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财经北美撰稿人 田野[微博]
次贷危机过后,中国不断升温的房市便一直是美国等西方媒体高度关注的对象。上周日,美国老牌新闻栏目《60分钟》就播出了长达20分钟的有关中国房产市场的报道;周一,各大媒体也纷纷撰文分析:中国政府能否成功抑制泡沫膨胀?
《纽约时报》文章表示,近期较为疲软的服务业、制造业数据使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形势产生了疑问,而中国政府之所以敢于冒险继续向房地产市场施压,可能是因为其对经济增长仍然抱有足够的信心。不过,文章称,另一种可能则是房价高涨对中国转向内需型经济的计划造成了负面影响,加之接踵而来的社会问题,北京才敢于放手一搏,迎风险而上。
文章还表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足够畸形,而反复不断的调控政策(近10年来的第9次)可能会使该市场更加扭曲;但由于市场向健康模式转型的困难太大,也许行政手段是政府最容易作出的尝试。文章还称,虽然存在诸多危险的不平衡因素,但毕竟中国经济不只包含了房地产市场,因此,“要么兴盛,要么毁灭”的判断也许并不适合中国。
对于中国地产开发商在股市上遭遇的挫折,《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由于国务院的政策将通过各级政府逐渐开始实施,因此对房地产市场来说,负面消息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月伴随地方政府不断出台具体措施而络绎不绝。报道称,如果这些政策还不能有效控制房价,那银行还有可能将被迫限制向房地产商提供贷款。
文章表示,这些措施的危险之处在于对开发商投资积极性的打压,而目前地方政府仍然需要依靠土地开发而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不过,文章认为,中国的开发商在应对政府政策方面十分有经验,而2012年扎实的利润回报也使他们具有了更强的应变能力。最后,报道提出,虽然房产公司大规模倒闭的可能性很小,但投资者应该准备将重点从奢侈性住宅转向更加经济便宜的房子。
至于新政策对市场的短期影响,路透社报道表示,各地可能在出台收税细则之前出现房产买卖高潮;同时,房产市场的合并也可能得到加速。
法国巴黎银行亚洲房产部门主管Lee Wee Liat对路透社表示,新政策虽然旨在抑制投机性购房,但其副作用则可能是导致次级房屋市场的干涸。他还认为前景最不乐观的是所谓三线城市的地产开发商。
借着《60分钟》的热度,CNBC也邀请了两位大学教授在节目中讨论中国房市是否存在泡沫破裂的危险,结果以中国威胁论著称的纳瓦罗(Peter Navarro)和另一位观点迥异的亚裔教授Ann Lee吵得不可开交。纳瓦罗认为,中国房市泡沫严重,一旦崩盘,将严重拖累新型经济体以及美国;Lee则表示,政府的调控手段有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对世界经济来说可谓利好消息。
无论如何,《纽约时报》文章的一句话的确耐人寻味。“如果美国的政策决定者能在2005、2006或者2007年认识并试图避开房市泡沫的风险,那现实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本文作者介绍: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新闻研究生院。)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美国 房价 两会