成熟的央行经常使用的手段,市场应该见怪不怪。
在美国重归实体经济战略实施的时下,美元可以保持稳定或象征性走软,但绝不会持续走强。这种保持稳定并非是美联储有意所为,如今各国政府正在实施各种混乱、盲目的经济复苏战略,其相同的一点是,都或多或少的从货币市场入手。像印度,在通胀水平保持在7%以上,卢比贬值预期加剧的情况下,依然选择了降息。英国央行被认为是比较稳健的一个成熟的货币管理机构,但从其扩大定量宽松规模的态度来看,也不可能在2013年逆势紧缩。
日元和欧元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由于这两个货币的单边趋势和外汇交易市场对其两者的投机日趋形成规模,更多的资金不会选择停留在美元市场,这也会压低美元的汇市交易需求,有助于稳定和压低美元汇率。我这一观点在数据方面也得到了验证,全球第三大外汇交易商巴克莱银行(BarclaysBank)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元兑欧元的单日交易量达到纪录新高,所有货币交易量总额也达到1年来高点;而美元的交易量下滑明显。
美联储既要保证在美国经济数据向好的情况下市场不至于过分看涨美元,更要在维持宽松规模和刺激力度的情况下,不能过多的传达美联储的宽松预期。这种分寸的把握彰显了美联储的尴尬处境,也就是在不得不维持宽松的情况下,而又不得不时刻准备着表示其货币政策的灵活性。
从中长期来看,美元进入了一个偏稳定的下降周期,这一周期伴随着的是大宗商品市场的阶段性强势,以及全球其他经济体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混战。
美元在结算和实体市场的扩张需要全球贸易市场的不断扩大,目前来看,一旦大宗商品市场萎靡不振,有助于控制全球的通胀,但无助于美元的扩张。在全球能源市场、贵金属市场、工业金属和矿产市场、粮食市场,美国只有保证美元在这类市场上有绝对的结算功能,全球各国才能坚定的将美元做为储备货币,这也是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不会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所在。
此前印度等国家为了遏制美元外汇储备的流失,毫不犹豫的提高黄金进口关税。更多的国家也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办法干预美元外汇方面的损失。足以见得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并无发生改变的迹象。
美元走势的背后是美国高度的战略规划,以及强大的执行力。市场需要注意的是,美国目前推行的重返亚洲战略和重归实体经济战略需要美元如何配合;美元会以什么方式参与到这两大计划当中,从而如何影响全球经济以及金融市场;尤其是如何影响到大宗商品、股票、债券等投资市场的价格。要知道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已经出现了触底反弹的迹象,而全球股市的冲高又能维持到几时;被压抑了两年多的大宗商品市场接下来会如何表演。
战略不是阴谋,战略更不是一种纸上谈兵式的思想,而是可执行的一种国家意志,是一环扣一环国际外交及经济现象背后真正的推手。最后只能提醒投资者一句,如果回过头从历史数据上看,美元依然趋向于不可逆转的贬值,但请注意,其贬值战略没那么简单。
财经专栏作家,黄金外汇市场观察员 肖磊
(本文作者介绍:财经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