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蜂涌香港借钱

2013年06月25日 17:53  作者:彭琳  (0)+1

  文/新浪财经香港站站长 彭琳 [微博]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内地企业来港贷款大增,国企“大客”也非常多,单笔贷款常常高达数亿元。过去,每逢内地出现流动性紧张,香港贷款的利率与境内贷款的悬殊差别都吸引企业蜂拥而至。

每逢内地出现流动性紧张,香港贷款的利率与境内贷款的悬殊差别都吸引企业蜂拥而至。每逢内地出现流动性紧张,香港贷款的利率与境内贷款的悬殊差别都会吸引国内企业蜂拥而至。

  不久前刚刚斥资32亿港元收购供现代牧业的乳业巨头蒙牛,上周又宣布以114亿现金加股权全购奶粉商雅士利,仅是现金部分就接近蒙牛去年度利润的10倍。正当外界诧异这么多资金何处来,蒙牛很快就宣布已顺利获得渣打、汇丰等外资行的银团贷款以支付收购款。

  这实在让现金本来已经够紧张,最近又遭银行“钱荒”打击的企业们羡慕不已。内地市场纵有三江五湖,奈何近来一起进入“枯水期”,香港虽然是个小渔港,却是连通着大海大洋的“出海口”,活“水”源源不绝。

  内地企业到香港就像鱼儿入海,融资渠道多种多样,最直接的是寻求银行贷款。在内地,即便是流动性宽裕的时候,具有背景的央企、国企贷款年利率也大多高于6%,一般企业贷款在实际操作中利率往往上浮到7%到10%甚至更高,流动性趋紧时贷款利率轻易就飙升到30%以上。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资金量巨大,近期多数银行人民币、港币贷款年利率都仅在5%左右。

  “因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资金流动很庞大”,一位本地银行业人士解释,美日欧量化宽松令流动性更充裕,同时港元又实行与美元联系汇率制度,资金“自由竞争”下融资成本极低。当然,企业至少要在香港成立一家平台公司,具有中资法人背景,也就是必须有内地企业作为其股东,以“内保外贷”的形式才能进行贷款。

  据业内人士透露,近期内地企业来港贷款大增,国企“大客”也非常多,单笔贷款常常高达数亿元。过去,每逢内地出现流动性紧张,香港贷款的利率与境内贷款的悬殊差别都吸引企业蜂拥而至。在2006至2007年,以及2010至2011年,香港境外使用的贷款同比纷纷突增40-50%。

  如果企业融资额更加巨大,一家银行难以负担而需要银团贷款,香港更是亚洲最成熟的市场之一。全亚洲区(日本除外)的银团贷款长期以来有超过一半都是通过香港市场安排的,汇丰、渣打等外资银行以及中银香港等中资行,在安排银团贷款上无不经验丰富。

  这也是多数大企业最喜爱的贷款方式之一,原因是成本往往比向单一银行贷款更低。去年4月,房企巨头中海外与汇丰、恒生及中银香港在内的12家银行组成银团签订一项76亿港元3年期的贷款,利息仅为香港同业银行拆息(Hibor)加4厘,折合年利率约为4.6%,与同时期内地利率高达十余厘的贷款相比,每年少支付的利息高达5亿元人民币。

  在银行贷款成本高的时候,不少企业也会选择发债。部分受到政策影响的行业如房地产业,在内地发债难上加难,但在香港就不一样了。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微博]的数据,2012年共有25家内地房企发行了25笔境外债券,总额约600亿元人民币,今年一季度更迎来新一轮暴涨,仅1月份就融资逾400亿人民币。

  在香港发债,投资者往往根据评级机构的评级来衡量企业。例如内地房地产龙头万科,在标普、穆迪、惠誉三家机构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分别为“BBB+”,“Baa2”和“B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是境内房地产业信用最好的企业。万科今年3月7日在港完成首次境外发债,8亿美元的5年期定息债券年票息率低至2.625%,每100元债券发行价99.397港元,折合年收益率仅2.755%,创下境内企业海外融资成本新低,羡煞旁人。

  至于一直深受企业热爱的赴港上市融资,这里既没有内地的“IPO禁令”,审核手续也远为简单。去年底中国证监会[微博]发布新规,取消了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456"条件(即4亿净资产、5000万美元融资额、6000万人民币净利润),不再设盈利、规模等门槛,同时简化了境外上市的申报文件和审核程序,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更加便利。

  即便在港股低潮期,缺乏上市窗口,许多内地企业依然积极地赴港“买壳”。去年一年中,招商地产收购香港壳公司东力控股,万科收购南联地产,金地集团收购星狮地产,内地四大房企全部在港上市。根据规定,在完成对香港上市公司收购后的头两年,面临重大资产重组的限制,三家房企还不能通过壳公司在港交所进行股权融资,但是,拥有上市地位的企业,往往更容易通过银团贷款、发行可转债等方式筹集资金。

  香港作为亚洲区集资最大平台之一,面向全球资金海纳百川,除了为内地企业解决经营资金困境外,对企业的发展更具有深远意义。许多正在进行国际贸易,以及积极“走出去”投资的内地企业,面临的第一个和最大的难题往往就是境外融资困难——国家没有政策性支持的企业海外融资,也没有商业性对外投资可融资额度的规定,境内银行更不会主动推动对境外投资的融资。

  香港金融发展局成员、光大控股首席执行官陈爽近期接受采访时对香港《智富杂志》表示,除了香港现有的融资渠道外,建议两地政府将跨两地的银行打造成内地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主渠道,采取统一授信的方式,令内地企业在港获取贷款更加便利,或商讨便捷的司法协作,允许内地企业直接用境内资产跨境抵押,从香港机构获得融资。

  内地企业香港融资仍有不少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上市企业、国企各种渠道融资都很容易,但是中小型企业无论贷款发债都较难,又比如部分银行近年拓展票据融资业务,却卷入了内地虚假贸易。尽管如此,香港凭借其成熟的经验、极高的效率、良好的信用,作为内地企业在境外人民币、外币双重融资平台的作用已日益凸显,大有潜力成为未来内地企业境外融资、海外投资的主战场。

  (本文作者介绍:北大毕业后赴港留学,任职多年,贴身体验国际金融中心枯荣动荡。)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钱荒香港融资内地贷款国企借钱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