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为何青睐印度人?

2013年05月27日 09:56  作者:伊洛  (0)+1

  文/新浪财经专栏作家 伊洛 [微博]

  印度人担任跨国公司的CEO、总裁,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种趋势。不夸张地说,全球500强公司的高层团队里如果没有一两张印度面孔,都不意思和人打招呼。不但全球业界感到了这种显著变化,连印度人自己在欣喜之余也不免惶恐地追问:为什么总是印度人?

  中国的企业家还在花大价钱寻求和巴神共进晚餐、听上个一言半语的教导,但巴神的眼光却投向了印度的年轻才俊,一个叫阿吉特-贾恩(图左)的人。  中国的企业家还在花大价钱寻求和巴神共进晚餐、听上个一言半语的教导,但巴神的眼光却投向了印度的年轻才俊,一个叫阿吉特-贾恩的人。

  《时代周刊》曾经刊文,对印度大量出口CEO的现象进行评述,提出了几点理由:丰富的多元文化体验,善于应对复杂局面,适应高强度竞争,注重商业伦理道德,最后一条,是用英语思考。

  任何时候,在任何问题上,企图小葱拌豆腐地三言两语说明印度都会失之偏颇。《时代周刊》的解析也如是,尽管精彩,也同样引来见仁见智的议论。

  为什么外企喜欢用印度人?这个谜团值得探究。

  还在延长的高管名单

  股神巴菲特的一言一行都吸引着世界眼球。中国的企业家还在花大价钱寻求和巴神共进晚餐、听上个一言半语的教导,但巴神的眼光却投向了印度的年轻才俊,一个叫阿吉特-贾恩(Ajit Jain)的人。巴菲特曾表示,这位伯克希尔庞大的保险业务主管“如果有意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CEO,公司董事会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推上这一位置。”

  据统计,在全球500强公司的主要高层即“CXO(首席某某官)”中,美国人最多,其次就是印度人。

  不仅跨国公司,甚至出产这些CEO的上游产业即全球主要商学院,也逐渐受到印度势力的影响。近两年,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和INSEAD商学院这3所世界级商学院先后选定印度人担任新的院长。

  杜克大学曾有报告称,2008年之前的10年,移民创建的科技企业中,26%的企业拥有一名印裔创始人,比例超过中国、中国台湾、日本及英国裔创始人的总和;从1995年到2005年,硅谷15.5%初创企业是由印度人创立的。

  所谓“多元文化”

  印度是个多民族、多种姓、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并存的国家。向不同的印度人问同一个问题,如果答案是一样的,会是非常奇怪的事。人人事事有所不同,才是人们心目中的常态。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印度人对于多样性的理解与生俱来,理所当然地接受。

  彭安杰说:“到了美国,听别人谈论多样性,嗬,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他的父亲是一位印度陆军军官,每过几年就会调动一次岗位,因此彭安杰的童年经常搬家。“我当初总是家属院中的新面孔,所以必须学会如何融入那些已经确立的圈子。”“搬来搬去的生涯造就了现在的我。我很容易交到朋友,能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

  多元文化绝非简单地和稀泥,大家一体共存,而是在坚守自身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接受别人的不同文化特性。到美国以后,彭安杰看起来像一个真正的美国人一样,喜欢LADY GAGA,痴迷橄榄球,听各种流行音乐。

  但从他位于曼哈顿的家,到纽约帕切斯由贝聿铭设计的万事达总部,在这30分钟的车程中,他一路收听播放传统赞美诗的锡克教广播。当然,更显著的标志是,他作为锡克教徒从来不刮的满脸络腮胡子和头顶上的包头。这一切使他显然与众不同,但又神奇地具有了某种亲和力,消除了下属的戒心。

  印度式混乱的磨炼

  在印度寻求秩序,是名符其实的缘木求鱼。很多西方公司看不懂印度,对于和印度政府打交道感到困惑,狗咬刺猬无处下嘴。而某些印度商界精英,正是在这种看似难以理解的严酷环境中磨炼了出来,破茧成蝶,造就了超强的谈判能力、处理复杂事务的迂回能力、综合统筹能力等等。

  《冷酷的钢铁》(Cold Steel)曾描绘了印度米塔尔家族对欧洲最大钢铁公司——安塞乐钢铁的敌意收购过程。在政府、企业管理层及民众的一片强大反对声浪中,米塔尔组建的商业团队从并购交易安排、媒体与政府公关、联盟网络构建、法律壁垒突破直至决策的快速响应,在极为复杂的交易环境中操盘成功,显示了超强的统筹运营能力。在这一并购案前后,我们的中海油收购优尼科未果。

  世界银行[微博]就商业便利度所做的调查排名中,印度列第134位,几乎位于世界最末流。在这样的八卦炉中,印度人炼就了火眼金睛、十八般武艺,而一旦到了好一点的环境,比如欧美或者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他们就像摘了腿上沙袋的轻功高手一样,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印度商人的能力突出,是由于印度的商业环境差,这说来真有点讽刺,但很可能就是事实。

  印度的教育与竞争

  根据印度近十年最畅销的小说改编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个译名有点傻),讲的就是三个IIT(印度理工学院)学生的反叛事迹,艺术地再现了印度白领精英的心路历程。电影很夸张,但事实更离谱:很多家庭,从孩子六七岁,就已经开始为他们十六、七岁时考IIT做准备了。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这样的顶级教育机构,录取比例在几千甚至万分之一都是常事。

  彭安杰说:“中学毕业时,印度学生最想考进去的大学不是哈佛,不是麻省理工,而是IIT和IIM。”

  这两所名校都有种苦行僧训练营的感觉。建筑并不豪华,甚至显得破旧,学生住的宿舍也非常狭小,教职员工的待遇也不高,没有高薪引进什么“国际大师”,但这些学校在国际间享有极高声望,学生极为看重他们在在校学习成绩,所有毕业生均可直入全球500强。我在IIT校园的招聘栏里看到,一些大公司为提前吸引未毕业的学生,甚至开出了高达五千美元以上的月薪。

  激烈的竞争使印度精英对此习以为常。一旦进入商场,面对国际玩家和本土竞争对手的双重夹击,他们并不会惊惶失措。相反,他们非常有适应力,而且超级自信,是印度商业教育体系与商业环境一重重筛选出来的具有高度创造性与高度纪律性相结合的精英中的精英。

  商业伦理是与非

  《孙子兵法》风靡欧美商学院,这已经是人所熟悉的旧闻了,而《薄伽梵歌》在西方商界的流行却是方兴未艾的事。这与越来越多的印度人担任大企业高管的关系,仿佛鸡生蛋与蛋和鸡。

  《薄伽梵歌》是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关于克里希那与阿君那王子的对话的部分,探讨了很多关于身体与灵魂、内在与外在世界的问题,它强调增进自身,通过内部因素的强大而强大,而非通竞争战胜他人而强大。这给商业经营诸多启示,如以一种更和谐的方式来巩固企业已经取得的市场地位,在满足自己的生存欲望时保住赖以立足的企业和社会生态链等等。

  卢英德在担任百事副总裁时,就坚定选择“健康食品”的概念对百事进行战略转型,这一重大决策除了基于周密的市场研究结果,更是基于她长期追求的健康饮食理念。百事选择了她的决策,最终选择了她作为全球总裁,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她具有其他欧美竞争者所缺少的商业伦理。

  业界专家认为,印度高管考虑一件事,不仅要于己有利,更要考虑惠及更多的人。不仅要赚钱,还要对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的生活有所助益。印度商业精英内心深处对道德伦理的强烈追求,据说,仅次于天主教修女和教士。

  强大的印度英语

  尽管很多人对口音浓重的印度式英语颇为不屑,但确实印度的英语教育是浸入式的,全科用英语教学,生活中普遍使用英语,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对于英语文化极为熟悉,习惯用英语思维、交流。这与非英语国家的学生通过后天学习作为外语的英语仅止于能够在工作中勉强应用有着巨大的不同。

  当然,印度人担任高管,很少会因为他们的英语没有暇疵,甚至相反,他们的英语发音很烂。但他们的英语思考体现了与西方的文化亲密度,这使他们尽管上裹包头、下穿长袍,口音很怪,仍然被西方社会轻易接纳,视为同道。

  印度人成为很多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理由可以是五花八门的,但不管怎么分析都是马后炮。很难说,这些同样的理由能够促进更多的印度人走向成功。因此,也有很多人认为,彭安杰也好,卢英德也好,他们是他们,印度人是印度人。他们的成功,要归功于他们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而不仅仅是其印度人身份,尽管印度的一切在他们身上均有体现。也许他们只是恰巧身为印度人?就像彭安杰所说,“你之所以成为你自己,是因为你的所作所为,而不是因为你皮肤的颜色。”

  (本文作者介绍:旅居印度六年有余。现居新德里。2012年底出版《去印度,去印度,带着禅的行囊》。)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商学院印度外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现在不降低利率还待何时? 中国这么多“胡雪岩”,却没有“乔布斯” 没有存款的美国人都把钱花在哪了? 国企改革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HR不会告诉你薪资谈判的六个秘密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一箭三雕 关于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十点思考 “中国大妈”应继续买入黄金 香港外籍金融业人士沉迷毒品 美国股市仍可创下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